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加入经济的浪潮中,化妆品作为一个最受关注的热门行业,象征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化妆品也为了迎合人们各式各样的需求不断完善,导致化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韩国文化在中国的兴起,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韩国化妆品充斥着中国市场,给中国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本国商品带来启示和重重考验。  相似文献   

2.
图表     
《成功营销》2013,(12):18-18
中国人偏爱消费外国品牌 中国消费者喜欢外国商品。不论是汽车、电视、手机、服装、运动鞋、化妆品抑或是尿布,调查结果都是外国品牌占优势。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MarketResearch)的雷小山(ShaunRein)表示,中国民众相信外国品牌不会偷工减料,而且与本土品牌相比有更加深厚的品牌传统。  相似文献   

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话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中国美容业、特别是化妆品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如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推广自己的理念.将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满足爱美人士的需求.这是花馨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俱治及全体员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对化妆品认识的加深、消费能力的提高、化妆品产品线的逐步细化,加上进入年底消费高峰期等加速了市场的放量,包括男妆用品、中老年妆、儿童以及运动型化妆品的不断更新为行业带来了活力,特别是男妆市场的逐步扩大.将使男妆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下一亮点。  相似文献   

5.
记者:首先介绍一下优色林吧!Gindy Xu:德国优色林成立于1900年,跟妮维雅一样同属于拜尔斯多夫集团。妮维雅从1930年就进入到中国市场了,而优色林是2006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原因是我们发现目前消费者对化妆品逐渐有了功能性的需求,并不满足于普通的基础的护肤品对皮肤的护理,药装品牌以其专业性和有效性深得消费者的亲睐。  相似文献   

6.
“网购化妆品的消费者中有趔过一半入遭遇过虚假信息的欺骗。”11月6日,中国化妆品防伪码联盟发布的“打破消费瓶颈网购化妆品进入真品时代”首份白皮书,公布了这一数据。  相似文献   

7.
漆婷婷 《广告大观》2013,(11):67-68
自然堂是伽蓝集团旗下的化妆品品牌,一直以来,自然堂运用自然成分和先进科技,为乐享自然的消费者带来美丽生活,2001年创立于上海,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倡导乐享自然、美丽生活的理念,针对中国人的文化、饮食和肌肤特点研制,甄选珍稀天然成分融合先进科技,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创立十二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品牌的发展,自然堂进军了彩妆市场,打出了“大自然就是我的彩妆盒”的品牌定位,强调自然色彩和自然成分,梳理自然与时尚相结合的品牌形象。今年自然堂借助戛纳电影节,正式亮相于国际舞台,在戛纳掀起了“自然彩妆,风潮来袭”的风尚。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的皮肤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绿色化妆品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市场。立足于中国市场,从绿色化妆品的定义入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绿色化妆品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6)
化妆品产业自诞生以来就在快速地发展着,并以欧美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开来。如今世界知名的化妆品品牌有法国香奈儿、美国雅诗兰黛、法国迪奥、法国兰蔻、美国倩碧、法国欧莱雅、日本资生堂等。生长于亚洲日本的资生堂,在其发展过程中依靠高品质、高服务的宗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中国化妆品消费者始终对其青睐不已。目前,资生堂化妆品专柜几乎已经覆盖全中国的高档商场。但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中国,其本土化妆品产业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不少本土的化妆品公司经营艰难,一些品牌只有2-3年的生命力。究其问题所在,不可不提的是中国化妆品产业相对落后的流通管理和经营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资生堂的流通战略和经营模式,探索其为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亮 《中国品牌》2008,(Z2):96-101
对于中国化妆品市场而言,品牌之重要无须赘述,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众的品牌消费观念不断增强,品牌更是成为了左右化妆品企业市场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在中国市场有近4000家化妆品企业,上万个品牌,品牌林立、产品众多,消费者的可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品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市场现状下,化妆品品牌如何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来达到推广品牌的目的,又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来促成她们的购买并进而成为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品牌塑造、市场营销方面首要面临的问题。大多数民族品牌在看到了国际品牌通过密集的广告轰炸在消费者中建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后,纷纷仿效,找代言人、投放广告,希望复制国际品牌的市场操作手段,但却因为企业实力的原因无法在广告宣传上与国际品牌抗衡,最终使得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无法在消费者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一家从事化妆品制造的中国企业,如何克服消费者的心理抵触和深层次的文化自卑,在一个以时尚和文化为内核、西方企业占据统治地位的产业领域里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从而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顶级化妆品牌,日本资生堂早在1994年就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资生堂专门为中国女性量身打造的化妆品品牌——欧珀莱,由于起点很高,一上市就定位在高档化妆品的行列,并且以始终如一的高品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化妆品品牌,资生堂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作为资生堂的市场战略合作伙伴,北京华闻旭通国际广告公司(ADK)全程参与了资生堂所有营销活动,切实感受了资生堂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3.
—般假冒伪劣化妆品主要是仿冒进口名牌、国内名牌或市场上销路好量监督部门和专业主管部门经常检查处理,但防不胜防,市场上仍然有假冒伪劣化妆品存在。因此,商业部门及广大消费者如能掌握一套鉴别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有效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抵制假冒伪劣化妆品流入市场,减小其造成的危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使商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大幅下调进口化妆品关税,强大的资金实力加上抢占中国庞大市场的勃勃野心,众多高端化妆品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一夜之间,各大商场的黄金楼层柜台几乎被进口化妆品垄断。而此时的本土化妆品还处于长期盘桓在化妆品市场的下游,是继续分上一份残羹冷炙,还是加入激烈的正面交锋,近身肉搏又从何发力。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问题是最近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化妆品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存在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经分析,发现了我国化妆品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存在性,并根据这些发现,对企业提出相关的营销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处于化妆品和药物之间的药物化妆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新宠。有关专家指出,药物化妆品兼县治疗作用和美容效果,而且花费不大,这是该类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亚洲人中韩国人是最漂亮的。韩国人的美一方面来自于精湛的整容技术,另一方面则是依赖于优质的化妆品,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东北亚经济圈下作为韩国的邻国,中国逐渐成为韩国化妆品销售的主要市场。借助韩国娱乐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韩流的兴起使得韩国化妆品成功打入了中国市场,并赢得了无数女性的青睐,引领了新的时尚潮流。文章以具体案例为基础,针对韩国化妆品在我国的竞争优势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严刚 《广告大观》2011,(6):38-39
“你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他们的口号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段极有反讽色彩的电影台词,在现今的中国消费市场上几近现实:中国美容经济正在成为居民第五大消费热点,高档消费者每年都在以40%~50%的速度增长,作为奢侈品之列的化妆品已日益占据人们的视线并越来越诱惑人们的腰包。  相似文献   

19.
女性社会阶层认同对化妆品销售终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燕 《商业时代》2004,(15):34-35
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商家需要深入理解女性心理,在销售终端吸引女性消费者。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阶层认同理论,分析中国女性社会阶层认同对化妆品购买地点选择的影响,为商家做出化妆品销售终端营销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便捷、低价已成消费者网购激情不减的重要助推力。近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向本报提供了《顾客主导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国消费者中,有约七成每周至少网购一次,是欧洲消费者的近四倍、美国和英国消费者的近两倍。淘宝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调查结果——去年,服饰、手机、家居、化妆品、食品成为最受重庆消费者欢迎的网购产品,去年重庆人通过淘宝购买女装花了12.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