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997年11月10日,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及国际部国防科学委员会咨询顾问BenR.Carroll教授应邀来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卡罗教授介绍了他对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及美国国防需求变化的预测,并就主承包商作用的转变及美国军工企业向民用转化的趋势等问题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他的观点。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有关科技、经济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交流讨论。美国学者来所进行学术交流@祝晓莲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经济增长是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持续增加,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通过总结国外学者有关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并从时间、数量、内容三个维度归纳国内学者对中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提供理论框架及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当今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为开头,讨论了资本主义理论在生态危机面前的无力,引述了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详细介绍了他的推理思路。结合他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整理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生态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参考》2008,(22):28-31
新西兰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有着发达的经济和以英国国会制度为基础的政府结构。全国分为12个大区,设有74个地区行政机构。新西兰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概况新西兰地方政府坚持“非负债经营”的理财理念,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政  相似文献   

5.
25年前,出现在科学前沿的是人类认识生命系统复杂性的新学科:有机体、群落系统和生态系统。今天科学前沿正在出现什么呢?美国学者卡皮拉著书《生命网络》提出:一个精神、物质和生命统一的新理论——相干科学理论正在形成。他认为,这个新的理论将对人类认识植物、认识动物和微生物、自然、认识生态、认识人类自己、认识人类社会、认识持续社会发展的生态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现将卡皮拉发表在《复兴》杂志上介绍《生命网络》一书的文章摘要翻译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有关相干科学理论的详细内容和论述,可参阅由Harper Collins公司出版的新书《生命网络》。  相似文献   

6.
刘君德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种种弊端的过渡性现象,一些大中城市的政府机构和部分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则指出了行政区经济中的区级经济具有发展的必要性,文章主要结合上述有关行政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有关区级经济的实践探索,对区级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维迎:企业要做到有『叛将』无『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迎,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教育家。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产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下只是选择张维迎众多精辟论点中关于如何处理企业“兵变”的论述,以便我们从中窥见张维迎的治企思想。  相似文献   

8.
贾康虽然身为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所长.但我们却不能限于以一个财政学家的角度来剖析他的理论研究.以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结合中国改革的实践来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一直是贾康教授对工作和研究的基本要求。,早在1984年.贾康的学术论文《论广义、狭义价值规律》便发表于经济学界当时最具权威性的刊物《经济研究》杂志。并以重点文章的规格刊出,但他并不满足于只作理论经济学的研究。1984年春.他读研究生期间在江苏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涮查研究.曾顶着高烧深入基层.先后去了几十个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走访了所到各个城市的财政部门和有关综合部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报告和相关一系列文章陆续在刊物上发表。江苏调查后向组织上和有关方面汇报介绍的常州市综合财政工作情况.后来在财政系统中称为“常州经验”。1984年秋季.他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巾青年经济学者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得到了与当时出类拔萃的年轻学者们进行广泛交流的机会.可能这也激励他树立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在随后研究生毕业、留所工作的日子里.他还在财政学界老前辈的支持下.作为主要组织者之一.以财科所的中青年同志为牵头人,在广泛征文后.于1985年底在长春召开了首次全同中青年财政理论讨论会.正式成立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由于罗伯特·卢卡斯教授因其“推理期望”理论获得1995年经济学诺贝尔奖,成为自1991年以来连续6年中芝加哥大学第5位获得此项奖的学者,使得芝加哥大学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方面继续保持垄断地位。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全世界有38位学者获得了此项奖,24位来自美国,而其中就有8位出自芝加哥大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向卢卡斯教授颁奖时称:卢卡斯教授是自1970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与其他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一样,卢卡  相似文献   

10.
高嵩 《经济学家》2006,(2):26-31
本文介绍了不同学者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关于他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有机整体论方法论归属问题的不同看法。了解学者们的不同观点对于进一步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确定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彼得·圣吉(Peter Sense)在其名噪一时的著作《第五项修炼(The FifthDiscipline)》中,对“学习型组织”作了描述。他认为在  相似文献   

12.
曾经读过两篇文章。一篇叫《精神富有者》,讲的是深圳宝安区万丰村党支部书记潘强恩,他非常爱学习,花费20年时间出版了长篇小说《浴血青山》,理论文章多次获奖,他既是一名农民企业家,更是客串理论与文艺之门的学者。他指着家里的书说:"要想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必须博学。书可以给人以智慧。钱可以不多,书不可以不多"。另一篇叫《精神万元户》,讲的是武汉石油化工厂供电车间焦志华的故事,他省吃俭用先后为二十多位病残特困者捐款一万多元,有人问他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计量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计量学家克莱夫·格兰杰由于在时间序列经济分析方面的学术贡献而分享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早在获奖前,恩格尔和格兰杰曾分别接受宾州大学和国民经济研究局的弗朗西斯·戴博尔德(Francis X.Diebold)教授、耶鲁大学考尔斯研究基金会彼特·菲利普斯(Peter C.B.Phillips)教授的长篇采访,并分别发表于美国《计量经济理论》(Econometric Theory)杂志2003年第3期、1997年第6期。本专栏选登其中有关生平部分内容分别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代人口理论的奠基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中的代表人物,英国学者马尔萨斯在人口学和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引起了后世学者对其理论体系深入、持续的研究。本文基于对马尔萨斯思想体系的理解,试图探讨和梳理在他的人口理论和他的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需求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发展,探讨了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深入分析了多元化战略的利弊,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多元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期对多元化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汪飞  薛静 《当代经济》2005,(5):20-21
“价值链”这一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者Michael.E.Porter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着重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有效连接以及企业由此获得的竞争优势。后来Peter.HirIes把Michael.E.Porter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纵向一体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纵向一体化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纵向一体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可以说有关纵向一体化的理论汗牛充栋。但是,由于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复杂性,现在并没有一个关于一体化的统一的理论,将来也不会出现。影响最大的纵向一体化理论主要有两类: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对纵向一体化进行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  相似文献   

18.
谈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经济增长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性,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从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入手,引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主题,按照理论发展的时间脉络依次介绍了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模型及内生增长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了评析.在介绍理论脉络的基础上,总结有关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的成果,重点考察了收敛问题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魏荣军 《经济论坛》2007,(18):79-82
"知识管理"一词来自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一句话,"知识工人是组成新经济的个体,在这种新经济中硬通货是知识,而知识的经济化过程是需要管理的."他在世纪交替时做出如下断言:"20世纪最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管理的贡献,是制造业中手工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  相似文献   

20.
公共物品概念的延伸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拟就公共物品理论从纯公共物品向准公共物品拓展过程中学者们的不同见解做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准公共物品的内涵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对准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做出界定,并就这种界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