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群、比较优势与地区经济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与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通俗的说,产业集群是由相同、相近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某地,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共同构成的群体.我国部分地区产业集群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体制外"发展而逐渐形成,都经历了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再到产业集群的过程.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地区持续竞争力;如果某地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则面临资源被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吸走,经济增长困难,甚至负增长的窘状.下面我们将对这个问题进行经济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承红 《企业活力》2005,(10):22-23
<正>一、目前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现状1.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中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的指令性计划以及从战略后方的意义上考虑建立了一些“三线企业”(如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等),但这些都是不完善的企业网络,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实际上形成对周边地区没有经济辐射力的“飞地”。2.西部地区已出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随着西部大  相似文献   

3.
“一个企业发展得再大也是孤掌难鸣,带动更多的环保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才能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全球经济中,一国欲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扎根于国土上的中小企业集群。现在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江苏省苏南地区,尤其是吴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并成为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经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核心企业而形成的关联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型核心企业带动配套型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产生的群体效率、低交易成本是打造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反过来,在实施地域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推动大型核心企业的形成,并担当创造企业品牌乃至地域产业品牌的重任,以提升集群声誉和知名度。由于大企业网络创新能力强,创新者的利益能更好地实现,而且创新力更持久、更具有集成优势,所以由大企业网络带动的现代产业集群比传统的产业集群更具有不可动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存在的形式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家提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力量结构体系及运行规则,它是研究产业集群问题的核心。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在前人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共生”的观点引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中,给出共生性产业集群的概念度生存条件,构建一般性共生性产业集群结构模型并对其组织模式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共生性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中小企业集群引人注目,但人们对广东中小企业集群的演化机理缺乏完整的研究和理解。本文从广东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出发,根据集群形成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外生型”、“原生型”不同模式形成的机理,认为广东虽然引入外资产生了“外生型”集群,但仍然是根植于本土的“原生型”占多数。本文还探讨了广东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些园区由于技术、人才的高度集聚,被看作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酵母菌”,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不同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和企业间联系方式各不相同,其形成模式也大相径庭。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研究其形成模式应根据具体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够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基于国内外产业集群形成的实证研究,本文将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归纳为市场推动模式、企业衍生模式、地缘内生模式与外来移植模式四种。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优势明显 一是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国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显示,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我国的现实是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将永远占绝大多数。扶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将比扶持单体的中小企业更有效率。企业集群所形成的地区性规模经济.在国际上比较出名的如意大利的瓷砖、大理石、服装、家具、花岗岩、水龙头等小企业集群劳布在不同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在我国许多区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由于产业集群能够为集群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较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加速知识的转移扩散,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集群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为集群内企业的学习创造了一种社会文化环境。这个环境就是马歇尔所说的“产业空气”,这种产业空气使得集群具有了平等合作创新的网络化特征,这种网络一方面为集群内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了包括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诸多面对面知识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作为传统产业的天津市纺织产业一度陷入困境,因此,纺织产业整体搬迁,重新布局,形成产业集群。本文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理论框架,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新钻石模型”,对重新构建后的天津纺织产业进行了效应分析与集群竞争力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就是一些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因现实的利益存在着相互密切联系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协作生产程度高、联系密切的区域性企业组织网络。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细致的专业分工要求产业集群朝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创造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环境,做好规划工作,建设专业市场,通过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区域化、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等特性。产业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合理解释,也是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和不断完善的推动力。通过产业集群的有效培育和发展,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种目标。不同主体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的目标不同,其思路也不同。政府在全面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过程中,主要是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方式来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就是一些从事相同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因现实的利益存在着相互密切联系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协作生产程度高、联系密切的区域性企业组织网络.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细致的专业分工要求产业集群朝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创造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环境,做好规划工作,建设专业市场,通过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企业集群是小企业为谋求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企业组织形式。现代小企业集群的企业组织形式,已不仅仅是马歇尔、熊彼特和埃德加·胡佛等提出的“空间聚集”企业群范畴。“特征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结构”形态的凸现日益淡化着空间聚集的特征。不同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由于小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小企业集群这样的经济组织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根据文化产业的“创意”属性的强弱,可以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如下类别: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经济价值和时代意义。文章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和现状为例,论述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智力机构等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归纳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是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产业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最后提出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来看,我国目前的地方产业集群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主要以本地力量为依托,依靠自身企业聚集、孵化、发展而形成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和主要来自FDI在特定区域的聚集,依靠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复制而形成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