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绿色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物流产业产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法制环境建设不完善,造成绿色物流产业发展较慢。因此,文章以辽宁自贸区为例,进行绿色物流产业法制环境建设研究,通过分析辽宁自贸区发展现状后,采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辽宁自贸区绿色物流产业法制环境进行评估并获取综合得分。权重结果表明,法治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辽宁自贸区绿色物流产业发展,因此提出具体优化建议保证其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研究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上海自贸区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制度创新示范、溢出带动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江苏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与之错位发展,并在适合的时间建设江苏自己的自贸区.  相似文献   

3.
自贸区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外贸市场的不断放开,郑州自贸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挑战。作为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郑州自贸区应充分利用自身在交通、农业、劳动力人数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借鉴其他自贸区的发展经验制定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在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创新特色产业的发展机制,重视人才的培养,积极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打造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经济平台。  相似文献   

4.
内陆自贸区的建设是国家实行自贸区建设的焦点内容,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方针。中国自2013年以来已经成立了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大自贸区,它们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篇论文从内陆地域自贸区创立建设的基础和需求出发,来研究河南内陆自贸区申建背景下流通体制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改革并思考出更好的政策,来促进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贸区是为适应深度全球化,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体系的有力抓手。文章首先以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其次以中西部自贸区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由东到西从高到低的区域特征;设立自贸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设立自贸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提升贸易自由化、吸引外资增加及提高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完成。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启示:扩大贸易自由化范围以提高便利化水平;深化制度创新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地方自贸区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自贸区设置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政策的归类分析,并与基隆自由港区、釜山自贸区的比较,认为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服务、贸易以及政府管理方面的政策特点较为突出,与基隆和釜山自贸区相比,上海自贸区在自由度和便利化方面水平较高。但是,上海自贸区缺乏全国性立法的法律保障以及领导机构,需要尽快加强,以便于自贸区模式推广。另外,上海自贸区承担的功能较多,可能会引发区内产业竞争有限资源,需要政府做好协调工作,确保重点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后续具体措施细则的规划与落实,品牌战略则是建设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导向.本文以品牌战略为切入点,分析新加坡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和理念,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从理念树立、政策实施、制度创新、行业建设四方面着手打造上海自贸区品牌.  相似文献   

8.
2015年中国(福建)自贸实验区挂牌成立,这将给福建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其核心定位是利用区域优势发展对台经济.回顾近年来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总体经济实力极大提升,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闽台经贸交流更为密切,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厦门及平潭三大片区的战略定位明确,即促进闽台经济深入融合,探索服务贸易政策及金融改革的创新,吸引聚集更多的外来投资,促进福建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向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福建省地方政府应逐步放权,借助有利契机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为企业打造方便高效的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各类保险机构将陆续进入自贸区发展业务,在区内外销售保险产品或提供相应服务。自贸区的特殊定位将导致各种保险纠纷呈现新特点。文章基于对涉自贸区保险合同纠纷类型的分析,探究可能产生的管辖权冲突,依据地域管辖、协议管辖、专属管辖等基本原则,研究涉自贸区保险合同纠纷司法管辖权规则,以解决保险纠纷案件类型多样化与自贸区保险审判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填补目前区内外保险活动司法管辖及判定的空白,凸显司法进步及自贸区立法与司法齐头并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建立福建、天津和广东三个自贸区。福建自贸区涵盖了厦门、福州、平潭三个片区,而深化两岸合作是福建自贸区的最大特色。随着福建自贸区战略的实施给闽台休闲产业迎来了重大机遇,而闽台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休闲产业人才的需求。文章就福建自贸区的发展对休闲产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及闽台合作培养休闲产业高端应用型人才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以提出在福建自贸区背景下闽台合作培养休闲产业人才的对策,推动闽台休闲产业的发展,提升休闲产业人才素养作有益贡献和研究尝试。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进出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在长期内会促进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但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对进出口、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未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目前福州港口物流产业并没有对外贸活动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的“双区”叠加优势加快福州港物流发展,同时加强港口的集疏运能力、与临近港口的合作以及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人们生活水准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现阶段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始终没用停歇住脚步,致力于提升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效果。自贸区在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提升自贸区发展建设效果,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战略手段。本文主要是从自贸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和现阶段自贸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当前自贸区的建设现实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相应的介绍了一些积极提升自贸区发展建设效果的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由"小三通","大三通"再到《海峡两岸合作协议框架》(ECFA)的签署.尽管过程历经曲折,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两岸间的复杂关系导致两岸经贸合作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阐述,研究福建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的优势并以此分析福建自贸区的建立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政策背景下基于两岸经贸合作的福建自贸区的建立无疑对两岸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可以想见的是,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将成为两岸经贸发展到达新高度的重要契机.抓住对台贸易的地方特色,也将使福建自贸区在我国众多的自贸区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4.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重庆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和功能定位具有明显异质性。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强调全球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引领性,而重庆自贸区更加强调区域性和功能性;尽管重庆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弱于上海自贸区,但也具有“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区位优势和铁路口岸优势。重庆自贸区应学习和推广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要“向外看”又要“向内看”,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探索陆路贸易新规则,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福建自贸区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了闽台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自贸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企业应加快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大学生应加强对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福建自贸区金融创新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从福建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福建自贸区金融创新中存在的市场因素、风险因素和地域因素等外部制约因素和福建省生产技术水平低,企业贸易转型困难、资本项目和利率尚未完全开放自由、金融集聚程度较低、金融服务创新不够等内部因素,并以回归实证分析,进一步指出金融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影响金融对福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此,福建自贸区应进一步加强金融制度创新、监管创新、服务创新和注重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2015年,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成为我国继上海自贸区之后第二批挂牌成立的自贸区.挂牌两年来,厦门片区发布了38项金融创新案例,内容涵盖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监管机制创新三大方面.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未来仍需继续优化多层次金融体系结构,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持续业务创新和完善动态化的监管机制,以满足自贸区金融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RCEP的正式签署,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不仅能为三国经贸合作带来巨大福利,也会对东北亚政治局势的稳定有所贡献.由于贸易摩擦、领土纠纷等影响因素的存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顺利推进中日韩FTA的建设进程,通过对影响中日韩FTA建设的障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产业结构和敏感产业对中日韩贸易总额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前后截然不同,农业发展机制的完善有益于中日韩自贸区的设立.领土主权争端在金融危机之后对于三国贸易额的影响显著减少,而民族主义冲突始终在阻碍三国贸易的发展.金融危机之前中美贸易摩擦促进了中日韩三国贸易额的增长,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中日韩三国贸易总额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中央率先在上海设立自贸区,意在使其成为推进中国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势之一在于制度创新.在上海已有的普通居住证基础上,构建特殊居住证制度.创新自贸区人口管理是有效而经济的举措.移民法作为其上位法,可以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成立会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因此,分析嘉兴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策略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但在对接中,如何利用好本地区优势,充分分享自贸区溢出红利,推动嘉兴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与上海的错位发展是嘉兴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嘉兴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为政府提出一定的政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