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国华 《品牌》2006,(10):69-70
<正> 品牌是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经验表明,品牌决策的正确、品牌设计的科学、品牌保护的得力对企业经营成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企业品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是历史品牌阶段,认为品牌就是悠久的历史,如白酒的茅台、餐  相似文献   

2.
品牌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主要"武器",文化作为品牌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品牌文化的注入、传播及建设已成为企业品牌竞争的关键。以"国酒"茅台为例,分析其品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度多元化战略,深化品牌内涵;减少中低端产品开发,准确实行品牌定位;加强文化营销,为品牌注入灵魂;减少促销活动,维持高端品牌形象的中国高端白酒品牌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向在系列品牌开发上比较谨慎的茅台终于有了一些“松动”。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洪在2005年茅台经销商大会上指出,目前制约茅台发展的有“三大短板”,其中之一是“系列酒开发不足”。对此,在谈到2006年茅台的发展计划时乔洪指出,茅台要把销售系列酒作为工作重点,力争让系列酒成为茅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贵州茅台是中国民族品牌的典型代表,茅台酒以其天然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酿酒工艺,酿出了具有世上绝无仅有的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被誉称为“国酒”。尤其是茅台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茅台成为全球知名品牌。但是,塑化剂风波、限制三公消费、绿色认证等问题把贵州茅台推向了风口浪尖。因此,对于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民族品牌,不但要建设好,还需要保护好。  相似文献   

5.
品牌     
《糖烟酒周刊》2006,(24):52-53
茅台货源不多,批价上涨 一些经销商反映,近段时间茅台的批价不断上涨,53度茅台每瓶批价多数达到了厂家规定的338元以上,有的甚至更高一些,市场零售价格也大多在368元以上。经销商认为,今年2月份茅台涨价后市场货源就一直不多,可能是厂家为了让新价格执行到位而采取的控货手段。但业内人士分析说,应该是由于茅台产量跟不上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明非 《销售与管理》2006,(11):30-31
作为“国酒”的茅台并未偏安于贵州山问一隅,其凸显的野心的扩张并不亚于“中国白酒大王”五粮液。但是一直以来,茅台(集团)对子品牌的控制相当严格。近闻茅台要重开子品牌大门,准备打造几个区域性品牌;子品牌扩张,茅台准备好了吗?国酒的尊荣是不是摇钱树,在哪都能摇出钱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残酷的市场竞争以及品牌建设过程中问题的不断累积,包括国酒茅台等高端酒品牌在内的国内白酒市场一片混乱,品牌管理幼稚病凸现。本文通过分析茅台酒的品牌运作现状提出了对国内白酒行业具有普遍意义的品牌规范管理议题,希望能为茅台及其他白酒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包节 《现代商业》2013,(34):128-129
在贵州,最知名的品牌是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中最具价值的品牌是茅台。茅台酒从一个手工小作坊的产品,成为今天贵州白酒企业中最为强劲的个体,进入到年产2万吨、产值百亿元的企业行业,并在中国白酒行业,多年保持着上缴税金第一、资本市场回报率第一的领军位置。作为享誉世界、中国最民族的品牌,茅台酒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没有折戟沉沙,反而成为时代的宠儿,探究其品牌的形成因素,,对于中国品牌形象和经济价值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28):12-13
2004年7月,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昌黎的茅台葡萄酒公司,公司一期工程刚刚完工,雄伟的厂房、明亮的展厅显示出一个企业的欣欣向荣。记者就行业和企业话题与茅台葡萄酒公司黄维总经理进行了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倘若称茅台是中国酒业拥有最广泛知名度的品牌,恐怕除了有限的一两个竞争对手,其他人是不会有疑议的。的确,作为惟一拥有"国酒"之前缀的茅台,历史悠久,身份特殊,载誉无数,多年来一直是国内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高端茅台酒从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十多年前,贵州茅台集团决定延伸、放大茅台的品牌价值,于是成立了茅台啤酒公司;并于2000年11月斥巨资2.4亿元在贵州遵义建成年产10万千升的生产线,出品系列"茅台啤酒"。  相似文献   

11.
张玉平 《工商行政管理》2013,(14):F0003-F0003
贵州仁怀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茅台分局辖区有酒类企业299户,保护品牌成为重点工作。近年来,茅台分局探索保护茅台酒知识产权长效机制,定期检查白酒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别对“白酒展示一条街”进行定人定岗,并对白酒经营户的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现场行政指导,严厉奁处制假销假不正当竞争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2.
叶子 《糖烟酒周刊》2007,(7):108-108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众多婚宴品牌来说可谓丰收的一年。五粮液婚宴酒、剑南春旗下的“珍爱100%”、“全兴520”等婚宴专业户。都在这一年赚了个盆满钵满。大好的市场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向这一市场靠近。其中包括国酒茅台。今年年初,茅台倾力打造的一款婚宴专用酒——“白头到老”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市场。尽管茅台一再低调。但这一可能使中国婚宴酒市场变局的产品还是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5,(48):16-16
茅台有一句话.是我们的品牌“宪法”宗旨——“不挖老窖.不卖新酒”.字面相反.而精神一致。在工艺方面,茅台是彻底的保守派。——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茅台液骄人的市场销售业绩令业内人士叹为观止,主要有四个原因:其一,“茅台浓香第一液”成就了无与伦比的品牌竞争优势;其二是茅台液公司掌门人成振民先生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远见卓识;其三是茅台液有适应全国市场的丰富产品结构,且价格定位合理;其四是茅台液公司拥有大批高级营销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这非常具有讽刺味道,“茅台啤酒”最棒的营销广告,却正是对“茅台”品牌最大的伤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5,(28):42-42
威斯诺&;#183;查尔斯酒业建设纯正法式酒堡,茅台葡萄酒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7.
诊断茅台     
王逸凡 《商界领袖》2003,(12):79-82
近几年,茅台集团频频发力兼并酒厂,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白酒茅台扩充至啤酒、葡萄酒等酒类家族,试图吞吃酒类市场。但凭茅台现有的实力,能通吃市场吗?  相似文献   

18.
《商》2012,(16):15-15
昨日,在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表示,国字号商标早有先例,"不能理解"为什么茅台申请"国酒"商标引起如此大的波动。"价格高与政治无关"蒙启良昨天表示,茅台口感好、不上头,这是消费者的共识。和其他酒比起来,茅台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受到很多人追捧,导致价格走高。他表示,茅台的受追捧和政治并没有太大联系。据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日前发布初步审定公告,贵州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在三个月公告期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糖烟酒周刊》2005,(50):58-59
古越龙山入选“中国制造&;#183;行业内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企业”;华东庄园葡萄酒 欧洲品质 尊贵不凡;校园伙伴奶在被效仿中前进;茅台——美酒河.珠联壁合的联姻;仰韶酒业品酒员韩素娜喜获首届全国坪酒技能比赛银奖。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正确认识品牌生命的发展历程对于品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国内外对品牌生命历程的探讨仍然处于争论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确认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生命发展历程的观点分为品牌生命有限论和无限论两个方向,并且这两种观点均存在不足。同时,本文认为品牌可以没有生命结束期,并通过对茅台和IBM两个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品牌生命不会结束的原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