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数字产业带有鲜明的技术进步外部性特征,通过生产网络对各产业部门形成的技术溢出是推动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性技术进步和成本加成的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技术进步网络传导的机理和数字产业与非数字产业技术溢出的异质性,进而利用两区制空间自回归估计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进步及数字产业渗透所带来的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全球数字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1.69%,而通过数字产业渗透所提供和吸收的技术溢出效应分别为2.95%和0.97%;(2)中国数字产业的自身技术进步速度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为全球生产网络提供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在推动全球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不同数字细分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产生技术溢出最多的产业;(4)数字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绝大多数数字产业提供的技术溢出大于吸收的技术溢出。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考察数字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效应与企业集聚定位决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知识溢出在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损失的风险.其正负效应的发挥左右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借助Klaus的模型.在分析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技术接近性与空间局限性一起促进了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分析了知识溢出正负效应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从知识溢出联合创新效应、知识溢出时滞和企业成本敏感性三方面考察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部技术获取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之一,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将外部技术获取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溢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0年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外部技术获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国外技术引进和FDI技术溢出具有不利的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影响,而FDI技术溢出具有负向的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在国内技术购买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在FDI技术溢出影响我国制造业专利申请量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第二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等构成因子,作为度量东道国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门槛”效应的关联因素;并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外资研发强度作为门槛效应因子代理变量,进行两两子样本间的内生门限回归。结果证实:我国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门槛”效应关联因子,各区域不同的“门槛”阀值跨越决定了各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吸收的成效;中国作为东道国对于FDI的技术创新溢出吸收仅在其发展水平低于两者互动阀值时有效,且这一消化吸收关联效应随着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的相对FDI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威胁形成而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0个子行业2005~2019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同时,本文通过对不同渠道下的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渠道的技术溢出对制造业总体及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贸易溢出的影响不显著,FDI溢出抑制绿色生产率的提高,ODI溢出对绿色生产率有较强促进作用,但每种渠道技术溢出对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大对外投资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6.
制度环境作为约束区际互动的因素对于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构建了空间溢出影响产业演化的路径体系,探索制度环境导致空间溢出产业间非均衡性的作用机制,以剖析制度影响区际经济关联的微观基础。基于中国地级地区4位数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地区间会通过“水平关联”“技术关联”与“投入产出关联”三条路径实现空间溢出,但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较差的制度环境会削弱溢出效应。制度环境通过信任机制影响区际互动,对于不同溢出路径具有差异性的调节作用。技术关联和投入产出关联溢出依赖于企业间的密切互动,显著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水平关联溢出并不一定依赖于企业间互动,受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较弱。高技术复杂度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具有密切技术相关性和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间协同机制,因而要求优越的制度环境支持,由此,在制度环境影响下,空间溢出在不同技术复杂度的产业间表现出非均衡性。本文结论暗含“产业促进政策悖论”:致力于促进本地发展的政策很可能因为扭曲制度环境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中国推进转型发展与区域协同创新需要降低区际经济互动的交易成本,设计和建设规则透明、信息畅通、政策公平的正式制度是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R&D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Jaffe的技术相似性理论认为,R&D溢出应包含两个过程: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显性溢出和通过技术相似性产生的隐性溢出.使用以上理论构建了R&D溢出模型,并检验外国R&D溢出、我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外国R&D溢出对我国的制造业生产率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但对以后年份生产率提高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外R&D溢出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R&D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Jaffe的技术相似性理论认为,R&D溢出应包含两个过程: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显性溢出和通过技术相似性产生的隐性溢出。使用以上理论构建了R&D溢出模型,并检验外国R&D溢出、我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外国R&D溢出对我国的制造业生产率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但对以后年份生产率提高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而技术创新则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科学评价安徽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意义。本文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采用CPM方法并结合技术转移吸收能力指标,从产业转移的视角,着重评价了安徽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转移吸收能力,结果显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而轻纺和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安徽省制造业技术转移吸收能力不强。最后文章认为,在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机遇下,着力加强制造业各行业对技术转移吸收的投入力度,充分引进、消化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要素,是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0.
踏着春天的脚步,来自全国各地机械工业战线的同行们再次相聚京城,共商行业大计。经历了政府机构改革、科研院所和企业改制的深刻变革之后,大家议论的话题仍然只有一个:上下同心,奋发图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这是历史赋予机械行业职工的重任。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强国富民之本。装备制造业又是工业之母,没有装备制造业,其它行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装备制造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没有装备制造业这一载体,高新技术就无用武之地。装备制造业还是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是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地区现代化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常做法。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科技创新开始成为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动力。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当前迫切需要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 从被动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到主动走出去寻求技术, 从利用后发优势到采取先发战略, 从创新与创业脱节到产学研一体化, 从追求 “大而全” 到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网络的战略变迁。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与美、日比较,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品。人均占有水平还是技术发展、技术装备制造、经济效益、整体实力都存在着根本差距。通过中、美、日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对借鉴先行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加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常态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政策支持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税收优惠、政策性融资、政府研发补贴投入3个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4年15年的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数据,创新性的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弹性系数分析方法研究3种政策支持方式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促进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开始对汽车产业的涉足,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这使得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呈现了耦合的态势。尽管在制造、售后等环节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在产品开发、智能制造等环节,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产业耦合理论,我们将两个产业的耦合程度,按照由弱到强的关系,分为无耦合、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四个阶段,本文将通过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数据,对二者的耦合程度、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全面研究,以便达到为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找到可行路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必须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限制,即国有经济成分的多少代表一定的社会属性的观念,让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组织形式决定行业的各种经济份额比例,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各尽所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并且北京市的一般机械制造业生产技术传统,组织形式落后,只有用现代的光电技术进行改造,才能提升行业的层次,而信息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则需通过非国家资本提升行业的生产技术和集中度,至于医药行业则需通过国家资本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行业集中度,这样才能提高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