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是商品房还是社会保障住房? 按照改革的设计初衷,我们要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即在住宅商品化的过程中鼓励发展普通商品住宅,这一政策目标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大量以经济适用为特征的普通住宅开发是靠政府还是靠市场,政府在住宅市场的作用是什么?政府社会保障住房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李英 《价值工程》2011,30(21):126-127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有效办法,但是目前的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本文首先解读经济适用房政策,分析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不健全使得住房保障资源缺乏累计倍增效应,最后得出必须建立政府优先回购经济适用房政策实行内循环。  相似文献   

3.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一直以来就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余姚市房管局通过调研发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在操作中存在以下几大难题:一是优惠价格购买经济适用房仍超出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部分困难家庭买不起;二是不能自主选房,给部分购房家庭带来了生活不便,增加了生活成本;三是政府统建统售,运作成本高,遗留问题多,政府压力大;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住房作为我国住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将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住宅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经济政府层面对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SPSS统计软件对杭州市申购经济适用房居民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杭州市居民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消费心理,以期为政府合理定位经济适用房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的博弈分析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我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和住房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几年经济适用房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大量问题,如擅自改变用途、弃购或违规出租,这些现象完全与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初衷背道而驰,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百姓住房的重任,其地位无可取代,但就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几年的成效和现状来看,结果不容乐观。本文从现行政策的价格管制手段和住房补贴的效率两方面分析了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认为现行政策有必要做出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8.
住房救助即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其主要内容应该是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向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如何运作好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及分配.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适用房的产权与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虹  张智 《中国房地产》2006,(10):66-68
我国《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一定年限后,方可按市场价上市出售;出售时,应当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收益。具体年限和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相似文献   

10.
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核心,经济适用房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成效。现今经济适用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保障方式单一,只售不租。本文提出在BOT模式下考虑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即经济租赁房。并根据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以特许权期作为政府的决策变量,建立了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问题,从而得到了特许权期的最优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频 《上海房地》2014,(4):60-60
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在实施过程中问题不少,很多省市已停止执行经济适用房政策。主要问题有:一是经济适用房没有实现其政策目标,真正的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很多高收入者混进了购房者的队伍。二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标准失控,每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已成家常便饭,甚至某些项目的复式户型住房已达到每套150平方米。三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12.
近日,出台的《余姚市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实施办法》付诸实施,标志着余姚市开始实行购租并举、货币直补的经济适用房政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适用住房: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经济适用房,为何会广受诟病?经济适用房的社会保障作用怎样被扭曲?经济适用房何去何从?本刊特约请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撰文回答经济适用房的相关问题。包宗华指出,这几年我国出现的许多突出问题,不是住房制度有问题,而是执行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抓住解决好住房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为了抓住关键,包宗华提出了必须解决建设80%经济适用住房“瓶颈”的意见和办法。而这些观点,都是以前没有人提过的。相信这些包宗华自称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新提法”,会对我国的经济适用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对外宣布政府抑制房价的七项措施,其中经济适用房建设成重要组成部分。措施还规定,允许部队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利用自有居住用地自建经济适用住房。这一措施将自2003年来就停建的经济适用房重新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5.
房价高涨的市场结构及体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住房保障制度滞后造成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政府推出经济适用房的目的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在住房保障尚未形成制度化,缺乏相应的财税、金融政策,政策性住房采用市场化生产方式的情况下,经济适用房的建造中开发企业利薄,地方政府无收入,对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建设缺乏积极性。土地资源有限,政府尽量将土地分配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2010,(8):41-41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贷款实施细则》。根据《实施细则》,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贷款额度是根据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的产权人以及经济适用住房共同申请人,可分别计算住房公积金可贷额度后累加确定。  相似文献   

17.
双周信息     
《楼市》2007,(16)
政策国务院:购买第2套住房政府将收回经济适用房《楼市》综合消息普通商品房中的一部分经济适用住房今后将彻底变回政策性住房。8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今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每套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北京经济适用住房新开工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左右。据了解,在今后4年里,北京经济适用房供应总量约1200万平方米,也就是平均年供应量300万平方米,这将占到北京新增住宅总量的近一半。北京从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至今三年多的时间里,始终保持旺盛的购买需求,这说明经济适用住房符合普通购房者的需求。这几年大力的建设,不但带动了城市面貌的改善,而且使广大居民的总体居住房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政府为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的健康,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从建设、购买到管理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现状 自2007年10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若干意见》颁发至今两年以来,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地方政府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投入力度和建设规模加大,各地享受廉租房政策对象有所扩大,经济适用房供应有所加大,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原先住房保障力度小且前景不明背景下市场房价与居民收入拉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日前,郴州市以870元/平方的价位公开出售一批经济适用房,这批住房位于郴州七里大道西侧的惠泽园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内。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小区,是郴州市委市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市民办的一件实事。去年,惠泽园小区共建了750套经济适用房,目前还有129套还没有销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