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性。协同创新是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内外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联合创新行为,其中,创新要素是协同的基础,多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行为是协同的根本。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从中观层面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从微观层面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涉农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呈现出创新基础条件逐渐改善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投入总额和创新产出规模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以协同创新为主导并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进行创新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涉农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经费投入均与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的创新模式更能促进其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因此,应加大对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研发经费的投入、支持涉农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研发机构,使涉农企业尽快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四川广元市16家涉农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情况不容乐观。企业不仅普遍存在创新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还面临成果转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等问题。为了提高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政府除了制定措施吸引并留住科技创新人才外,还应该实施产业链扶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认定和保护,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企业间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和关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及“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指示精神,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新业态的新型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助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辽宁省农科院积极探索“1+2+X”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模式,开创覆盖全省的农业开放协同创新服务新局面,为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手段,对实现农业科技的资源共享、协同研发、成果扩散、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就要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素养,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和创新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升级,农业企业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基地,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应积极营造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逐步建立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努力培养现代农业企业家的科技创新精神,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自上而下分析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而解析并构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包含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度支持、农业产业层面的价值驱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技企业层面的发展推动以及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拉动四个方面,形成了从宏观制度→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和消费者需求有机统一的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链构成要素和数字化农业经济循环系统与价值链主体的协同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由农业生产数字化和消费数字化构成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围绕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农业配套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农业价值链延伸产业数字化发展三大战略模块构成。农业数字化转型要构建"环境—网络—主体—要素"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包括营造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环境,优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价值创新网络,增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主体间协同创新能力,强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我国处在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对推动农村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但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应该从建立创新协同机制,加强科技转化、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政策体系等方面实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目前辽宁省农业企业科技现状出发,总结了目前全省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类型。通过对四家农业企业的实证分析,找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功经验,最后提出我省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及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提升农村科技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阐述省级科研单位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即选派科技副职模式、农业基地示范模式、院地科技共建模式等六种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与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大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插上科技的翅膀"是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目标导向和国际化"双循环"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北大荒集团要深耕"藏粮于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切实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牢记"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给链提供持续的强劲科技动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之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手段和目标。文章旨在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和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背后的成因与制约因素,以期为以高校新农村研究院为抓手、从科技引领和支撑的角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该文从协同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对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实地调研,采用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的机理、模式、作用和困难问题进行了梳理。[结果]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与理念协同3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支撑。但目前各级政府对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的作用地位还缺乏充分认识,存在财政支持不到位、技术推广激励与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整合各方科技创新资源,构建起各类主体跨界协同、不同技术集成应用、创新资源全链配置、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财政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持续投入,改革高校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与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环境、农业科技资源经费投入、农业科技人才储备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4个方面构成综合层,向下分16个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综合评价重庆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得分为81.08,为2级水平,其中农业科技人员流失比例较大,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结论]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及提高资源配置环境是提高重庆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浪费严重和农业科技活动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人才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以及农业科技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是影响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增量改革,而是涉及多方面的存量改革尝试和具体实践。总结4年多来三地农业协同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制约瓶颈,有利于把握农业协同发展现状,揭示三地农业协同发展的切入点,进而为实施有效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重大背景,重点采用文献综合分析、专家调研访谈等方法,梳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开展的多种活动和项目对接内容等,提炼了区域农业协同发展中呈现的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指出未来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以体制机制协同创新为保障,加强顶层设计; 以科技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推进科技与农业紧密结合; 以市场协作为导向,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以生态建设协同为前提,提亮农业发展底色。[结论]可为探索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非公有部门的农业科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非公有经济,引导非公有部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存在诸多因素阻碍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因此消除障碍促进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研究,是当前国家、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家、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一些有利于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促进非公有部门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从而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界定协同创新基础上,提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从农业经营体系的要素、活动、协同模式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协同创新。采用模糊评价法从要素协同、活动协同、模式协同对协同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7.
荷兰国土面积狭小,且长期受水患侵袭,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荷兰在农产品出口、土地生产率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有人称之为“荷兰的农业奇迹”。而支撑这一奇迹的,正是荷兰高度发达的农业科技。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和鼓励创新的农业企业,支持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2012年初,荷兰政府宣布正式启动为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荷兰中小型创新企业设置的“创新基金”。该基金总金额高达5亿欧元,其拨款期限截至2015年,旨在方便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加快创新项目发展以及促进高科技转化为造福人类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此外,这也离不开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公司(提供交易平台)和农业种植者四方面的紧密合作。他们共同制定农业协作项目,使农产品从科技创新到最终摆在百姓餐桌前的这一过程,成为一个井井有条的产业链,推动了荷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北京、上海及天津三大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通过DEA-Tobit两步法模型对三大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大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不同的变化,且差异较明显,技术市场发育程度、农业技术引进与吸收能力及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影响。最后,从农业科技投入、技术市场培育、农业企业的培育、农业技术的引进吸收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等角度提出促进三大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因为农业的特质,在农业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化过程中有着更高的风险,导致其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下降。探索建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有利于金融资本的加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培育优秀的农业科技企业,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许颖 《山西农经》2022,(17):150-152+179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对农业科技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有赖于农业文化的繁荣,同时农业科技给农耕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既共荣共存、互为表里,又相互制约、相互融通。我国现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协同融合、互通共荣的核心环节和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