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想通过股权激励来提高公司业绩。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的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其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通过对股权激励的分析,介绍了上市公司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好股权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激励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股权激励通过经营者所有权的上升可以减少代理成本,从而改善公司业绩。但是目前在股权激励的实施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切入点,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以2003年到2011年间上证A股的公司为样本,分析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财务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就薪酬激励而言,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就股权激励而言,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以及财务风险之间联系较弱,这与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起步较晚,仍不完善的现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的关系。首先提出两个假设和建立模型,然后选取2006~2010年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67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验证股权激励实施的整体效果,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验证了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最后得到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已有的股权激励研究大多立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鲜少有人把股权激励作为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虑到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司治理模式在我国的盛行,以及其同股利政策之间同有的公司治理属性,文章在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评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有必要考虑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问题,以期为我国学术界对股利政策和股权激励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朱敏 《现代商业》2012,(34):101-102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工具,有利于公司改善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业绩,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使用。本文从股权激励的概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和股权激励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中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激励经理人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对近期有关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了一些概述,并利用ROE作为衡量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被解释变量,通过推导ROE的构成,运用一系列指标构建回归方程来对股票期权的激励有效性进行评价,得出相应变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并提出了适应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制度下提高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股权质押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融资方式,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后果;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常用方式,其在促进高管为实现激励结果、努力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15年~2019年财务数据研究得出:股权质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业绩,而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公司业绩,进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宣布上市并实施股权激励政策。以宣布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相关样本,建立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对股权激励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作用,也提出对此相关的原因分析。另外,实施不同股权激励政策的企业,其股权激励的实施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研究中关注目前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32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根据上述公司在2007和2008年度的年报数据,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把股权激励水平设为股权激励指标,并将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行业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实证的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2006-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产权性质、激励模式、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论如下: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后绩效提高更明显;相对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更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股权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龙 《商场现代化》2010,(18):145-148
文章取股权激励实施的上市公司数据,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对提升公司业绩的效果与否,哪些因素会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并提出如下猜想:第一,股权激励对提升企业经营业绩有明显积极作用;第二,企业性质,成长性都是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比民营企业的效果更好;第四,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纠正经理人短期行为。并对政府监管层和投资者的行动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赵欣 《商》2014,(29):173-173
自2005年起,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提供了制度基础。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其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上,而研发支出的规模和比例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绩效。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宣告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以及公司规模等因素与研发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宣告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水平没有显著性关系;而公司规模与研发支出水平显著相关,公司的规模越大,研发支出越多。  相似文献   

14.
孔鹏 《新财富》2008,(7):14-16
股改之后,股权激励有演化成“股权福利”的趋势,“股权激励行情”也成为公开的秘密,而随着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部分上市公司采取了新的应对方式,如选择限制性股票并压低授予价格,借激励费用调节公司业绩,以“股东型激励”模式规避监管,借资产注入之机“抢跑”套利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面向市场化、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司面临着严峻的企业代理问题,如何有效的激励和监督高管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于中国实情,选取了381家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跨度为2002年至2012年,主要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由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股权激励措施组成的高管激励体系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发现国有股份比例越高,独董工作地点与公司所在地一致以及董事长与CEO为同一人时,公司业绩会受到负面影响;而相反的,高管激励体系中的各个因素都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我们研究了以公司规模、国有股份等因素对激励体系的激励效应产生的不同影响。文章指出,公司规模越大会使得所有激励措施的激励效应变得更弱,而国有股份比例的提高,将增强现金薪酬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面向市场化、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司面临着严峻的企业代理问题,如何有效的激励和监督高管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于中国实情,选取了381家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跨度为2002年至2012年,主要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由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股权激励措施组成的高管激励体系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发现国有股份比例越高,独董工作地点与公司所在地一致以及董事长与CEO为同一人时,公司业绩会受到负面影响;而相反的,高管激励体系中的各个因素都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我们研究了以公司规模、国有股份等因素对激励体系的激励效应产生的不同影响。文章指出,公司规模越大会使得所有激励措施的激励效应变得更弱,而国有股份比例的提高,将增强现金薪酬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指出以往学者关于本论题在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方面的不足后,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对其实施前后公司业绩是否有明显改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数据中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没有达到改善业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2006~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出了公司业绩、规模、股权集中度等与高管薪酬存在相关性的假设。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规模、地区发展程度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李羽馨 《商场现代化》2013,(23):181-182
股权激励最初发源于美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普及性的发展,而且在提升公司价值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上市公司对管理者的股权激励可以使管理者目标与所有者目标趋同,因此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股权激励在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努力地工作,提升公司业绩的同时,也成为了财务造假,制造公司虚假的内在驱动力。在管理层持股是否能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未形成统一认识,学者们的研究结论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我们在看到股权激励巨大作用的同时,我国实行股权激励机制还面临着一系列障碍。本文对如何认识股权激励,以及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和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来设计股权激励,如何有效运用股权激励,并防止走八股权激励的误区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