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功传承是保证家业常青、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多阶段演进过程。文章在阐述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等多种因素分析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陈伟 《董事会》2013,(11):91-93
家族企业的不同形态、类型和所处的产业结构对接班人的素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也影响着企业股权设计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从而影响代际传承的难易程度。相比台湾家族企业,大陆家族企业的传承显然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如何传承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传承过程中如何进行制度设计更是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新希望的典型案例分析,明确了联席董事长制度的设立过程,并且发现这一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特殊制度设计具有权力制衡和辅助协同两大作用,进而为其他家族企业今后设立这一制度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读书     
《中国机电工业》2014,(10):78-78
中国的家族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尽管绝大多数还处在第一代掌控阶段,然而,创业的第一代企业家们不可避免的要开始面对企业传承发展的问题。作者对近20年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的200宗家族企业传承案例中显示,家族企业在代际传递过程中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新旧企业掌门人交接年度及此前5年,家族上市公司的市值在扣除大市变动后平均蒸发了60%!而且这一情况在下一代接棒后也没有起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 2015~2019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社会情感财富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创新环境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本文将社会情感财富分为 4 个维度:家族控制、政商关系、家族认同和代际传承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控制和家族认同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有消极影响;政商关系和代际传承意愿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有积极影响;家族企业所处区域的创新环境会缓解家族控制和家族认同对创新投入的消极影响,并加强代际传承意愿对创新投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族社会资本对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族社会资本的多寡对传承过程的影响,二是传承前后家族社会资本的变化对传承结果(业绩)的影响.家族组织内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利于传承的平稳顺利进行;传承前后家族社会资本的变化越小,就越有利于传承后企业业绩的稳定.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信任、利他主义、权威等家族社会资本是下降的,而家族组织制度和家族文化方面的社会资本却有上升的可能.因此,为了保证传承的顺利和成功,要加强制度、文化性社会资本的建设和积累.  相似文献   

7.
李亚 《董事会》2012,(11):78-79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文化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注重一个“和”字,要保全所有家族股东。因为家族企业的根基是血缘,基于血缘的情感才是最关键的要素,而感情不能轻易破坏。  相似文献   

8.
怎样进行传承并且保障继承人的利益,对于许多家族企业的创业者来说,是一件未雨绸缪的事情。李嘉诚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很小的时候,就在开董事会时为他们俩设了专门的小座位,让两个儿子从小就接受耳濡目染的训练,真可谓用心良苦。 从传承行为的具体模式上来看,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 一、镀金式传承。这也是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极为流行的近代中国家族财富传承方式。无论从家族事业的发展前景着想,还是让身边位高权重者  相似文献   

9.
联席董事长制度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并适当借鉴这一制度。本文在公司治理的框架内,通过对新希望这一典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的案例分析,从设立联席董事长的动机、联席董事长的来源与选拔、联席董事长的权力配置及其经济后果等方面,考察了联席董事长制度在企业的适用与推广,从而明确联席董事长制度在家族企业乃至一般企业中运用的利弊,并对相关企业今后设立这一制度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家族企业传承期的重要活动,跨代创业强调多世代成员间的共同参与,根植于生产生活及人际交往的文化是影响经济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然而,现有研究普遍将文化视为一种建构力量,与制度环境或个体认知直接相关,对文化的内在作用路径缺乏完整解析,而文化嵌入视角的引入可以使关注点转向社会关系,为厘清中间过程提供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以淄博市陶琉产业中的4家家族企业为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跨代创业实践,探索代际传承中家族企业的文化嵌入过程。研究发现,文化对家族企业跨代创业的影响历经“社会关系—关系嵌入—社会互动”的路径,并遵循“文化唤起—嵌入强化—协作关系—战略选择”的逻辑。具体而言,传统文化分别借助处世哲学、人伦秩序及规则框架三层面所对应的嵌入路径,强化了跨代创业团队内的协作关系,并进一步体现在协调、合作倾向与跨代创业几种模式间的联系上。本文通过构建文化嵌入的系统分析框架,全面阐述了文化如何经由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对经济行为施加影响的微观机理,为中国传统家族企业的跨代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外刊速览     
《董事会》2011,(3):18-19
中国家族企业:家长迟暮企业可以存续数百年,而其创始人却不能。因此,所有家族企业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传承。如今,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界元老正逐渐老迈。他们曾于战后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白手起家,早期都冒着巨大风险,借电影、赌场和制造等成就财富梦想。但到晚年却常常选择通过地产及相关业务(码头、旅馆、零售业)或者政府特许经营权(电、通信、煤气、赌场许可)获得租金,积累财富。  相似文献   

