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周必健 《浙江经济》2009,(23):40-4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出现国际产业大转移、制造业布局大调整的趋势。其中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是当今国际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现象,同时制造业绿色化、信息化、高级化成为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2.
装备制造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设备的产业总称,有人称其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而且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185个子类。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2005年、2007年和2012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溢出与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扮演技术创新扩散源泉的角色,制造业各部门间相对技术溢出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有较大的技术溢出,能够为制造业其他部门提供较多的技术创新量,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变革。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一轮技术进步带动全球生产方式和分工格局加速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争夺战将成为国与国之间在劳动力素质和成本、技术创新能力、资本充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竞争。本文在分析归纳比较优势演化与产业升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上海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相对地位的变化进行分析,除分析制造业总体情况外,选择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作行业分析,获得不同产业比较优势演化的特点。根据相关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与RCA指数进行回归分析,测算上海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中各要素贡献度程度,然后根据上海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设计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设备的产业总称,有人称其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而且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185个子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时代来临为现实背景,在分析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国内及国际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助面板和VAR模型从实证角度验证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内外部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效应中,装备制造业收入及能耗效率指标与技术水平呈现双向正面影响,利润与技术水平为单向正面,就业与技术水平为双向负面;外部效应中,装备制造业引进外资质量与技术水平呈现双向正面影响,国际分工程度与技术水平为单向正面,贸易竞争力与技术水平为双向负面。因此为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国内应加大投入,提高生产率;国际上应促进国际分工深化,积极参与价值链建设。  相似文献   

7.
依据陕西省投入产出表,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将制造业各部门按照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进行划分,测算细分部门间两业融合发展程度.通过计算投入产出系数,对比产业间前后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不高,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更多地依赖自身,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联系不紧密,其中制造业对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高,而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前向关联度较弱,对制造业部门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总体上来看,当前阶段两业融合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8.
李姝 《辽宁经济》2009,(11):13-15
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装备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大行业。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地图及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福建发展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之间产业竞争本质上就在于如何创造出一个最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体现了城市产业吸引力、集聚力和影响力。文章以珠海为例,在全国层面上深入分析珠海制造业竞争力。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需要从产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创新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水平角度拓展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为我国制造业增强价值增值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总体作用、异质性影响和间接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总体上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在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溢出、推动产业融合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三条基本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还受制造业自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程度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超过一定界限后,过度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反而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分行业看,相较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智能化升级的门槛值均较低,智能化升级存在过度的倾向。为此,各地区应努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制度保障,有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优良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4.
华广敏 《世界经济研究》2012,(12):58-64,85,86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服务业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效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效率,然而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人力资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选取2006—2019年8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二者间相关性和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制造指数和纺织产业升级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纺织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智能制造有效地促进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研究认为,将智能技术同纺织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在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协同效应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形成、协同运行和协同演化等机制,并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等三方面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张培  张丽平  李楠 《科技和产业》2019,19(11):16-21
当前服务化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实践发展与现有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剖析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与特征,遵循服务化的动因、过程机理和结果的逻辑主线,总结提出制造业服务化逻辑框架与关键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科学决策》2010,(7):47-52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与微观企业创新数据深入剖析了两者间关系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实证研究表明: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这一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存在;在不同信息化水平、不同高端制造业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状态下,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存在差异;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是抚平信息化拐点的重要途径.最后,依照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推进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重要内容之一,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从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模型出发,对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的战略协同机制、过程协同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机制。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过程机制可以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实践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