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薛大兴 《经济师》2002,(9):283-283
中原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 ,自投入开发建设以来 ,累计征用土地 10万多亩 ,是河南省的用地大户。如何管理使用好这些土地 ,是摆在油田土地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石油企业用地现状石油工业同其他产业相比较 ,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特点。1 用地面积大 ,占地具有不可选择性。石油企业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点多、面广、线长” ,石油形成的不可选择性 ,导致了开采占地的不可选择 ,井位不能挪位 ,不能选择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上服从地下”。2 土地污染 ,损毁土地不同程度存在。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伟  杨书国 《经济师》2009,(5):283-284
作为胜利油田难动用储量板块的石油开发中心,经过自2003年以来的快速发展过程.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成本原油开采之路,并实现经济可持续性良性循环。文章通过阐述石油开发中心的油田特性、成本特性与构成、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做法与效果、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等,对胜利油田难动用储量原油开采成本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曙光油田以稠油为主,具有油藏类型多、开发特征差异大的特点.自1983年投入规模开发以来,通过开发效果配套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现了曙光稠油的高效稳定开发.对曙光油田开发开采配套技术进行了总结,明确了"十一五"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油田企业控制成本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得华 《经济师》2004,(5):294-294
一、现象与结果的背离引发的思考1 .油田企业一线生产工人开展节约“一滴油、一滴水、一度电、一付手套、一团棉纱”的活动,提高了一线生产工人节约成本的意识,起到了一定效果。2 .油田企业各单位之间进行内部核算、模拟经营,基层单位也按成本项目的构成进行指标分解,进班组,到个人,起到的效果也很明显。3 .每年的研发费用的加大和较好的研发投入产出比,为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相当的效益。但问题是,近年来油田企业的吨油成本却节节上升,职工不理解、企业领导也在困惑。由此引发了油田企业的决策者们对此问题与现象的思考。国外石油大公司…  相似文献   

5.
绿色管理:展现管理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兆  刘同起 《经济论坛》2002,(12):37-37
绿色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传统的企业管理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生产经营中只考虑经济效益和经济成本,而忽略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大量采用“三高”(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性利用、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消费者生活质量的隐形损害,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绿色管理思想开始萌芽,生态农业、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增强。80年代以来,绿色经济席卷全球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世界绿色产品市场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邯钢模拟市场核算机制的创立与发展□王洪仁魏立田邯钢作为全国学习的典型,其经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邯钢从1991年以来,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的发展过程。认为,邯钢这一机制推行六年多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建立了七大保证...  相似文献   

7.
张文辉 《经济师》2000,(12):67-68
一、传统管理模式从 2 0世纪初期 ,泰勒首先在美国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 ,西方先后出现过法国费尧的“行政管理” ;德国威柏的“官僚体制” ,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 ,以及后来的“系统权变”理论等众多管理学派及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都产生于工业化社会和工业经济时代 ,都基于这样一种假设 :只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和使用资源 ,不断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 ,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 ,企业 (所有者 )就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这种假设成立 ,剩下的问题就是企业内部诸资源的调配使用和管理。传统管理模式正是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及单…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SL油田围绕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两化融合”提升方案,组织开展了“四化”管理模式建设,并根据油田生产模块和运行优化方案,提出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丰富了精细成本管控方法,促进了油田企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作为基层生产单位,不但是产油大户,同时也是成本消耗大户。自开展效益评价以来,该区科学地将此应用到生产当中,及时发现高成本情况,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使低效高成本区块治理取得明显成果,油田整体开发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面向市场 面向未来 打造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油田是我国东部一个大型油气田 ,现有职工 73858人。“九五”以来 ,面对企业重组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油田实施“知识补充型→能力提高型→市场需要型”人才战略 ,探索企业重组形势下培训管理新模式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 ,引入ISO1 0 0 1 5国际标准 ,构建新型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推动企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一、适应市场需要 ,实施人才战略 ,实现了培训工作的跨越式发展1 .组织知识补充型补习 ,提高员工素质 ,实现人才战略的第一步目标。“九五”初期 ,油田低于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工高达 1 2 1 36人 ,占职工总数的 1 5 .6 % ,实际技…  相似文献   

