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1年在陕西省安康市所进行的移民搬迁和农户生计专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分析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其社会适应方面的作用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对于全体移民而言,与社会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在移民社会适应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随着搬迁时间的延长,影响移民社会适应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与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对三年及三年以下移民的社会适应水平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并且主要是社会资本中的宏观社会资本在发挥着作用;与社会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3年以上移民社会适应水平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285名香港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探索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之间的关联。香港新移民在社会融合过程面临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服务使用可以强化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促进朋辈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功能的发挥,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和融入社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证调查的资料对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作了描述,对影响其社会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就总的社会适应性而言,一半以上的移民已基本适应了迁入地的生活。与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搬迁前后经济收入的差异、当地居民的态度、语言适应性、政府关心状况、迁入地治安状况、住房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调查的资料对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作了描述,对影响其社会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就总的社会适应性而言,一半以上的移民已基本适应了迁入地的生活.与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搬迁前后经济收入的差异、当地居民的态度、语言适应性、政府关心状况、迁入地治安状况、住房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285名香港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探索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之间的关联.香港新移民在社会融合过程面临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服务使用可以强化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促进朋辈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功能的发挥,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和融入社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探究企业社交媒体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影响,即制造商企业不同社交媒体行为如何促进网络嵌入治理以及合作伙伴网络结构嵌入特点能否强化上述关系。文章以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为研究情境,从制造商角度收集308份问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任务交互行为和关系交互行为均正向影响网络嵌入治理;经销商网络密度增强社交媒体任务交互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正向影响,而与文章预期相反的是,经销商网络中心性无法增强社交媒体关系交互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正向影响。文章丰富了跨组织关系管理领域关于社交媒体使用的讨论,并从社会网络层面关注跨组织关系治理问题,为企业寻求和建立一条新的跨组织关系治理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文武 《财经论丛》2023,(3):103-112
本文考虑城乡转型背景下社会网络的信息披露功能,构建个人道德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机制分析发现,囿于行为信息传递障碍和滞后性,个人根据社会网络的状态做出行为决策,稳定的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城乡转型带来社会网络变动及不确定性,降低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通过主体基模型对群体行为演化的仿真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状态显著影响个人行为的道德水平和演化路径,城乡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割裂表现为声誉机制缺失的负向激励,抑制了个人行为道德水平的提升。引入第三方治理后,社会群体的行为演化速度明显加快,显示出强烈的矫正趋势,但并未提高群体行为的平均道德水平。只有进一步增强精准奖惩和精细化治理,社会群体行为的代际演化速度和整体道德水平才会达到更好状态。本研究为城乡转型时期的道德秩序变迁提供了演化视角的经济学解释和社会精准治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集聚的国际移民日益成为我国城市治理的新难题,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主流社会对移民的态度4个方面。基于社会融合的视角分析国际移民在我国城市中的治理难题,能够促进城市的和谐运行与经济发展。为了推动城市与个体的和谐共生,政府可从释放社会活力、加强政府管理、培育移民文化、发挥信息优势4个维度探索"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丽萍 《商》2015,(1):93+92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自编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卷对宁夏地区309名生态移民进行调查。结果 1男、女性生态移民在SCL-90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2不同年龄组被试在躯体化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3生态移民的应对倾向性与心理症状总分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维度显著负相关。4社会适应与心理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负相关。5社会适应与应对倾向性均对心理症状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思想,对特大城市商业区域这一典型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从微观视角归纳了构成系统各要素的一般特性。利用多主体仿真的手段构建了一个仿真框架,研究了各类主体的行为与交互规则,试探究其宏观层面的演化方向与规律,对于城市功能区域定位与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极为特殊,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外来人口(或农民工)集团。试图提出一个新的城市化模型解释中国城市化的这一特殊性,并为打通中国城市化推进的瓶颈、解决庞大外来人口集团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提供政策思路。以上海为例,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趋势、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就业“生态”及其在社会生态金字塔中的“生态位”。外来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态相对恶化,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城乡”差异呈扩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社会稳定。据提出的城市化新模型和对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的实证结论,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中国推进社会融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极为特殊,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外来人口(或农民工)集团.试图提出一个新的城市化模型解释中国城市化的这一特殊性,并为打通中国城市化推进的瓶颈、解决庞大外来人口集团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提供政策思路.以上海为例,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趋势、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就业"生态"及其在社会生态金字塔中的"生态位".外来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态相对恶化,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城乡"差异呈扩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社会稳定.据提出的城市化新模型和对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的实证结论,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中国推进社会融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勇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251-252
根据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现状,认为网络社会驱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理念,网络社会驱动了政府主动接受网民监督的意识。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网络舆情,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吸收网民的智慧,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提高与民众互动的速度。网络社会驱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是农民工进行工作搜寻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劳动力市场相对完善的大城市中,农民工是否会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依赖呢?本文以社会互动模型为基础,构建两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借助社会网络渠道进行工作搜寻的机理。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将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数据相匹配进行实证检验,识别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社会网络搜寻渠道的影响。鉴于常规模型的估计结果会因选择效应而存在偏误,本文运用含城市固定效应的两步法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对社会网络搜寻渠道的依赖。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城市中的农民工依赖社会网络渠道搜寻,是对大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不足的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居住消费分异现状的复杂城市现象研究,应反映社会阶层社会心理的认知影响与社会网络关系变迁的实际状态,从而在与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层面关注有差异的生存状况及思想动态,为和谐城市文化的培育与住区软硬件环境建设策略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研究商贸流通网络问题兼具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基于2000—2020年各省(区、市)数据,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联系,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节点联系紧密度仍偏低,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性”特征和自我稳定的演化特征,并由大分散与小聚集并存的四个子群构成;各省(区、市)中心性水平和核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自东部向东北及中西部递减的空间特征;双边收入规模、产业结构差异、人口城市化差异和交通设施联通显著强化了商贸流通联系,而地方保护主义、物流发展差异、网络应用差距和地理邻近关系弱化了商贸流通联系。我国应重视省际商贸流通的空间联系,完善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合作机制,重点打造不同定位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加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加强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交通与数字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内贸与外贸协同化发展,加快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自信为顶层设计,从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革命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独特视角,构建了基于家庭、高校、社会的"三要素,五层次"大学生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培养框架,揭示了培养过程的保障机制、协同驱动机制、评价机制,以促进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驱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就是创建社会资本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内部创新能力和外部创新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其次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驱动机制,最后认为创新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社会网络,创新必须与责任结合。  相似文献   

19.
企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为重新审视现有关系营销研究的内在缺陷提供了契机。理论分析显示,可将企业网络视为关系营销的实践抓手,将社会资本交换与累积视为关系营销的实施目的。在此层面上,关系营销就是通过构建企业网络,获取并巩固战略性关系资源,以适应并开展网络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借助各种契约,保障网络成员之间开展社会资本交换与累积,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管理过程。对企业而言,关系营销实践的新框架包括企业网络规划、关键节点选择、系统规则制定、建立文化规制、社会资本交换以及网络边界控制等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是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本文站在社会网络的视角,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慈善捐赠行为。结果表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能够提高企业所处网络其它主体对它的信任度和义务认同度,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资本丰度;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对社会资本的纵向关系资本、横向关系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个维度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各分维度社会网络主体往往更倾向与慈善企业建立连结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