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晓曹 《经济经纬》2005,(2):18-20
中国经济学的"主旋律"与"流行曲"是什么?2004 年,容易被人们遗忘的马克思又"带着"他的"主义"和"新经济学"再次响彻中国大地。这首先是由程恩富一次有特殊意义的讲课所致。5月28日,讲台上站着的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程恩富和中国社科院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李崇富,讲台下坐着的是来自中央政治局的全体成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国务院各部委的部长等约80位领导。由于听课对象的非同寻常,两位教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程恩富教授独特的经济学主张更引起我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3届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的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与创新"、"当代全球经济理论与实践"以及"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热烈研讨,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对经济思想学派或流派的分析,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容。1845年对李斯特经济学的评论,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独立研究的开端。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对经济思想流派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原则以及当时"宿命论学派"、"人道学派"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家"等"各种学派"作了分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比较分析中,对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经济思想分野的四种倾向和作为"例外"的庸俗经济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对经济思想流派分野的"起源型"因素作了分析。《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按照剩余价值思想的历史发展,对经济思想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脉络和嬗变作了系统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经济思想"起源型"中历史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作了阐述,对古典经济学向庸俗经济学转化的必然性、过程及特征作了分析。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对经济思想流派的分析,利于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出行为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发展逻辑为:由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引入行为经济学的新发现转向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约束进行行为福利分析,进而在学科的逻辑起点、核心内容和实践意义上反思,走上了由注重科学属性回归到注重经济学的道德科学属性的发展之路。行为福利经济学加深了人们对于行为的"生态意义"、"心理契约意义"以及社会福利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春节过后,"民工荒"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民工荒"不仅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劳务需求省份,也扩展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文章从劳动力市场、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工的自身选择等角度,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龚臣 《当代财经》2007,(7):12-15
人类财富的创造依赖于人类劳动和人类资源两种基本要素.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这两种基本要素展开的.以人类劳动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以人类资源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探求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统一,即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与资源有效配置的统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公平"到"效率"、再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这样一个历史和逻辑的过程.无论是追求公平的最大化,还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都将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伤害.经济学研究的精髓就是驾驭公平与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均衡,这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化,经济学研究重心正面临转移,经济学理论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改革与崛起的客观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强烈冲击,更具解释力的"中国经济学"将不仅是研究特定地区、特定时代或融合了特定文化的经济学,而且是顺应经济学趋势,推动经济学更具创新性的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概述了约翰·穆勒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即经济学的含义、特性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穆勒的这些思想尤其所蕴涵的"穆勒问题"及其在经济学方法论史上所引起的争论,并对女性经济学做了概要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存在多种理论取向和发展方向。除了欧内斯特.曼德尔、J.B.福斯特等人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的取向之外,另有三种重要取向也值得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后现代主义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泛经济学化"。  相似文献   

11.
与经济学诸流派的沟通借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思路。在不同理论体系之间进行沟通借鉴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沟通借鉴的"程度"如何把握,需要一个一般性的判断标准,其主要包括"不足点"、"借鉴点"、"切入点"和"转变程度"四个方面,忽略哪一个方面,抑或将其中的几个方面混为一谈,都可能导致有关沟通借鉴的研究陷入重重"迷雾"。反之,沿着"三点一度"的分析框架展开讨论,则有助于研究的层层推进。运用这一分析框架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沟通借鉴,不仅可以使其基本主张更为明晰化,而且有助于洞悉其未来发展的理论动向和需要克服的相关困难,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毛丽冰 《经济》2012,(7):36-38
他用30年的时间研究并创立了新生经济学,他想在5年内将这一学说发展为国内主流经济学理论,10年内让其风行全球,让亿万的后人能够在这个思想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去更好地创造新世界.他是郭夏,他的《解码经济——新生经济学导论》一书问世——宇观经济论和宙变经济论让人耳目一新、全球社会主义理论更让人浮想联翩,他的"痴"不断激励他为传播新生经济学奋斗后半生.  相似文献   

13.
史娟娟 《经济学家》2001,(4):120-121
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经济学者开始使用"经济人"这种抽象的"人"对经济进行分析与研究.西方经济学中这种假设从根本上限定了经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领域的迅猛发展和颠覆式创新正在深刻影响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走向.有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经济学遭遇挑战,互联网经济学亟待研究""互联网动摇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全部经济学因为互联网都要重写"[18].也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互联网并没有改变经济学的本质,现有的理论完全可以解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美国经济学家Shapiro和Varian[34]甚至认为,宣称经济理论不适用新经济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平新乔教授在为Information Rules: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撰写书评"新经济的经济学"时,也曾调侃道:"面对 '新经济'的叩见,现代经济学界如同一位在深山已经预先修炼了几十年的方丈,笑呵呵地道来:客官请坐,我等你已达50年了."  相似文献   

15.
复杂科学和历史实践的检验清楚表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宣称的和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的诸多"自稳定市场"模型,是没有经验基础和科学依据的神话。这些广为流传的理论神话包括马歇尔的供求均衡模型,弗里希的经济周期噪声驱动模型,卢卡斯的微观基础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它们的理论基础是静态的、封闭的、和时空对称的均衡论,而工业革命和劳动分工的本质是非均衡的、开放的和时空非对称的演化过程。经济混沌与经济复杂的发现充分证明,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它无法解释劳动分工的多种模式、技术革新的创造性毁灭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而,马克思经济学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由于每个人不能都要亲自证明所有的科学原理再去相信,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接受"知识,而这里暗含的逻辑是:该知识已经被"专家"证明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和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29年和改革开放后31年。前29年主要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改革开放后31年主要侧重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引进和研究。前29年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对西方经济学以批判和否定为主,借鉴与吸收较少。改革开放后31年实现了对西方经济理论从全面否定到吸收借鉴的转变,并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效用函数植入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型,获得一个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该研究改进和完善了蒲勇健(2007)的结果。与蒲勇健(2007)的研究相比,我们发现在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情况下,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会在公平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一般会存在解。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生态经济学也不例外。基于对近20年来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文章把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基本问题概括为:研究目标——"一个路径选择"、研究对象——"两大系统交汇"、研究方向——"三个视角发展",以利于人们对于生态经济学学科系统构架和研究发展态势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0.
借用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的名字,笔者把用网络方法解释网络经济学称为"用网络解释网络".第一个"网络"是指方法,第二个"网络"是指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就是陈禹提出的"以复杂性为切入点"构建新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