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杯芳烃对分子的识别特性和量子点的高荧光特性,合成了脱叔丁基杯[6]芳烃的溶胶凝胶修饰二氧化硅包覆的碲化镉半导体纳米粒子,得到了新型的水溶性复合纳米粒子,并用1H NMR谱图、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并以新型的水溶性复合纳米粒子为荧光探针对客体分子乙二胺进行了识别和检测,使得乙二胺在5.0~150.0n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3,最低检出限为5.70nmol·L-1。此荧光探针与客体分子乙二胺之间的相互作用,借以朗缪尔等温式加以解释,验证了新型的荧光探针对分子的识别具有高灵敏度、高荧光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等优越特点。  相似文献   

2.
曼尼希碱及曼尼希碱型前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曼尼希碱及曼尼希碱型前药的研究现状,系统查阅了近几年曼尼希碱及曼尼希碱型前药在医药和生物碱合成中的作用等文献,总结归纳出曼尼希碱及曼尼希碱型前药具有某些活性,能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指出曼尼希碱及曼尼希碱型前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L-抗坏血酸的药理作用及改善其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进而对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的2种合成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各反应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展望了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的生物合成技术及其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L-苯丙氨酸有生理活性,是人体和各种动物所必需的,又是合成一些抗癌药物的中间体。最近10年来,L-苯丙氨酸最重要的用途是合成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L-苯丙氨酸最初从羽扁豆中分离出来,1901年Fischer用盐酸水解酪元分离制得,以后L-苯丙氨酸制备方法陆续出现。我们用含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粘红酵母细胞在适当条件下,把反式肉桂酸转化成L-苯丙氨酸这条工艺途径。在提高菌种酶活力的同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指导生产服务,从而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材料方法菌种该菌种由本所筛选得到并由本所保藏的菌株,经鉴定为粘红酵母。培养基斜面培…  相似文献   

5.
邢军 《化工管理》2003,(6):33-33
L苯丙氨酸有生理活性,是人体和各种动物所必需的,又是合成一些抗癌药物的中间体.最近10年来,L-苯丙氨酸最重要的用途是合成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  相似文献   

6.
L苯丙氨酸有生理活性,是人体和各种动物所必需的,又是合成一些抗癌药物的中间体.最近10年来,L-苯丙氨酸最重要的用途是合成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  相似文献   

7.
L-苯丙氨酸是人体所需的八大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现介绍以甘氨酸为原料,在保护氨基和羧基的条件下合成反应和烷基化反应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环己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医药工业用于制备丁二烯、氧化环己烯、己二酸、L-赖氨酸;在石油化工工业用作石油萃取剂和高辛烷值汽油的稳定剂;在精细化工生产中用作溶剂、合成农药中间体等。  相似文献   

9.
细菌的生物膜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对信号分子进行结构改造,将高丝氨酸内酯环进行替换和改变以合成一系列高丝氨酸内酯结构类似物,并对其进行生物膜抑制活性测试。课题组成功合成了9个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氢谱和碳谱解析其结构。9个化合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生物膜降低了26%~57%。  相似文献   

10.
L-谷氨酰胺是一种中性氨基酸,具有1个a位氨基和1个易水解的末端酰胺基。L-谷氨酰胺作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氨基酸,在调节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降解、刺激细胞生长、激活免疫系统、提高生长激素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其独特的代谢功能和营养特性。已逐渐成为营养学、生理学、免疫学等学科领域的应用热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经磷化处理后的Al含量为8.0%(质量分数)的Zr-Al合金表面进行施镀,得到了表面镀覆均匀、为明显胞状物的非晶Ni-P镀层。并对镀层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电化学腐蚀极化行为、XRD和SEM分析。研究确定了磷化液的配方:H3PO4为15g/L(质量浓度,下同),ZnSO4为3g/L,NaF为1.5g/L,有机胺(硫脲)为0.15g/L,pH值为2.5~3.0,温度为45℃,时间为2min;镀液配方:NiSO4为20g/L,NaH2PO2为40g/L,(NH4)2SO4为40g/L,CH3COONa为40g/L,(CH3COO)2Pb为1mg/L,控制pH值为5.5~6.0,温度为80℃,施镀1h。结果表明,Zr-Al合金化学镀Ni-P后镀层的耐蚀性能、显微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油葵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良CTAB法从油葵种仁中提取基因组DNA,用于SSR-PCR反应。对影响油葵SSR-PCR反应的几个重要因子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体系:在总体积为25μL中,DNA为2.0 ng/μL,Mg2+浓度为1.5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Taq酶量为2.0 U,引物浓度为0.25μmol/L,退火温度为52~54℃,扩增的谱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该SSR-PCR反应体系为油葵亲缘关系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β-糖苷酶ttβGLY是Thermus thermophilus产生的一种耐高温酶,该酶具有较高的乳糖水解活性和转糖基活性。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β-糖苷酶ttβGLY条件的研究发现,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14g/L,酵母粉7g/L,乳清13.3g/L,NaCl 10g/L,KH2PO43g/L,K2HPO45g/L,MgSO4.7H2O 1g/L。种子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葡萄糖4g/L,NaCl 10g/L,CaCO35g/L。种龄12h,接种量8%,装量40mL/250mL三角瓶,于37℃发酵24h,菌体干重10.010g/L,酶活可达2.384U/mL,分别是优化前的4.4倍和2.4倍。  相似文献   

14.
针对API Spec 5L(44版)标准,简要分析了API 5L(44版)标准对于材料与理化试验方面与前一版本的变化。新版API 5L标准相比以前版本更加精简,实际使用更方便,在理化试验方面细节上变化较大,在焊管的实际生产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L-苏氨酸制备方法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苏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3 种:蛋白质水解法,生物法和化学合成法,对其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评述,以供L-苏氨酸制备的选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北紫花苜蓿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河北产9月份收割的紫花苜蓿干燥全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分析。利用GC-MS分离出152种成分,并鉴定了其中43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的73.3%(质量分数,下同),其中最多的是酸类化合物,占40.17%。该紫花苜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六烷酸(32.1%)、六氢金合欢基丙酮(8.83%)、植物醇(4.51%),还有5,6,7,7-α-四氢-4,4,7-α-三甲基-2-(4 H)苯基呋喃(3.2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94%)。通过与其他产地、不同收割期、不同处理方式的苜蓿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发现产地、收割期、处理方式不同的紫花苜蓿中挥发油成分差别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苜蓿资源等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SBR法处理聚酰胺生产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处理聚酰胺废水的生产运行实验。运行结果证明:当进水COD,NH3-N和聚酰胺物质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901~3 923,201~223,1 504~1 636 m g/L时,出水COD,NH3-N和聚酰胺物质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8~117,14.5~24.6,25.7~41.8 m g/L,去除率分别为97% ,91% 和98% 。采用该工艺处理聚酰胺废水具有投资少、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阶微分伏安法快速检测对硝基酚和间硝基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值为5.5的0.1 mol/L的HAc-NaAc体系中,采用一阶微分伏安法实现了间硝基酚、对硝基酚在玻碳电极上的同时检测。在3.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的一阶微分还原电流均与其浓度呈现线性关系,二者的检测限分别为9.1×10-7mol/L和1.2×10-6mol/L,此方法用于模拟水样测定,回收率为96.7%~104.0%。  相似文献   

20.
厌氧-好氧生物法处理垃圾场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法处理COD的质量浓度(ρ(COD))为2 400~3 300 m g/L,SS的质量浓度(ρ(SS))为400~500 m g/L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ρ(COD)为119~185 m g/L,ρ(SS)为50~76 m g/L,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