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向     
发改委:调整非居民天然气价格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实现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通知要求,根据2014年下半年以来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放开天然气直供用气门站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试点;居民生活、学校、福利机构等用气价格不变;价格调整和改革试点方案从2015年4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2.
201 5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51号),规定自4月1日起,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实现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的并轨,并且明确了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的要求.11月,国家发改委再发通知,决定将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并由现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门站价格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上浮政策要待2016年11月20日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4月1日起将天然气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推出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的政策,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存在倒挂问题,进口天然气越多销售企业亏损越严重。实现存量天然气与增量天然气价格并轨的目标,也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进一步打好基础。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总体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  相似文献   

4.
正未来天然气价格将形成市场化的定价规律,主要依托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来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价改。201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同时,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降低后的最高门站价格水平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  相似文献   

5.
<正>此次气价上涨涉及481亿元的相关产业,可能将导致下游经济性下降,上游投资热情高涨。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起调整非居民用气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做调整。通知规定,此次调整,增量气门站价格不变,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其中,化肥用气调价措施暂缓出台,待化肥市场形势出现积  相似文献   

6.
<正>非居民价格并轨后,除了大户直购气之外,还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化定价。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由三个环节组成,即上游供气价(出厂价或者边境价)、管输费(含储气费)和配气价格,上游供气价和管输费构成门站价格。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总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非居民部门气价并轨我国天然气价格已经历了多次改革。2013年,国家发改委已逐步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即门站价格为政府  相似文献   

