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于洛寒 《时代经贸》2012,(22):100-100,102
我国的纺织业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丰裕等有利条件,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各国该行业竞争力的加强,尤其是在资源、成本、技术、贸易政策等方面优势的确立,使我国的纺织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如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下降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我国纺织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地位?本文拟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两个理论优劣的比较,利用竞争优势理论特别是波特的五力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应该把纺织业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建议。最后对我国纺织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一直具有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要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要靠竞争优势。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来培育和创造竞争优势,提高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我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春燕  孟民 《当代经济》2005,(11):62-63
一、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状况 我国的纺织产品主要以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出口地,在这些地区销售纺织产品不光包括中国国内的同行业,还包括这些国家的本国企业以及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因此我国纺织业现有竞争对手众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一直具有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要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要靠竞争优势.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来培育和创造竞争优势,提高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顾晓燕 《经济师》2004,(7):37-3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竞争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比较优势而言 ,更能体现产业竞争力。我国纺织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缺乏竞争优势。文章在分析其缺乏竞争优势的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5,25(3):49-5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比较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文章通过分析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寻找我国的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途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出发,在回顾和分析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中国在农业产业选择与农产品定位方面应积极培育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正 《当代经济》2006,(12):25-26
本文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出发,在回顾和分析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中国在农业产业选择与农产品定位方面应积极培育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江苏只有选择“立足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积极应对战略,方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动、率先发展。提高技术转换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主旨,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并通过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将江苏现实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努力促进劣势转化为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珏 《财经研究》2006,32(11):27-36
文章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采用比较优势定量分析方法,从中国出口产品“类”、“章”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1)从“类”层次上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强的状况,尤其是纺织品处于竞争力很强的状况,但从“章”层次上看,中国纺织品等产业并不都是处于强势竞争力状况;(2)尽管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状况处于一般状态,但却是朝着较强比较优势方向上升。文章认为在分析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时还应考虑在华外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纺织业贸易趋势预测与扩大出口政策性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虹 《现代财经》2008,28(5):70-74
纺织服装业作为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随着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宣告结束,我国纺织服装外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利用指数回归分析对未来两年我国纺织服装外贸的情况进行预测,同时针对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外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出口促进建议,显得尤为必要和及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岩   《技术经济》2010,29(12):36-40
本文基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现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这3个指标,利用出口数据评价方法,对我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整体产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原材料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而出口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很强;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还较低。  相似文献   

14.
Australi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extile and clothing (TAC) industries are analysed, using Balassa's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Vollrath's measures of competitiveness. The analysis based on Balassa's indices shows that Australia has a strong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in textiles and clothing as aggregate commodity groups, but there i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sub–categories of 'special textile products', 'floor coverage, tapestry etc', and 'fur clothing'. The analysis based on Vollrath's indices shows that Australia is not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with respect to aggregate commodity groups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Grubel–Loyd 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 was calculated for seven categories of textiles and two categories of clothing. The results show a rising trend in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ome of these categories of TAC products, implying that Australia increasingly exports and imports differentiated TAC products. Australian TAC industries may look to further promote exports of their products in the global market through increas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improved quality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15.
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趋势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是否得到进一步发挥 ,是评价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与否 ,以及判断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能否增强竞争力 ,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通过揭示渐进式改革的逻辑 ,并实际检验了中国经济整体、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地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进一步减少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 ,通过专业化分工 ,中国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WTO时代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吴志婷 《时代经贸》2007,5(4X):108-109,137
本文通过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优、劣势的系统分析,提出我国纺织品贸易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将比较优势上升为竞争优势,并就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我国纺织品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康珊 《时代经贸》2006,4(12):20-21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纺织品面临巨大的挑战,屡屡遭受打击.本文以纺织品竞争优势为立足点进行分析,并以美国纺织产业升级作比较。指出由我国纺织品竞争优势的不足,分析其原因,促进纺织品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纺织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棉花。在纺织业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由棉花的净出口国变成最大的净进口国,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增长,并进一步凸显棉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以1978~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检验棉花生产、国际贸易与纺织业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模拟了在外部因素冲击下三者的动态响应态势。最后,从稳定纺织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本文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等方面对我国苹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从苹果产品质量、政府政策、产业化经营、苹果加工、产品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苹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