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负债没有发挥控制作用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出于剥削的动机,会利用上市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进行更多的负债融资,从而控制更多的公司资源,对外部投资者进行更多的剥削;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审计质量和公司类别都会对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进行更多负债融资的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负债融资通过对经理人员工资和在职消费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绩效的激励效应出发,研究负债融资的工资和在职消费激励效应,并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负债融资的工资激励效应并不明显,而在职消费激励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债务期限结构理论是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企业长、短期负债的优化组合为研究重点。不仅行业特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会导致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负债融资结构,而且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还将随着公司的成长机会、资产期限、非债务税盾、公司规模、实际税率和公司质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文章试从我国现状出发,分析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情况以及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引入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成果,采用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的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统计特征与时序特征,并寻找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加强负债融资、采用折旧融资控制适度负债、扩展多元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好长期资金计划、发行企业债券等优化资本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负债结构现状及其成因和影响。通过有关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行业负债水平高于大部分行业,国有房企的资产负债率的分布相对于非国有房企更集中。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六个主要负债来源中占比最大的是预收账款和长期借款,其次是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最后是应付票据和应付债券,非国有房企依赖银行借款的程度比国有房企大。这种现状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源和偿债能力等公司内部因素和房地产行业的负债融资特点、金融体系等外部因素有关,对公司投资、盈利以及整个市场的金融风险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融资中股票融资的比重呈加速度增加而债务融资的规模比重的快速增长,客观上是我国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大量增加的结果,但也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企业较为偏爱股权融资,除了受公司治理、产品市场竞争环境、税法以及金融市场有效性等因素影响外,本文拟从制度因素上对我国的企业融资决策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赵卿 《南方经济》2012,(11):67-79
本文通过构建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性负债能否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以及金融发展能否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融资性负债和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带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性负债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代理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性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越明显,金融发展水平的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期限的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139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法以及联立方程模型,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情况与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一方面,拥有专业投资管理技能的机构投资者在选股时,更倾向于那些负债水平较低(财务风险较小)的公司;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后,使得上市公司负债水平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冲动。  相似文献   

9.
祝琴 《辽宁经济》2004,(3):78-78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根据最优融资顺序理论:在财务困境被忽略的情况下,公司将通过发行最安全的证券来为真实的投资融资。“安全性”是指不会受到内部管理层信息泄漏的影响。内部留存收益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资金来源。最优的融资顺序应该是:留存收益——负债融资——股权融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经典融资理论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的债务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后总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说明在股权融资后有大规模的债务融资现象。在控制了行业、第一大股东性质后,这种现象仍然显著存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后流动负债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长期负债比率上升幅度。从配股后的第二年开始,公司的总资产负债率就明显大于配股前三年的平均总资产负债率,这说明企业配股后的债务融资不是为了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调整到目标负债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福建省135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债务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债务融资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负债在公司治理上能起到积极作用。此外,福建省上市公司仍以短期融资为主,长期融资较少,但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对企业投资行为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间接融资比重居高不下,外源融资总体上偏好股权融资,存在明显的异常融资顺序.与经典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指出现在应致力于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彭卉  曾德科 《特区经济》2010,(11):124-126
融资行为决策问题对企业的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的融资行为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选取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数据研究其融资行为,将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来进行分析,得出因此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顺序依次为股权融资、短期负债,内源融资、长期负债,应付债券。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融资选择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一国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与波动趋势已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融资现状的基础之上,从财富效应、股价波动和证券市场政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约束,总结出上市公司融资规律,并针对其在证券市场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发展证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比重和加快调整股权结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雪  张慧 《北方经济》2007,(1):56-57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今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融资活动,从而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和提高其盈利能力。依据证券市场的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委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各种会计信息进行按期披露时,一般利用最为广泛的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数据项目,其中普遍的项目是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净收益和公司的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等。其实,通过这些会计信息还可以深层次的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对会计报表的深挖还可以预测上市企业的发展前景等更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丽莉  刘欣 《特区经济》2005,(12):73-74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除了1992~2002年两年较高外,其余各年基本是在50%左右波动,虽然在1997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并不大,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还是较高。从负债结构来看,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率较高,基本上在40%左右,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是较低的。  相似文献   

18.
杠杆收购( Leveraged -- Buyout,简称LBO),是指收购主体以目标公司(通常是上市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为抵押和担保举债融资取得收购资金,收购目标公司的一种企业并购形式。杠杆收购的财务结构中股权投资占20%~40%、负债占70%~80%。杠杆收购基金并不为相应的债务融资提供担保,而完全以目标公司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作为融资担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我国房地产企业1997~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及2009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与我国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负债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负债率普遍高于其他行业、负债结构以银行短期贷款为主、融资顺序是先负债、再股权、最后是内源融资、股权结构以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宋玮  宋玲  熊翅新 《老区建设》2008,(22):32-33
基于资本结构理论和信号理论,负债对公司内在经济价值有监督激励效应,对公司市场价值能产生信号效应。本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负债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以此对改善负债治理效应、提升公司价值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