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区莹 《特区经济》2005,(5):236-237
2001年深圳曾被“21世纪经济导报”评为最佳创业地区(北京、上海、深圳3地比较)。据调查,很多科技创业人才选择在深圳投资、创业,主要是因为深圳有较好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深圳市政府制订了很多发展高科技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创业人才来深圳创业,也吸引了许多企业在深圳  相似文献   

2.
钟秋绮 《特区经济》2008,(12):38-4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深圳与东盟贸易额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东盟已经成为深圳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深圳在发展与东盟国家多边贸易关系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大陆面向东盟各国的一个窗口,但在深圳与东盟经济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球  胡实秋 《特区经济》2002,(12):26-29
<正> 20世纪80年代,深圳曾赢得过“深圳速度”的美誉。自90年代以来,深圳又以另一种速度引起世人的瞩目,那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深圳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给深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大大加快了深切现代化进程,为深圳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已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09,(3):15-15
将于4月3日开始在深圳连续演出5天的孟京辉代表作《恋爱的犀牛》,这回终于一圆心愿,进了深圳的小剧场——在仅有700多个座位的深圳少年宫演出。孟京辉3月1日曾去深圳察看场地,还与深圳的戏剧迷进行了对话,离开深圳之前他高兴地表示要在深圳寻找有创意的年轻写手。  相似文献   

5.
姜维 《改革与战略》2007,(1):100-103
自1988-2004年以来,台商在深圳的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经过了三次波动,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并出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转移的现象.台商在深圳的投资动态主要与台商的寻利动机、深圳的投资环境以及产业背景、两岸关系等因素有关.如何结合深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挥并进一步加强深圳投资环境中的优势,去除或避免其劣势,提高深圳相对于大陆其他地区的特色竞争力,是深圳应该作出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人口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振祥 《特区经济》2006,213(10):12-15
深圳的外来人口超过1200万,总人口达到1400万。深圳人口问题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在深圳的特殊表现。深圳人口问题的源头是产业结构问题。深圳城中村为外来人口增长提供了庞大的容纳场所。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及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走出一条更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深圳低碳经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深圳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了深圳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8.
邓志新 《特区经济》2014,(12):15-17
深圳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必须大力发展湾区经济,而湾区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自贸区的建立,本文在论述深圳湾区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性和深圳建立自贸区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湾区经济与自贸区的关系,提出了构建深圳自贸区的设想和建议,对深圳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义工,是深圳慈善事业创新的一个缩影。1990年6月,全国第一个义工团体在深圳注册成立,2005年7月,全国第一部义工法规在深圳颁布。深圳形成了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义工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10.
深圳的发展经过了几次政府服务的成功转折。第一次转折是把地缘优势转到政策优势,是深圳经济的原始积累阶段。第二个转折是由政策优势转到产业优势,这解决了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深圳的城市功能。第三次转折是把产业优势转到环境优势,使深圳的城市生活环境更优美。深圳经过三次转折后已经由小渔村发展成了经济繁荣、体制先进、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初具规模的大都市。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在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深圳政府又在努力实现从环境优势到制度优势的转折,以便把深圳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这次转折实际上是深圳从开放改革排头兵到统筹发展的转折。本文以罗湖区为具体个案,论证了深圳在这四次发展大跨越中,关键在于政府服务的四次转折。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于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网上出现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有的人说深圳不行了,有的人为深圳倾情辩护,好不热闹。坦率讲,深圳有没有焦虑情绪?当然有,毕竟818先行示范区的巨大蛋糕刚刚专项派发过来,喜庆气氛还在延续,突然就冒出经济困局的消息,这当然有点不协调。焦虑归焦虑,我更关注的是,在焦虑背后,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818关于先行示范区的重磅文件不但给深圳描绘了恢弘前景,也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我认为,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困局,深圳更需要把顶层文件精神与深圳基本市情紧密结合,在冷静分析深圳未来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找到实质性的战略突破点,实施有效突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再创辉煌。什么是深圳的战略突破点呢?我概括了  相似文献   

