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现代商业》2012,(10):14-16
业内人士注意到,随着金融市场回暖、经济缓慢复苏,各国手持大量现金的企业都开始重新活跃在并购市场全球最大的包裹快递公司美国联合包裹(UPS)19日宣布,将出资51.6亿欧元(约68亿美元)收购欧洲同业——荷兰TNT快递公司,此举将打造新的全球快递业霸主。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08,(9):22-22
全球物流格局正由FedEx、UPS、DHL和TNT四分天下向三足鼎立演变,TNT鹿死谁手则是“引爆”新格局的重磅炸弹。2008年7月15日,“收购TNT”的消息再度在业界传开,FedEx向TNT抛出橄榄枝。但很快追求者就变成了UPS。  相似文献   

3.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而欧盟国家受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影响较深,至今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为获得欧盟企业的先进技术,中国企业抓住其需要外资刺激经济的机会,但中国企业在欧盟高度活跃的背后,仍有阻碍企业顺利并购的风险。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并购存在障碍,将布鲁诺(Bruner)风险分析框架与案例结合,从六方面分析在欧盟跨国并购的风险并进行结构性总结,为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的跨国并购提出初步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EXPRESS     
《环球供应链》2005,(11):8-8
传闻UPS欲收购TNT快递;DHL物流管理学院揭幕;UPS重整中国区域架构。  相似文献   

5.
EXPRSS     
《环球供应链》2005,(9):6-6
UPS升级互动仓储服务;UPS中国出口业务量翻番;TNT在华开展多元化业务。  相似文献   

6.
TNT中国公司战略发展资深副总裁庞复兴曾对《商务周刊》形容过TNT的性格:“不按常理出牌和出牌方式比别人多,以保持高赢利和对投资者的高回报.是TNT的竞争优势。”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TNT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再次让市场领略了TNT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一年前,全球物流市场刚刚经过几轮并购,跨国巨头们都面临缺乏现金流进行再次并购的难题。而如果不进行扩张,结局又只能是被并购。为了打破资金流的限制,保证利润率的稳健增长,TNT总部提出了一个看似残酷实则精明的办法——将自己高质量的物流业务卖掉。  相似文献   

7.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并购已成为欧盟企业进行投资、重组的主要方式.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2000年世界并购总额超过11430亿美元,其5865亿美元是在欧盟进行的,约占该年世界并购总额的51.3%.在欧盟企业引人注目的并购活动背后,离不开欧盟对并购活动积极支持和有力监管.欧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为企业并购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柴莹辉 《市场周刊》2005,(45):13-13
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荷兰TNT公司,近日玩了一次“剑走偏锋”。在UPS(美国联合包裹)和FEDEX(美国联邦快递)在中国行将独资之际,TNT却反其道行之,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准备组建合资家电物流公司。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侧重时点静态分析,已经很难准确解释现阶段的企业并购行为,本文提出了动态跨国并购动因理论框架,尝试融合宏观影响因素和微观影响因素,运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双向分析轨道,从动态层、宏观层和动因层三个层次入手,分析中国企业对欧盟的跨国并购动因。从时间维度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汇率的波动和欧盟失业率的持续增高降低了中国企业并购欧盟公司的成本、风险和市场的准入门槛;从空间维度看,欧盟有发达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成熟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市场规模大,这些因素是吸引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重要因素;此外,以并购形式进入欧盟市场可大大降低欧盟的技术壁垒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如火如荼,但却胜少败多,究其原因,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失败是成功并购的最大障碍。本文概括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3PL&4PL     
DHL在华推广备件物流;TNT与中远结成战略伙伴;布林克斯出售伯灵顿股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并购是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然而并购的成功率却不足50%,究其原因关键之一就是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尤其是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历来被视为跨文化并购的最大障碍,如何越过文化整合这道门槛成为很多企业不能克服的难题。本文从《孙子兵法》的思想出发,针对跨文化并购后的文化整合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欧盟建立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沿用了欧共体的并购控制政策.这一政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包含了较多的对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又具有结构主义的特点.2004年4月,以新并购控制规则正式生效为标志,欧盟并购控制政策发生重大变革.在实质性内容上,新政策以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为依据,对并购控制标准和市场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调整;对与并购相关的反竞争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效率问题进行阐释,加强了并购审查过程中的经济学分析.欧盟并购控制政策的演变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学化"是并购控制政策发展的一般趋势;"竞争文化"的培育和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并购控制政策得到有效执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欧盟主要国家纷纷修改外资并购立法,加大对外资并购国冢安全的审查,审查标准趋亍严格.审查范围愈发扩大。这种外资审查立法权扩张的冲动受到来自《欧共体条约》所确立的资本自由化原则的制约。在国际投资政策趋紧的背景下,中国公司近年来在欧美国家的外资并购不断受阻。深入理解欧盟外资并购立法的规定是当前中国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欢 《市场周刊》2005,(13):18-18
导读——UPS通过并购与整合完成了自己从快递巨头向供应链集团的转变,并悄然布局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方圆 《市场周刊》2003,(22):7-7
非典影响,国际快递和物流业并不不平,但稍作调整后,UPS(联合包裹)、TNT、FEDEX(联邦特快)等国际快递公司又准备投入争夺战。出于对中国战略地位的考虑,他们加速拓展在华快递、物流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其实最大的障碍是整合.事实证明,很多企业家只有并购的魄力,缺少整合的魔力. 联想:我的公司你做主 在2008年11月之前,联想还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标兵和国际化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投资者不但拓宽了海外并购的行业领域,同时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也开始走向成熟市场,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地。  相似文献   

19.
郑卒 《新财富》2007,(4):24-24,26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报告,2005年底中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国际四大快递公司通过合资、加盟、并购,最后到独资,快速实现了网点扩张,强化垄断地位。短时间内,在物流业的三大领域中,外资已经占据了难以打破的垄断地位。这三个领域分别是国际快递、航运物流以及进入中国的国外制造企业、餐饮企业带来的物流业务,如汽车物流、特种钢材物流等。其中垄断现象最为明显的是国际快递领域,国际四大快递巨头美国FedEx、UPS,德国DHL、荷兰TNT已经控制了中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留给本土快递企业的只有国内快递市场了。  相似文献   

20.
●由于增加了近9000间客房,雅高加强了其在欧洲饭店业的主导地位。●Travel Inn和Premier Lodge的合并组成了英国低档饭店巨头。●万豪在出售对华美达国际集团的主要特许经营权的控股后排名下降至第9位。我们这里列出的欧盟10个最大集团和10个最大品牌是对欧洲饭店业详细报告的概括,MKG咨询公司每年都编辑该报告,并刊登在2月/3月份的HTR上。这次排名首次包括10个欧盟新成员国的饭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