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被视为淡化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的信号。GDP是对一国产量的标准测量指标,表示该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GDP不仅能反映出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能反映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正因为GDP有此功效,GDP的增长率成了衡量一个地方社会经济面貌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然而,这种单一的考核体系,一段时间以来不仅造成一些地方发展惟GDP论,也使得一些官员对GDP顶礼膜拜,把做大GDP看作关系自己未来升迁的决定因素。在惟GDP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一些官员  相似文献   

2.
正公共投资作为提升公众福利、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政策工具,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推崇。认真分析研究提升我国公共投资效率的对策,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我国公共投资效率有待提升我国当前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政绩评价制度,给予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充分激励、预算软约束,由于投资失误责任追究乏力等原因,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扩大公共投资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思卓 《国土经济》2008,(1):36-36
从今年起,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 官员总是要追求政绩的,而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什么样的行政行为。由于一直以来政绩考核侧重于考核经济指标增长,节能与环保在考核体系中的地位未能得到彰显,因而部分官员对节能与环保工作重视不够,甚至以过度耗费能源与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地方经济指标的虚高与增长。  相似文献   

4.
秦强 《中小企业科技》2011,(9):117-118,124
在我国,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机制激励着地方追求短期经济增长,导致其在基础设施投资上拥有很高的热情。文章实证分析了该结论,并用模型论证经济增长、城市化和财政分权等因素是导致地方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机制激励着地方追求短期经济增长,导致其在基础设施投资上拥有很高的热情。文章实证分析了该结论,并用模型论证经济增长、城市化和财政分权等因素是导致地方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组织部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这是对干部考核和选人用人中唯GDP论英雄倾向的纠偏,也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开展干部考核和选人用人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面临各种刚性的财政支出,大量公共服务产出需要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地方政府面临沉重的财政负担,而基于GDP政绩考核下各省地方官员之间的政治竞争亦日趋激烈,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和政治目标驱动下,必然想要尽可能多的取得财政收入,而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自然成为政府间竞争博弈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政府支出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取决于预算、投资生产率和支出结构.借助VAR实证模型,中国的经验实证分析表明:公共花费是公共投资的基础,也是GDP增长的主要影响变量;公共投资不一定能促进GDP增长.为此,我们提出政策建议: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由投资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2006第一个季度高达10.2%的GDP增长,引发了专家及有关方面对新一轮过度投资从而创造更大产能过剩风险的担忧。与这个10.2GDP增长有关的数据,还可以举出第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高达1.26万亿,而年初公布的全年银行新增贷款是2.5万亿。第一季度便超过全年目标的一半。此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城镇固定投资增长达26.6%,比去年同期高出2.1%;而新建项目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也达到47.1%,比去年同期增长2.5%。如此明显的投资反弹表明,GDP冲动,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如影随形的深度疾患。而我们一些追求地方和集团政绩的官员,以及害怕自身…  相似文献   

10.
成本管理是企业对其内外部资源进行配置的决策过程,而政府活动无疑会对资源配置进行干预,那么地方政府政绩诉求会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决策吗?这个问题目前鲜有研究,因此文章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政府政绩诉求是否会对企业成本管理决策产生影响以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政绩诉求会使企业加大成本投入,对企业成本粘性有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在地方政府政绩诉求较大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出于尽快晋升的动机,对地方GDP和失业率的政绩诉求会导致政府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干预,地方政府政绩诉求导致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从而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决策,增大了企业成本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