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宁 《发展》2006,(7):48-49
“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同肘,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求的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第一个矛盾,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第二个矛盾,就是要根本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经济增长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启动的,增长的基础(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内容(重化工业化活动全面展开)、机制(市场调节居于主导地位)都与以往的增长有很大区别。与此同时,一些新矛盾、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08,(8):62-63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减速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上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全球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周期性回调和潜在矛盾显性化,从内外两个方面增大了我国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在前不久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特别强调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处理好六大关系,这对做好下半年和明年的经济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遵循自身的经济规律,但同样要遵循自然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筹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只从所认识到的经济规律出发,还必须充分地认识和考虑自然规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系下,资源环境排除在发展基本要素之外,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在认识上被分割为两个系统,由此造成两个系统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利益矛盾调整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化解7种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根源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市场失灵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二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某些缺陷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论文提出了“政府调节市场,市场替代政府”的经济利益矛盾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6.
【香港《大公报》10月13日】 综观近几年来中美和中欧之间在贸易和金融这两个最重要经济领域的分歧与矛盾,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贸易摩擦的背后,交织着两国或两个地区金融利益的博弈,在金融战略的背后,隐藏着两国或两个地区贸易与经济利益的较量——贸易摩擦紧紧牵动金融博弈。特别是中美两国一轮又一轮纺织品贸易谈判,中国财长金人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应邀于9月23日参加七大工业国(G7)的华盛顿高级经济官员会议,都十分明显地把国际社会关注的贸易与金融话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的原因,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低碳经济创新的两个支撑点,从政府、企业、产业链和区域4个层面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静玉 《山东经济》2005,21(3):12-14,26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这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往往面临两种前途:一种是经济快速增长,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是社会动荡不安,进入“矛盾凸显时期一。2003年我国已进入这个阶段,本文对这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启示●姜安印吴解生朱智文(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世纪之交,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五...  相似文献   

10.
长期困绕我国经济生活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结构问题,一个是效益问题,两者之间是一个“函数”关系,结构问题是自变量。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呈日益凸现与尖锐的趋势,其中的原因尽管是复杂的,但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是一系列因素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如所有制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产品结构问题,国有经济分布结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问题等,这些结构性问题在表现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十大难题挑战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源自于三个新的矛盾。其一是体制性矛盾。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长期包容在“终身就业”体制之内的国企冗员开始大量排出。2000年末,全国累计未安置的下岗职工总数仍有近1000万人。即便如此,国家经贸委估计国企仍在占职工总数三分之一的冗员需要排出。其二是结构性与区域性矛盾。从“九五”中期以来,一些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状况开始显现。在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结构调整中,局部区域的下岗现象特别突出。另一方面,资源枯竭地区也出现了失业人数激增的现象。其三是发展过程的矛盾。21世纪的最初10年,每年至少有25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出,才能保证农村的人均收入跟上社会富裕的步伐,才能保证城乡以及工农两大劳动集团之间的经济矛盾不至趋于激化。这不仅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制度安全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7,(23):28-28
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时必须面对结构性命题。当前我国处在工业化加速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结构变化最为突出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发展成本急剧上升的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之所以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发展成本迅速上升的时期,与结构性原因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时必须应对这种结构性挑战。为此,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转变:一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即从单一强调经济增长、认为增长可以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减速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上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全球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周期性回调和潜在矛盾显性化,从内外两个方面增大了我国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在前不久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特别强调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处理好六大关系,这对做好下半年和明年的经济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琢 《南方经济》1999,(9):10-12
什么是国企解困面对的主要矛盾?国企产权机制是个矛盾,需要逐步解决,但是,它不是国企解困面对的主要矛盾。因为处于扭亏状态的国企,不具备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可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扭亏解困无能为力。本文认为,当前国企解困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市场与市场主体——国企之间的矛盾。能不能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取决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到今年3月,国务院已经先后批准两批共44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据了解,资源枯竭城市,不仅仅是这44个,许多城市的问题同样很突出。这些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曾经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积聚了很多问题与矛盾。  相似文献   

16.
在亚洲开发银行中,日美是两个主要的参与国。一方面,为了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双方必然紧密合作;另一方面,随着日美间竞争的加剧,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这种合作与矛盾并存的局面贯穿了迄今以来亚行的整个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4,(12):1-15
新一轮经济增长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启动的,增长的基础(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内容(重化工业化活动全面展开)、机制(市场调节居于主导地位)都与以往的增长有很大区别。与此同时,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也开始显露。应该摆脱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认识这一轮增长,准确选择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山区县域经济更显脆弱,大量矛盾不断涌现,尤其是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健康发展关键所在。因此,搞好结构调整,解决结构性矛盾,是当 前山区县域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一环和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应重点从所有制结构、城 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三个方面着力调整,从整体上改善山区县域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一、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 宜立足山区生产力发展实际, 构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 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 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发展是…  相似文献   

19.
无论浙江省还是全国,都有两类不同的地区,一类是经济欠发达与生态敏感区(往往也是生态重点保护区)相重合的地区,这类地区面临着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双重任务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经济较发达、生态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地区,这类地区面临着工业化进程与当地自然资源、环境容量支撑能力的矛盾,传统工业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矛盾。两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面临着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经济和生态互动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目标。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将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第一大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剩,目前我国供大于求的状态依然存在,并且矛盾非常尖锐。据估算,“十五”期间新增劳动力将是4650万人,加上现有的1750万下岗待业劳动力和农村1.5亿剩余劳动力,要满足这2亿多人的就业至少需要今后5年每年增加几千万个工作岗位。因此,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将是高失业率和失业期两种现象并存,各种矛盾交织,就业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