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核心在于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在新兴市场上,大股东掠夺导致的利益冲突比较严重。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大股东存在的现象在公司中比较普遍,因此,理论界和实践中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拟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经济目标的差异化、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之间的不一致、法制环境的不完备性和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提出控制和防范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防范和抑制大股东对公司的侵害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代理理论区分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却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的剥夺,以获取私人收益,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企业股权都很集中,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防范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许多学者对控制  相似文献   

3.
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严重地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找到一条减少控制权私人收益、降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提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因素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委托代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以谋求自身利益,该自身利益因不在股东之间分配而被称为控制权私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但是关于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特别是大股东控制权私人的非货币性收益的计量仍然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把控制性大股东的超控制权私人收益分为可以货币化的和不能货币化的收益,并着重说明非货币化的收益如何进行度量,最后提出抑制超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加转轨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尤为严重,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更加明显。由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且大股东所持股份多为非流通股,因此大股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股权融资、现金股利、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达到挖空上市公司的目的,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我国目前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产生利益输送行为的原因之一,而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是造成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大股东治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控制权私人收益为切入点,对大股东治理和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股东获得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在逐年减小。建议应完善大股东治理机制,降低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委托代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以谋求自身利益,该自身利益因不在股东之间分配而被称为控制权私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用脚投票”似乎是理性的选择,但这毕竟是一种消极防御机制,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法与财务学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9.
控制权私人收益计量模型:剖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数理分析了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控制权溢价之间的逻辑关系及Barclay & Holderness控制权私人收益计量模型的内在理论依据,并探讨了该计量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然后本文提出一个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特点的修正控制权私人收益计量模型。最后本文采用修正后的计量模型,以深沪两地股票市场1995~2004年间共发生231项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交易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进行了计量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控制权私人收益为0.081。控制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获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大;公司规模越小,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大;公司财务状况越差,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10.
在大股东占用非经营性资金问题屡禁不止的背景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通过分析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进而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对证券市场、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针对公司股权结构、内部制衡机制和第三方监管机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公司治理的核心已经转变为如何处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在全流通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同甘共苦"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而"控制权私有收益"就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目前证券市场的"妖股"太原刚玉作为案例,来深入分析全流通下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公司治理的核心已经转变为如何处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在全流通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同甘共苦"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而"控制权私有收益"就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目前证券市场的"妖股"太原刚玉作为案例,来深入分析全流通下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私有收益及其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通过"郎顾之争"和"父子之争"两个案例,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源自委托代理中的两类矛盾--经理人与股东、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不同的目标函数.然后在介绍笔者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指出后股权分置时代尚未解决的几个待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外部股东对大股东制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如何强化对其监管;后股权分置时代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特征与攫取方式有何变化;由股权稀释可能带来的内外资"控制权"之争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形成一种新的威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控制权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其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股东财富的作用己在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得到了证实。由于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的内部治理环境和不完菩的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表现出异于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实践的特点。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驰宏锌锗面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为案例,对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将股改与定向增发捆绑于一起的真正原因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大股东通过将股改和定向增发捆绑于一起来操纵定向增发发行价格和利用低质资产认购股份,巩固了其在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地位,获取了控制权收益,从而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另外,作为市场运行机制规则制定者的政府所设计的非公开发行制度存在的缺陷致使大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方便地通过定向增发这一关联交易“谋求”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加剧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分析控制权溢价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所造成的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使我国的控制权市场更多的表现为大股东和内部人获取控制权溢价的场所,而我国控制权转移中经常采用的协议转让方式又为控制权溢价的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股权转让比例、目标公司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控股股东和内部控制人控制权收益的预期,从而影响了控制权溢价。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控制权收益一直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课题.在现有文献中,由于把控制权收益的看成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造成了控制权收益与中小股东法律保护、控制权收益的可持续性实现以及市场均衡之间都存在悖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9.
王普 《河北企业》2014,(5):36-36
<正>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钻国家政策空子的商业舞弊案屡见不鲜,违法违规的财务丑闻案层出不穷,种种大案、要案公开披露的金额屡创新高,整体上暴露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上存在很多问题。一、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中小股东的合法收益被大股东侵害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一个非常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中小股东的财务控制权是中小股东  相似文献   

20.
控制权私有收益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往往会给上市公司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效果,而且会影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对于改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控制权私有收益测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提出了该课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