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引入工业蓝水足迹及工业灰水足迹改善传统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EBM模型对2010—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水资源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研究其工业节水潜力。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工业水资源效率在研究期间内保持平稳有效状态,且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范围内处于最优水平;而长江经济带中部省份的工业水资源绿色发展问题值得重视,工业节水潜力的挖掘有较大空间。为提高工业水资源效率,各省份间应避免保护主义,打破地区封锁;避免"一锅煮"现象,发挥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各省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的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探究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而运用QAP方法研究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大部分战略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水平并不相持,如京津冀绿色成果转化效率高而创新研发效率中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发效率高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一般;第二,五个战略区域空间不均衡性呈下降趋势,各区域组内差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组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造成我国重大战略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且产业结构是主要因素,其中当地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分别是影响京津冀、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当地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对此提出协同提升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倪欣 《物流技术》2024,(1):10-20
作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长江经济带,其物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物流效率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物流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业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物流综合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物流效率呈现下游(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的物流效率值处于较高水平,而上游(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值相比中游和下游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据此,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各省实际效率;加强区域之间合作,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突破物流效率瓶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舒良友  翟晓亚 《物流科技》2021,(2):19-23,29
将碳排放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遵杰  巫南杰 《城市问题》2021,(1):52-62,89
基于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各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分解项进行测度,揭示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呈波动上升趋势,上、中、下游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下游高于上游、上游高于中游的空间格局.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科技水平、教育投入和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计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探索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增长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利用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GML指数分析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和生产率的变化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上游地区,但上游地区的增速更快,增长动力主要是技术进步。研究同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明显推动作用。最后从制定差异性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1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分解,并对其时空分异和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地区差异,且上中下游对比情况存在时期分异,2012—2013年呈"东高西低V型"分布,2014—2015年呈"西高西低V型"分布,2016—2017年呈"西高东低阶梯"分布;纯技术效率呈东高西低的"V"型分布,规模效率则从西到东依次递减;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上升趋势,但各时期变化源泉不同,且存在地区差异.因此,要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不仅应适当加大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还应重视提升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各省市需因地制宜制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作为一条覆盖11个省市的经济带,采用“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论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以及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概念框架的梳理,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的工业化水平和进程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过十余年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长江经济带工业化水平在信息、科技、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等要素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程度、结构变动、信息化水平、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人力资源利用等七个方面构建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赋权法,测度2003-2012年间该地区总体及分区域的新型工业化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差距悬殊,上海、江苏、浙江和重庆处于新型工业化高级阶段,其他省市均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丁昌延 《价值工程》2021,40(4):87-89
现阶段中国已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文章基于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可能与创新方面指标与绿色方面指标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运用泰尔指数法、加权法、超效率SBM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度化、高效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与科技投入,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对外开放质量。  相似文献   

12.
湖北长江经济带已经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一体化态势,但区域内产业基础差异明显,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文中在分析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优劣势后,提出了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搭建数字经济发展测评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量体系,通过对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针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助力经济增长给出了管理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利用,还能够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稀缺等“城市病”,是区域发展的“调节器”和“助推器”。首先从规模分布、中心结构、空间联系、紧凑性四个维度选取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首位度、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紧凑度四大空间结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其次,运用优化后的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模型,并分别基于长江经济带整体视角、11省市个体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发人员、研发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的方向、结构特征和时空相关性以及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流动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研发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本流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发人才与资本引进策略设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2008~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年鉴数据,测度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水平及两产业的协同集聚水平,然后利用多元线性模型分析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整体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但各地区具有较大差异;上海市的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一直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最前沿;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强度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具有提升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政府干预、科研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协同集聚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咸宁市与江西的九江市、湖南的岳阳市同处长江沿线,均为三省门户城市,且地理相近,人缘相亲,发展相连,交通联系也极为便捷。文章阐述了通过深化三市紧密合作,促进咸岳九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率先发展,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从智慧民生、城市治理、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建设创建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使用Stata计量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变量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市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创新的系数为负,卫生机构数、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对城市创新表现不明显。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