7.
正在放开直供用户等用气门站价格的基础上,择机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推动形成非居民用气价格的市场基准价格。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有关部门通过先易后难的推进方式,采取先非居民后居民、先试点后推广、先增量后存量、边理顺边放开的实施步骤,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监管,着力构建起从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1107.1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3.6%;天然气产量128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全年共进口天然气607.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1.7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不含煤制气)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4500千米,重点区域管网和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打通了东北进口通道;中国LNG进口及进口终端正式向民企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再迈进一步;LNG水运行业政策陆续发布;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不稳定.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延续低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接近1900亿立方米,供应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天然气长输管线和LNG接收站建设继续发展,油气管网设施进一步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的天然气产量为1304.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天然气消费量为193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72%,增速降到历史低点;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6000千米,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7万千米.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适时提速;非油企业抄底天然气产业,天然气资本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石油天然气勘探区块首次公开招标,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正式破冰.预计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超过2050亿立方米,市场总体仍会供应过剩,但受大规模煤改气和储气调峰能力不足的影响,季节性矛盾仍会突出.油气管网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值得期待,居民与非居民用气价格并轨或在年内实现.区域管网和支线管道将成为未来储运设施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政策法规     
发改委发布通知调整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通知同时将部分油气田一、二档气价进行并轨,取消了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允许供需双方以出厂基准价格为基础,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要求各地原则上按照与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但与煤炭、石油和石油液化气等其它替代能源的价格相比,天然气价格涨幅最小.对城市民用气和CNG汽车用气的影响小,对化肥用气影响相对较大。文章根据有关数据具体分析了气价调整对有关用户的影响程度,认为气价调整不仅有利于天然气生产、消费和价格改革,而且还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保护性使用。提出了加快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和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森林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16-20,110
2011年底,国家发改委试点以市场净回值方法决定天然气出厂价,并选取上海为市场中心,以进口LPG和进口燃料油价格确定天然气门站价或者油气田出厂价。由于未来油价可能持续走高,预测的天然气门站价或者出厂价将随之大幅上涨,在全国推行该定价机制将对宏观经济层面带来很大影响,用户也难以承受。因此,建议在定价公式中考虑引入煤炭价格,一方面可以使天然气门站价和出厂价上升幅度趋缓,有利于"新定价机制"在全国实施,另一方面增加价格调整的严肃性,降低交易成本,更有利于天然气消费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天然气价格偏低一直是业界普遍公认的事实,在国内天然气产能不足、高度依赖进口的前提下,扭曲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必然导致供需矛盾,各领域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需求已十分迫切。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将由1.69元/立方米提高到1.95元/立方米,至此,沸沸嚷嚷的天然气涨价呼声终于有了结果。天然气价格上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846亿立方米,较上年下降30%;天然气产量为137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全年共进口天然气7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4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058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幅为6.6%;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2883千米,省级天然气管道和“最后一公里”支线以及地下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西气东输三线东段通气,福建成为天然气门站价格改革试点省份;油气管网设施相关信息首次公开,第三方公平准入向前迈出一步;《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如何“管住中间”大局初定;采暖季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普涨,石油公司首次大规模运用价格杠杆;与天然气相关的“十三五”规划出台.2017年,天然气消费增速将重新攀升至两位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呼之欲出;季节性矛盾依旧突出,冬季天然气保供成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地处长三角地区且经济发达,天然气资源已基本形成国产陆上气、海洋气、进口LNG等多元化的供应格局,但其天然气市场发展在国内仍处于中等水平.管道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居民气化率及天然气发电负荷率低于周边省份;终端配气价格较高,天然气相对可替代燃料不具有价格优势.近期国家颁布的天然气行业相关政策,涉及管网改革、市场利用及下游配气环节等多个方面,对浙江省天然气发展有着较大影响.浙江省天然气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建议重点发展政策推动领域,拓展天然气市场利用规模;降低下游城市用气成本,增加用户用气经济性;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推动天然气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天然气价格水平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天然气价格水平进行国际比较和等热值比较,证实我国天然气出厂价格偏低,住宅用气价格偏低,工业用气价格偏高;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水平背后的福利含义和效率含义,认为价格扭曲会带来需求的急剧膨胀和供给短缺。建议在政府规制框架内不断完善天然气价格改革,形成灵活的、考虑市场竞争因素的定价机制;改变目前使用的成本加成法,逐步过渡到净值回推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22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消费量首次下降,资源供应量因LNG供应减少而下降,价格全年处于高位。城市燃气为主要消费增长点,工业燃料用气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速和天然气消费增速正相关。2023年国际油价影响进口天然气价格,新能源将对交通和发电领域天然气消费产生影响,考虑这些因素对202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的影响,采用消费系数法和项目分析法对居民、公服、采暖、交通、发电、化工以及工业燃料用气需求进行预测。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价格可能回调等,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再一次增加,预计全年增量在91亿~22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有从紧平衡转向供应宽松的可能性。整体上202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仍然处于不景气期,需要重点稳定和扶持市场,且价格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卢武文 《化工管理》2016,(1):164-164
我公司数码园天然气门站拥有中石油和中海油两路气源,但由于目前该门站的小时供气量远低于流量调节阀最低流量要求,无法通过流量调节阀进行限流,只能接收单路气源供气;经对调压器引压管位置进行改造,该门站在低流量的情况下顺利实现了双气源同时接气。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天然气价格及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目前主要是向独联体国家和欧洲国家出口。俄燃料动力部和联邦能源委员会负责俄天然气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行政管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公司,控制着全俄95%的天然气储产量,并拥有俄境内的全部干线管道。各联邦主体的天然气分配公司负责天然气的输送。俄对天然气和石油的征税有消费税、增值税、利润税、资源利用税、环保税等。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价格大大低于西欧国家,其中民用气价最低,工业用气价最高,发电用气价比工业用气价低15%。  相似文献   

20.
价格是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最敏感的因素.基于调研,分析了影响我国天然气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替代能源价格、经济周期以及用户气价承受力.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天然气销售价格(门站)将在2.0~2.5元/立方米;城市燃气终端售价区间为2.5~3.5元/立方米.并提出降低管道运价、大力引导和推广直供模式、明确城市燃气公益属性、推动城市燃气管网公平开放等措施,以降低国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扩大我国天然气应用规模,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