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这个公司是中油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集炼油-润滑油-化工-化纤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炼化企业。公司占地21平方公里,在岗员工11029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36%,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3%,还有三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21):80-80,F0003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这个公司是中油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集炼油-润滑油-化工-化纤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炼化企业。公司占地21平方公里,在岗员工11029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具在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36%,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3%,还有三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3.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这个公司是中油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集炼油——润滑油——化工——化纤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炼化企业。公司占地21平方公里,在岗员工11029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36%,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3%,还有三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11):I0001-I0001,F0003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这个公司是中油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集炼油-润滑油—化工—化纤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炼化企业。公司占地21平方公里,在岗员工11029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36%,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3%,还有三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3):80-80,F0003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这个公司是中油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  相似文献   

6.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这个公司是中油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集炼油—润滑油—化工—化纤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炼化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19):80-80,F0003
大庆炼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  相似文献   

8.
大庆炼油化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公司实现第一次合并重组后,2006年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完成企业二次重组整合.  相似文献   

9.
大庆炼化公司是在历史变革的大环境下,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持续重组战略,于2000年10月18日,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地区分公司,是以构建世界级聚丙烯和油田化学品基地为发展方向,集炼油、化工、化纤生产于一体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经过3年多的艰难整合,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为中石油战略重组树立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大庆炼化公司是由原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重新组建的中油股份公司直属企业,集炼油——润滑油——化工——化纤于一体。2000年组建伊始,就从谋划企业长足发展入手,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确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12):110-111
历时半年的“安全直通车”活动于2005年3月26日正式启动,由炼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公司团委共同组织开展,这是炼化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此次活动主要是组织员工与家属来参观企业,感受企业的安全文化,与企业一道做好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历时半年的“安全直通车”活动于2005年3月26日正式启动,由炼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公司团委共同组织开展,这是炼化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此次活动主要是组织员工与家属来参观企业,感受企业的安全文化,与企业一道做好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2005年3月26日清早,炼化公司动力一厂和腈纶厂的360名员工、家属分别乘坐10辆有“安全直通车”标识的通勤车来到公司,参加  相似文献   

13.
专家评价     
王成荣(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大庆有辉煌的历史和令几代人为之感动的文化。今天,我们又高兴地看到大庆这片文化热土中培育出的具有时代崭新面貌的大庆炼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是由大庆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合并重组而成,他们的文化根基是大庆文化。炼化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不少宝贵经验,我看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继承大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自觉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成功地解决了一个文化传递和创新问题。一个企业在其发展中必须解决好文化创新问题,企业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他们能够因势应变,自觉变革与提升自身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公司)是由原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经过持续重组整合设立的新公司.是集炼油、化工、机械仪表制造、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检维修及矿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炼化企业。炼化主要工艺技术和炼油催化裂化催化剂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现有合同员工2.74万人,集体及其他用工9600人,总资产340亿元,2008年营业收入超过620亿元。  相似文献   

15.
市级供电企业具有国有企业的一些共性,在人力资源的构成上也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从对芜湖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调查情况来看(见图1),该公司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87%,化程度总体较高,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员工整体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占职工总数的47.3%,其中,51-60岁占职工总数的16%,多为初中及以下化。  相似文献   

16.
9月11日,人民大会堂。在鲜花和掌声中,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生产的昆仑牌聚丙烯酰胺,抱回了“中国名牌产品”这一无数企业梦寐以求的荣誉牌匾。手捧殊荣,“昆仑”聚丙烯酰胺无愧于这一称号。回首品牌创建的历程,我们发现,名牌之路由汗水铺就。  相似文献   

17.
林源炼油厂是一个拥有7000人的大厂。一年多来,这个厂以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实施减员增效决策,全厂共压缩编制内定员937,减少机构15个,分离分流3000多人,减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8%。与此同时,还消化各种减利因素,利润稳步提高,去年盈利达到410...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以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的企业内部改革,分别成立了中国化长岭炼化分公司和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将有限责任公司细分为五大专业板块,对生产主业板块,公司占主导控制地位,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投入,对生产服务板块,按母子公司模式管理,公司处控制地位,明晰产权,明确关联交易,对经济实体板块,通过产权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进行重组调整,目前,公司的产权逐步明晰,各项运转良好,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化工管理》2004,(10):16-16
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保持绝对地位,民营企业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小 近年来化工行业提出了自己的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参与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企业重组活动,同时非国有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从中国化工500强数据来看,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数量最多,销售收入占500强比例最高,达到50.69%,利润总额占45.7%,继续保持绝对地位。其次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133家,占总数的26.7%,其销  相似文献   

20.
拟建项目     
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预计年底动工总投资260多亿元的中外合资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争取2006年底建成投产。据介绍,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由福建炼化、美国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海外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三方股份分别为50%、25%和25%。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将充分依托福建炼化现有400万吨/年炼油设施,新增800万吨/年炼油能力,新建80万吨/年乙烯裂解、65万吨/年聚乙烯和40万吨/年聚丙烯3套核心化工装置,同时配套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相应的公用工程。日两大厂商将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