12.
李学乐 《董事会》2014,(1):98-99
正家族信托在初始设计时,不可能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境都包括进去,如果没有设置纠偏机制,自此进入"自动驾驶"阶段,突发状况难免酿成不可跨越的鸿沟,冲击家族传承进程境外不少知名的家族企业,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家族宪法"类的制度安排,以此来规范家族成员和家族企业的发展。而"家族宪法"的落地执行通常是通过家族信托等法律架构和载体来实现的。对中国内地正处于向第二代传承财富的企业家而言,如何借助家族信托,预防未来的内部冲突,有效平衡家族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3.
叶丽雅 《IT经理世界》2013,(18):94-94,96,97
一个家族企业想要保持基业长青,成为企业家族,需要做哪些工作?我们听一下家族企业专家兰德尔·卡洛克教授的观点。家族企业创造了这个星球上大部分的财富,财富500强中1/3是家族企业,其中包括嘉吉公司、米其林、LVMH、宝马、沃尔玛等。标普500中家族企业的业绩远胜于非家族企业。所有的家族企业都有辉煌的第一代,然而,"富不过三代"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虽然日本有经营了上千年的家  相似文献   

14.
李牧远 《中国纺织》2009,(3):122-124
“创业难,守业更难。”也就是中国俗话说的“富不过三代”。“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还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是麦肯锡一项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非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探讨职业经理人治理模式对家族企业决策质量的影响。本文验证了和经营业绩一样,职业经理人持股与战略绩效也不存在直接关系,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探讨职业经理人持股如何通过引起家族成员不公平感,而对家族企业决策质量产生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经理人持股作为西方广为提倡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在中国情境下与家族企业决策质量并无直接关系。相反可能因为导致家族成员产生的不公平感,从而降低家族成员决策承诺,进一步影响家族企业的决策质量。最后,我们通过实证得出结论,在中国现有情境下,通过泛家族化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础之后,再将股权向职业经理人进行合理配置,应该是较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并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家族企业的存活率低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层次地挖掘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并为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家族企业的演进轨迹反映出了外部环境和家族企业的自身存在问题是影响家族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解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改善家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为家族企业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必须对家族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现产权的适度流动,打破小规模的封闭的生产组织方式,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走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家族企业董事会的演进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刘自敏 《董事会》2007,(11):26-27
民营企业在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这其中,家族企业占领了民营经济的过半江山,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中国的腾飞做出了卓著贡献,如何继续做大做强家族企业,成为各家族企业领袖最为关心的问题,答案无疑是这几个字:管理创新,治理完善。  相似文献   

19.
企业观点     
茅理翔(方太集团董事长): 从当前中国的情况看,家族企业绝对不能否定。关键问题在于内部机制能否帮助家族企业持续发展。一是用人机制:要不要用外人,敢不敢用外人;二是战略机制,大多数家族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源相对有限,应该更加专注;三是文化机制,家族企业的文化就是家文化,如果用西方那套现代企业制度来改变当前的家族企业,我认为不太合适。应该两者结合,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20.
论家族企业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族企业遍布全世界。中国的家族企业有着特有的优势与劣势。正确认识家族企业的优势与 劣势,并改进其管理错位的局面,是家族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