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学生只要付出真心,就能收获真心."这是江津区五中教师何捷从教36年的"秘笈".今年被评为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的何捷,在学生眼里扮演着"慈母"和"严父"的双重角色,在他眼中没有差生、问题生、优等生,对学生如同自己的儿女,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2.
《重庆与世界》2017,(30):33-33
在江津南部山区的清溪沟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却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她就是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罗祥梅.从教14年,她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一直保持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真心,用真诚和爱心浇灌着每一颗幼苗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重庆与世界》2017,(10):27-28
"我只是一位普通教师,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老师."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聚奎中学廖国荣用这句朴实的话语定义自己.从教19年来,她怀揣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真心,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用奉献书写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4.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系统紧密结合“两学-做”学习教育,倡导全区广大教师做政治坚定之师,不做随波逐流之人;做志存高远之师,不做得过且过之人;做遵纪守法之师,不做无视规矩之人;做崇尚科学之师,不做愚昧迷信之人;做仁爱友善之师,不做冷漠自私之人;做爱岗敬业之师,不做敷衍塞责之人;做廉洁奉献之师,不做争名逐利之人;做博学精业之师,不做误人子弟之人;做改革创新之师,不做固步自封之人;做为民务实之师,不做脱离群众之人.今年3月以来,江津区教育工委在全系统开展了“寻找‘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全媒点赞活动,吸引20多万人次参与.活动评选出的20名“十做十不做”好教师,集中展示了全区广大教师的大美形象,弘扬了教育系统的正能量.接下来,江津区教育系统将把争做“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当好学生引路人作为师德教育重要内容,与“两学一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江津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突出的大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2017,(30):39-39
江津中学作为江津区中学教育的翘楚,今年又走出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暑假里,被评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的张旺祥却仍然留在学校值班.他不仅带过5届优秀应届毕业班,更是江津中学初中部的人气教师.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祥哥”.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17,(30):34-34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李市中学王文看来,这是一名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的素质,也是孩子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这句他最喜爱的《唐史》名句,激励着他不断追寻历史教学中把历史课讲“活”.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7,(30):37-38
在新场小学,有这么一位教师常这样说:“一个班级就如一棵大树,作为班主任,我就是大树的树干,学生就是成长的树叶、枝干,他们从我身上汲取养分,向更高的方向不断生长.”她就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易永群.27年来,她望着孩子们踏着欢快的脚步进入校园;27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留在这里,照亮了山里孩子们寻梦的路.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世界》2017,(10):19-20
在石门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勤勤恳恳,带好每一个学生;她兢兢业业,生活工作不分家;她乐于分享,"老师的老师"是对她的尊称.她就是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陈燕.  相似文献   

9.
《重庆与世界》2017,(30):41-42
主动支教,她用脚步一遍一遍地丈量泥泞的乡村路;毅然转岗,她用10年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学区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刁家学校到聊月村小,投身教育18个年头,不变的是她用实际行动赢得孩子信任和依赖.她就是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刁家学校的“80后”教师周洪.  相似文献   

10.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17,(10):30-31
在江津区贾嗣镇崇兴场,一说起小学教师刘圻福,乡亲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不管是先天缺陷,还是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她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今年被评为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的刘圻福,参加工作已经36年,为了让山里的娃有书读,有学上,她扎根山村小学,甚至连爱人深受重伤,也没时间照顾,36年如一日安心从教,带着学生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1.
在新场小学,有这么一位教师常这样说:"一个班级就如一棵大树,作为班主任,我就是大树的树干,学生就是成长的树叶、枝干,他们从我身上汲取养分,向更高的方向不断生长."她就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易永群.27年来,她望着孩子们踏着欢快的脚步进入校园; 27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留在这里,照亮了山里孩子们寻梦的路.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两湖陕、云贵川”教师发展共同体“一花六瓣”的战略构想,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在征求市级主管部门意见基础上,经过首批14个创始成员单位校长反复研讨达成共识,由綦江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筹备,决定成立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 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核心圈含巴南区、江津区、合川区、铜梁区、潼南区、綦江区、黔江区、长寿区、璧山区、南川区、大足区、荣昌区、武隆区、万盛经开区等14个区教师进修学校.“一花六瓣”是指以重庆为核心圈,吸纳重庆周边湖南、湖北、陕西、云南、贵州、四川部分教师培训机构,一起组建缔结重庆与“两湖陕、云贵川”一市六省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同心圆.  相似文献   

13.
国学教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给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自2007年开始便在学生中开展经典国学诵读活动,2008年成为重庆市首批100所国学试点校之一,2012年12月获“江津区教委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国学教育)”称号,2009年以“大同颂国学经典诵读”在江津区滨江之夏闪亮登场,开创了农村小学国学节目到江津区进行专场演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7,(30):35-35
一位80后,参加工作不到11年,却拿到了颇具“含金量”的区级、市级、国家级等奖励50余次,用一张接一张红灿灿的荣誉证书,为职业生涯添加了精彩的注脚!她就是今年被评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的杨霞.  相似文献   

15.
郑瑞红 《理论观察》2004,(4):130-13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话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要锤炼语言,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6.
杨亚萍 《魅力中国》2012,(32):134-134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学会“做数学”,发展学生的能力,获取积极的情感价值观。(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兴趣是“做”好数学的前提。(2)多种感官的有机活动是“做”数学的核心。(3)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做”数学的重要方式。(4)“做”数学时注意的事项。在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是一方面教师口,上传授.教育学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对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在行动上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语行动必须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言传身教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发生变化,我们应该给教师的角色赋予什么样的定位呢?总的来说,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了。大学教育是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前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大学教师应当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教师应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做学生心灵的倾听者、灵魂的引导者和精神生活的关怀者,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课后要开放自己反思与研究的空间,努力做一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认为教师要具有爱心、耐心,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真正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不仅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与世界》2017,(30):29-29
身为“80后”的李蕾老师,在江津区实验小学,被孩子们尊称为“蕾妈”.从教16年来,有激情澎湃,细润漫浇,也有无所适从.但更多的是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让她坚守心中的爱,坚守梦想不离不弃,给予她不竭的动力,沿着这份事业不断攀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终身学习及学习化社会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国外已经出现了“教师教育”到“教师学习”的研究转向,但是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提出和研究。基于这一背景,本文提出了“教师学习”这一研究主题,其首要目的是期望能真正对教师的学习做一卓有成效的深入探讨,密切关注并实际切入这一研究领域,以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学习”。“教师学习”不仅要求关注和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更要体现和发挥教师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主动性,从而避免被动、消极、无用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