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胃溃疡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所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对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78例胃溃疡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效果较佳,总有效率高达89.7%。结论基于胃溃疡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常规性基础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胃镜检测结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128例儿童由专科医生及护士相互配合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黏膜做HP感染检测。结果 128例患儿中,慢性浅表性胃炎62例(48.44%),十二指肠球炎为30例(23.44%),消化性溃疡36例(28.13%),其中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复合型溃疡为8例;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十二指肠球炎中检测到HP感染,而且在十二指肠球炎检出率最高。结论儿童胃病中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儿童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8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四联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及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再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7%)与对照组(78.0%)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1%)与对照组患者(80.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浓度、胃动素浓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为14.6%(6/41),对照组为26.8%(11/4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显示,患者首次胃出血量、是否接受内镜手术治疗、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胃溃疡病情发展是影响胃溃疡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重要因素。结论消化内镜手术联合药物四联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对改善胃动力学指标、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均有良好效果。而胃溃疡出血患者再出血受到其治疗方式、胃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溃疡病情分期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及其引发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过检测分析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与吸烟程度、呼吸系统感染、教育背景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EV1、FVC、FEV1%、PEF%等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病的因素有多种,为减少该病的发作,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这样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针对其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该组患者中认为心理护理有利者占51.4%(18/35),基本恰当者占45.7%(16/35),有害者占2.9%(1/3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促进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生殖道感染现状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生殖道内分泌物标本,掌握每例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结果 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分离出病原菌127株,G-菌占30.7%,G+菌26.8%,真菌42.5%;所有患者对于感染途径和预防感染认知率最高分别为不良卫生习惯(81.9%)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52.8%),最低分别为母婴传播(13.2%)和夫妻同治(22.2%)。结论生殖道感染以真菌感染为主,提高患者较低项目知晓率的认知度,转变其生活习惯,提升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从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行为,探讨影响大学生饮酒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干预大学生不良饮酒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1032人,采用问卷式调查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该校大学生饮酒率为79.6%,男生为93.4%,女生为65.7%。不同性别、专业、经济情况饮酒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饮酒原因节日喜庆占53.6%,与同学朋友同饮占84.5%,饮酒种类啤酒占75.4%;饮酒场地与人员是饮酒量多少的主要因素;醉酒率为43.1%。结论大学生饮酒行为普遍,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饮酒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2010年至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行胃镜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并讨论其预防策略,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2010年至2012年行胃镜检查的患者59524人次,通过1min尿素酶检测,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结果在各年龄段中HP的阳性率不同,呈现HP阳性率随年龄上升而增高的趋势,而不同胃部疾患HP阳性率亦不同,其中阳性率较高的有溃疡疾病、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各组两两比较(除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饮食及饮水习惯、家庭人员数、居住条件、养家畜等五个方面(P〈0.05)。结论上海市杨浦区行胃镜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与溃疡病胃癌等发病关系密切,须重视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生态学理论下多模式教育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生态学理论下多模式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理状态[结核病污名感受量表(TSS)、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ASAS-R-C)]、生命质量[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TB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方案的满意程度;出院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ARS)]。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PTGI、RS-14、ASAS-R-C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T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患者探讨分析致病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后出血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有关原因及具体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造成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妇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为了有效降低出血率,需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对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1]。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用至临床护理中对加速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ICU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其的有效预防分析研究。方法从我院抽样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7月诊治的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64例,对这些患者均采用回顾性的历史病况研究。结果64例患者通过我院专业医师的合理医治,痊愈的患者高达53例(占总数的82.81%),感染得到缓解的患者7例(占总数的10.94%),感染恶化的患者3例(占总数的4.69%),感染死亡的患者1例(占总数的1.56%)。结论通过分析可知,掌握ICU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是相当有其必要,能够为日后的治疗及其预防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头位难产的因素及临床护理手段,为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及降低母婴并发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患者2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为头位异常,占74.1%(215例);产力异常的患者占12.1%(35例);产道异常的患者占13.8%(40例)。在本组资料中行剖宫产的患者占72.4%(210例),正常分娩的患者占27.6%(80例)。对于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要包括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等。结论头位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应及时正确的对引起头位难产的原因进行判断,并实施适当的护理手段,以减少头位难产对母婴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双腔导管留置所需护理方法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两组,均留置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对其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如出血、血流障碍、感染的总例数计算发生率,比较双腔导管使用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高于常规护理组(25%),置管时间仅180d左右,明显短于对照组(272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双腔导管放置的长期血透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卫生指导,注意透析前的导管护理、透析后的封管护理,及时处理出血、血流不畅通、感染等并发症,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双腔导管的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治前护理、术中积极抢救以及术后饮食、心理、健康指导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归纳30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相关治疗及护理案例,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套扎术后静脉曲张症状减轻或消失,且术后均未出现再次出血症状;所有患者中5例(16.7%)术后发生胸痛,无出血、感染等其他并发生发生。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结合优质的护理措施,对于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破裂出血明显有效,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急救治疗体会。方法2007年1月~2012年l2月,我院急诊科近几年来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92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实施急救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经治疗后治愈87例(75.0%),无效29例(25.0%),共死亡22例(19.0%)。结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症状,应针对患者做到早期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提供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5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5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和精心系统的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满意,均达到临床痊愈而出院,无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中心新加入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共5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随访观察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情绪、社会角色、运动等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营养状况、心理健康、社会角色等各项相关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8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模式组)每组各41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的HAD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HAD量表两个方面≤7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较佳,在消化内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要点与经验.方法选取灵山县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8例行气管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完善的救治和精心护理,采用GCS预后评分标准,患者GCS评分15分以上17例,占29.31%.除3例(5.17%)继发脑疝后死亡,1例(17.24%)植物生存外,其余均经抢救治疗后病愈出院.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要点关键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有效湿化气道,及时扣背吸痰,尽可能减少呼吸道损伤,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促进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