11.
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特点,投资计划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克服成本上升、投资紧张的困难,胜利油田结合自身实际,在原有投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计划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油藏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圆庆 《经济师》2011,(4):291-292
中原油田濮城油区开发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储层内流体分布更加复杂、零散。文章以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为例,研究分析油藏开发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定性及定量分类评价,以及采取的开采回收具体措施和收到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生产对象及生产经营过程都有着显著的特殊性,在原材料涨价、外部竞争激烈以及老油田产量递减带来的成本压力情况下,油田企业成本压缩的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引入全新成本管理模式成为提高油田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海外河油田是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田,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开采阶段,水驱油效果越来越差.近年来,以全面加强注水开发管理为中心,不断深化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优化调整注采结构,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资产在石油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石油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以及资产管理的需要,将油气资产做了严格的界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核算及管理制度。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资产管理上要求与国际接轨,但现行的石油企业管理模式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实际工作中,油田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除了要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环节,还要从降低各项费用人手。油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原材料的消耗、辅助材料及节能等项的严格管理与核算,使成本降低来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加强管理来降低管理费用的支出,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单井效益评价是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将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运用,融入油田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指导生产经营各项资金投入的科学决策,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才是最终的目所在。其主要用途归纳为:增强经营指标分配的科学合理性。在地质对单井配产、配工作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张虎平 《经济师》2009,(5):208-209
2006年年初,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本着“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科学管理”的后勤经营管理理念,以保障生产、服务一线为重点,以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生活质量为切入点,全面推行了“专业化管理、宾馆化服务”后勤管理模式。文章结合三年来“两化”管理在生产一线运行中的具体做法、管理运作、推广应用以及取得的效果,充分展示其在一线生产中的后勤保障作用,展示“两化”管理这一文化品牌在油田建设、和谐家园中的积极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继东  李彩凤 《经济师》2000,(9):164-164
太钢炼铁厂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 ,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年进步 ,多项指标创本厂历史最好水平 ,生铁成本明显降低 ,2 0 0 0年上半年生铁成本为90 7.3 6元 /吨 (内部模拟市场价 )。本文总结和分析近年来尤其是 2 0 0 0年上半年太钢高炉降低生铁成本的生产实践。1 998年以来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 :高炉利用系数由 1 998年的 1 .92 0 t/ m3 d提高到 2 0 0 0年上半年的 2 .0 3 6t/ m3 d,比 1 998年提高了 0 .1 1 6t/ m3 d;入炉焦比由 1 998年的 4 5 0 kg/ t降低为2 0 0 0年上半年的 4 0 8kg/ t,比 1 998年降低了 4 2 kg/ t。生铁成…  相似文献   

18.
花蕾 《经济研究导刊》2013,(19):139-139,14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安装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施工方式、资产结构、资金运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给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按照常规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需要财务部门与经营开发、工程计划、施工生产等部门紧密配合,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抓住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考核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周红山  曾兆法  张明晋 《经济师》2002,(11):286-287
近期 ,笔者通过对某物资站招待费开支情况的调查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原因 ,提出今后应加强招待费管理的一些看法。一、存在的问题1 .招待费开支上存在有“三高”。一是高递增。近三年来 ,年开支分别为 94.8万元、1 2 4 .5万元和 1 4 5 .8万元 ,平均年递增 1 7%。二是高比例。近三年开支分别占预算外收入的 31 %、32 %和 30 .9%。三是高费用。某月开支 1 3 .5万元 ,其中每餐开支 1 0 0 0元以上 2 0 0 0元以下的2 0张 ,2 0 0 0元以上 30 0 0元以下的 1 3张 ,30 0 0、40 0 0、50 0 0元以上的各 1张。2 .招待费使用上存在有“三多”。 (1 )接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施工方式、资产结构、资金运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也给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按照常规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需要财务部门与经营开发、工程计划、施工生产等部门紧密配合,结合生产活动的实际,抓住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分析等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