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不仅削弱了小城镇的功能,难以获取规模效应,而且使小城镇的发展缺乏弹性,并加重了农民负担。合理确定小城镇适度规模的综合指标,并乡建镇,并取得政策性力量的支持,乃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山西小城镇建设的成就与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表现在:一是积极管理,强化措施,稳步推进,为小城镇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布局趋向合理,规模逐步扩大,小城镇总体功能逐步显现。三是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设施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四是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小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小城镇各项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六是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的发展是关系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中仍存在缺乏特色经济、产业结构趋同、乡镇企业布局分散、集聚效应差等问题。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域特色的专业镇,适度扩大小城镇规模,培育乡镇企业集群,增强小城镇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作为城乡之间的联系纽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火车头”,另一方面又是中心城市向农村辐射的“二传手”,是大农村与大城市市场衔接的“中转站”。重庆市小城镇建设需要多管齐下,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制约重庆市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庆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制约重庆市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约束、结构约束、市场约束、素质约束和转移约束。应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多样化经营和联合经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高度重视小城镇的规划、规模、资金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要精心规划,优化布局,改革户藉制度,扩大规模,多方筹资,解决资金问题,依据环境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城镇适度规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不仅削弱了小城镇的功能,难以获取规模效应,而且使小城镇的发展缺乏弹性,并加重了农民负担.合理确定小城镇适度规模的综合指标,并乡建镇,并取得政策性力量的支持.乃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小城镇人口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展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扩大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以推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增强其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应将三峡库区小城镇及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庆市城镇体系大格局,并赋予其“固本强基”的地位,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高,以集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益,以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发展动因 ,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原则及目标构想 ,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 ,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最后 ,从行政区划、土地流转、融资渠道等角度 ,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建议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