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珠三角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构建以深圳、广州为双核,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双轴,整合珠三角9个城市创新资源的“珠三角创新圈”,为推动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和地方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市,不仅华侨众多,自古以来还以人才辈出闻名中外。依托深厚的传统教育文化底蕴,江门市近年来成功走出一条教育强市之路,在珠三角产业升级中抢占了人才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刘畅 《现代乡镇》2011,(6):108-109
在“十二五规划”里,中国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之首。珠三角作为全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改革实践先锋,必然要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为珠三角的社会与经济转型开辟崭新的道路,也为珠三角的相关企业带来历史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郭绯 《特区经济》2006,(2):58-60
珠三角是目前中国城中村问题最为集中和严峻的地区,城中村出现以来,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真正执行或真正有成效的并不多,政府制定的法规似乎对城中村问题“失灵”。  相似文献   

5.
陈勇 《河北经济研究》2006,(9):19-19,26
珠三角是在广东省处于龙头地位的经济板块,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被经济学家们称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二极。为了深入了解珠三角的发展经验,按照预定计划,我们京津冀发展研究课题组一行三人,由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带队,于本月18日出发到珠三角进行考察。第一站到广州,于19日先后同广东省发改委、经贸委、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局以及广州市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深深感到,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确实名不虚传;为了加快珠三角的发展,广东省的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工作思路更给人启迪、令人深思。广东省的同志们介绍,广东省对珠三角的工作指导上,现在实际上是在“小珠”、“大珠”、“泛珠”三个层面进行的,正是由于工作思路的不断拓宽,才确保了珠三角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台经济引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源。有学者预言,未来10-20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其他异军突起的城市群,将继续担当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引领中国经济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王东 《珠江经济》2004,(5):34-35
“珠三角补钙”最近被屡屡提及,缺钙是骨子里的问题,也是成长不全面才引出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全球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但改写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影响到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谈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不谈珠江三角洲,而“顺德制造”正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卉 《改革与战略》2009,25(11):72-74
从“微笑曲线”模型可知,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的附加值是不同的,两头高、中间低。文章从这一角度分析,认为珠三角恰恰是位于“微笑曲线”的谷底。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珠三角必须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章提出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珠三角经济区对“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 1.“技术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主要以零部件加工密集型或组装为主,这些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且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强,已经形成高科技企业中大部分也是以外商投资为主。虽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具有很强的竟争力。但是,珠三角地区的低端制造业优势是建立在中国简单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0.
据传媒报道,在2005年和2006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中,“珠三角”增幅分别落后“长三角”20多个百分点和30多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