12.
何杰 《特区经济》1995,(4):29-30
<正>一、深圳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立足点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深圳证券市场自1990年12月1日开始集中交易的四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规模上已发展成为立足华南、辐射全国、初步国际化的证券交易中心。证券业已成为深圳第三产业的龙头,在深圳唯有证券市场可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全国性市场。 然而,从横向比较而言,深圳证券市场与国内其他市场特别是上海市场相比较,其发展势头明显减缓,与上海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在1993年以前,深圳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是全国的股票交易中心,1991年深圳股票成交额5亿,上海17亿,1992年深圳为343亿,上海仅248亿;但1993年情况发生逆转,上海达2480亿,深圳为1280亿;1994年上海达5734亿,深圳为2400亿。在国债市场的发展方面,深圳的差距更大,1994年交易额不足上海的2%。 分析起来,导致深圳证券市场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光靠深圳本地的力量难以与上海抗衡,无论是在行政地位、人文背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还是在中央的战略措施转移上,深圳都不是上海的对手。譬如说,由于深圳是  相似文献   

13.
推进产业创新的一个根本任务:重塑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90年前后,几个具有相当规模和知名度的国际高技术企业将其产品的制造工序移至深圳,加上本土的少数民族高技术企业的诞生,开始了深圳产业创新的历程,从此,深圳走上了一条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创新道路,这一产业创新已经为深圳创造了近10年的产业优势。深圳高技术产业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在产业化水平上都已拥有了相当的基础,但是,其发展的局限已开始显现。推进深圳产业创新,需要以重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6月26日,深圳正式发布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媒体密集报道了深圳前海的战略定位、规划策略、产业导向、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人口规模、投资规模、土地整备建设时序和实施建议,这标志着深圳前海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着力前海,这是深圳在城市快速崛起之后谋求凤凰涅槃的战略之变,这是深圳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大格局之中创新锐变的跨越之举,这是深圳在全球经济反弹复苏之际抢抓历史机遇的增长之极。  相似文献   

15.
正深圳已经建成的2400公里城市绿道,成为了"百公里"的主要线路。在24小时内,参与者们从深圳的西南端走到东北端,穿越深圳的日与夜,去细细观察这座自己生活着的城市。"昨天晚上打车回家的时候,出租车司机说我们‘吃饱了撑的’,不过最后他还是问我们拿了磨房的网址,明年他也想吃饱了撑一回。"这是走过"深圳百公里"的skyflyer在磨房网上的留言。"深圳百公里"是由磨房网论坛发起的徒步穿越深圳活动,至今  相似文献   

16.
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在深圳已彻底成为过去。8月4日下午,深圳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上半年“效益深圳”综合指数108.18%,同比上升3.33个百分点。这标志着深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初见成效,也标志着全国第一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效益的统计数据在深圳正式  相似文献   

17.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参与一所大学的建设应该说是一大幸事,而笔者1984年从上海来到深圳,亲身参加了深圳两所大学的建设,见证了深圳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尤其是从1992年起就参与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发展的全过程,笔者觉得更是幸中之大幸。13年来,在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8.
20年沧桑一瞬间,深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实现了功能转变的四次飞跃,城市功能定位每5年上一个新台阶:1980~1984年深圳建成中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第二个5年即1985~1989年,深圳转变为中国的综合性经济特区;1990~1994年,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的经济性城市;1995年至今,深圳成为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按照城市的一般发展规律,未来5年,特区人将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化国际性城市,这种专业性体现在深圳将在未来10年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科技城、物流中心城市和现代金融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19.
澳洲"国家租房可负担计划(NRAS)"政策有效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该政策能否移植到中国以及可能的移植效果值得研究。本文利用澳洲房地产基本面数据,引进国家制度参数和城市指数,采用合成控制法,用澳洲城市构造中国深圳。通过对比真实深圳和虚拟深圳房价走势,判断NRAS政策在中国深圳实施对房价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如果深圳引进NRAS政策,深圳房价将出现小幅波动趋稳态势。在"房住不炒"背景下,建议深圳引进NRAS政策来平稳房价。  相似文献   

20.
深圳资信评估萌发于各专业银行的贷前调查制度。金融业务市场化的发展,导致了寓于各专业银行内部的分散型评估制度的建立。1992年以来,深圳人民银行加紧酝酿在银行业全面推行资产风险管理,从而产生了在深圳成立超脱于各专业银行之外的统一的资信评估机构的迫切要求,于是由人民银行牵头,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合资兴办的深圳资信评估公司应运而生、显然,深圳资信评估除有和异地资信评估机构相同的共性目的外,还有为深圳银行业资产风险管理配套服务的特定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