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华 《魅力中国》2010,(11):233-23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而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常规,尝试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写作的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2.
彭冀 《魅力中国》2010,(31):406-406
许多初中学生畏惧写作,逃避写作。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常规的作文教学还是表现出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写作的兴趣等弊端。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尝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何洁 《魅力中国》2013,(28):166-166
随着升学压力的日益加重。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性被急功近利的写作模式、写作技巧所掩埋,而要想改变当前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以厦写作教学的盲目性,就得从教师的教学活动着手:首先。教师要形成鲜明的作文教学理念,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开展学生。理、年龄特征所能承栽的作文教学;其次.教师要根搪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设计自己的作文教学活动;再次。独具特色的作文评语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云霞 《魅力中国》2014,(10):122-123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的写作蕴含真情实感,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面对学生写作模式化、成人化、脱离生活实际的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改革作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真情写作,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蔡永霞 《魅力中国》2013,(14):143-14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申之重,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立润 《魅力中国》2013,(16):228-228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忽视,它耗时多,而收效甚微。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训练了十多年,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不好作文,一听到作文就头痛。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作文教学的整体素质培养认识不足,作文教学缺乏对学生开启心理的训练。作文教学应该有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写作心理的开启,写作积累的培养和写作技巧的指导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前二者是整体中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写作技巧的指导才会起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作文教学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对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当,过多地强调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写作心理的开启和写作积累的培养,特别是对写作心理的开启,训练得少。  相似文献   

8.
杜倩 《发展》2009,(5):76-76
外语书面表达是学生外语语言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吸收所学语言知识基础上的再创造,写作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每当要求学生写作文,他们往往不知该写些什么,怎样去写,因此对写作产生了畏难情绪。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在作文的设计和写作训练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朱会英 《魅力中国》2014,(23):208-208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智力活动,要写好一篇作文,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存、一定的思想修养、一定的写作技能。因此写好一篇文章需要多方面的积淀。作文训练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已成为了普遍的共识,这种尴尬现状不仅使得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力不从心,更是慢慢耗尽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于是老师厌教,学生厌学,抵触情绪漫延。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固守作文教学这块阵地呢?我想,以片段训练的形式加强学生写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正面作战,灵活运用片段作文训练,能化整为零,化被动为主动,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于无形中渗透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罗康林 《魅力中国》2011,(18):347-347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不丰富,语文基本功不扎实,无疑给学生作文带来极大的障碍。作文训练中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观察、审题和构思等写作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则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艳红 《魅力中国》2013,(20):222-222
摘要: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通过写日记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受启发,再转变为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的最好实践.应谊在教学中加以更好地总结和推广。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除按课本上规定的习作题目让学生写作作文以外,还着重抓了写日记的训练。以此激活学生的写作源头。  相似文献   

12.
陈焕龙 《魅力中国》2011,(18):191-191
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也存在着诸如学生写作资源匮乏、写作随意,教师批改作文敷衍了事等问题。如果教师能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重视对作文文体知识的强化,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等,就能不断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新辉  姚朝辉  李超 《魅力中国》2010,(34):369-370
自由写作.这种写作形式具有如下几个几个特点:选材有学生自己定.文章形式也由学生自己定,写多长多深没有严格规定,实际上就是比较自由,这种作文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办法,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而且将学生作品交流阅读,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自由写作教学,逐步认识到这种写作的一些规律,下面先结合学生作文谈谈自由写作选材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田永娜 《魅力中国》2010,(15):149-149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很大的比例,学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美化自己的心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几点问题,使作文教学成为学生热爱的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桂香 《魅力中国》2014,(4):160-160
小学生现实写作中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学生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还要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在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就这几点,来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感想。  相似文献   

16.
马睿 《魅力中国》2011,(15):322-322
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理论上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方春霞 《魅力中国》2013,(34):128-12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8.
胡东银 《魅力中国》2013,(34):103-103
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作者注意培养学生写作的“内力”,提高学生的构思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说话训练,同时要通过阅读课文来促进写作。其次是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在作文批改上要注重鼓励性评价、做好作文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