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倾销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它是国际贸易自由化在矛盾中发展的产物。“规避”则像反倾销的孪生兄弟,只要采取反倾销措施,就有发生规避行为的可能。“规避”是指反倾销规避,即一国产品在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或行为;而反规避即是指进口国为限制国外出口倾销商采用各种方法排除进口国反倾销税的适用而对该种行为给予相应救济的法律行为。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之一,一直是反倾销这种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使用方,因而在反规避方面也采取了诸多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欧盟的原产地规则一直以“复杂多变、深不可测”著称,1989年欧盟对“欧洲作品”进行定义的条款更将其原产地规则向服务贸易领域推进。有学者曾较高地评价了该定义条款的前瞻性和有益性。全面阐述了该条款的内容、作用与影响,并深入分析该定义条款与相关产业促进措施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欧盟的这一尝试是否应被构建WTO框架下新型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的计划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原产地规则协议》共分4个部分,由9个条款和2个附件组成。当各国修订或实行新的货物原产地规则时,就应遵守本协议的有关条款。为履行该协议规定的义务,中国应修订现行的原产地规则,使其与协议的要求相符。下面,本文将对《原产地规则协议》相关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一、制定《原产地规则协议》目的是协调各国的原产地规则,  相似文献   

4.
原产地规则是各国或地区为了确定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法定国籍"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它最初产生于国别贸易统计的需要,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却逐渐成为一国给予另一国特惠待遇或实施数量限制的判定依据.为了回归原产地规则设立的初衷,WTO 对世界各国原产地规则进行了统一的协调,本文拟对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杜兰莎 《时代经贸》2008,6(1):93-93,95
原产地规则是各国或地区为了确定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法定国籍”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它最初产生于国别贸易统计的需要,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却逐渐成为一国给予另一国特惠待遇或实施数量限制的判定依据。为了回归原产地规则设立的初衷,WTO对世界各国原产地规则进行了统一的协调,本文拟对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一、WTO反倾销价格可比性规则(一)适用于市场经济体的反倾销价格可比性规则WTO《反倾销协议》第2条以"倾销的确定"为题对适用于市场经济体的反倾销价格可比性规则作了规定。概括而言,该规则要求WTO成员方反倾销调查机关将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与其正常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前者低于后者,则可认定倾销存在。  相似文献   

7.
原产地规则及其在WTO法律框架内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 ,原产地规则日益成为推行国家经济政策、实行贸易保护的工具。本文从分析原产地规则的贸易影响入手 ,着重研究了原产地规则在 WTO主要领域应用时将会产生的冲突和争议。最后分析了我国适用原产地规则的现状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楚 《广东经济》2016,(1):49-53
TPP规则使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 美国建立泛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简称TPP),深层次的原因则是WTO规则已很难体现美欧自身优势,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则成为最大受益者.因此,美国希望通过TPP谈判重建新国际贸易规则,新贸易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原产地规则谈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美国国内市场,美国坚持在北美自贸区内使用原产地规则,要求从棉纱开始,服装制作的全过程必须在TPP成员国内加工,以避免中国等国从TPP获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是符合中国原产地规范产品打上的一种产地标志,是货物进入国际流通领域的“经济国籍”,它是世界各国进行贸易统计的依据。由于我国的原产地认定标准过低、产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价值的“实质性改变”不易确定、“中国制造”的认定管理不严、转口贸易出口量较大等原因,造成了“中国制造”当中存在着许多虚假成分,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不少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原产地证书的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增加附加值,营造自己的销售渠道,使得“中国制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造。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的规则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 《经济师》2006,(5):15-16
判定一个纳税人是否为本国的税收居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一个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家来说,只有确定某纳税人是本国的税收居民才能对其行使居民管辖权,因此,判定纳税人的居民身份是一国正确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前提。其次,一国与他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只适用于缔约国一方或缔约国双方的税收居民,所以,只有判定纳税人是本国的税收居民,该纳税人才能享受本国或对方缔约国在协定中提供的税收利益。文章详细剖析了自然人居民身份认定的国际标准及我国自然人认定的具体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该领域至今没有一套统一的普遍使用的国际规则,干扰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国际社会就为制定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努力,但由于原产地规则涉及各国的重大利益,迄今为止成果甚微。在概括了原产地规则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回溯了原产地规则协调工作的历史进程,并对协调原产地规则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对原产地规则协调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参与及回应原产地规则协调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的日益发展,国际贸易中原本仅为贸易统计而诞生的原产地规则逐渐演变成了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原产地规则对加工贸易方式中的产品"倾销幅度"的确定和对"倾销损害"的确定都具有至关成败的影响;在反规避调查中,原产地规则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应在未来的原产地规则中引入反倾销和反规避的内容,借鉴欧美反规避法和原产地规则中的相关内容,利用好这一游戏规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与双边价值链关联存在倒U形关系,优惠原产地规则能够通过提高出口产品本地化含量、优化区域内中间品配置效率有效促进中国与缔约国双边价值链关联的提升;但过高的限制程度也会提升企业利用优惠政策的成本,进而对双边价值链关联产生抑制效应。相比一般性原产地规则,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协定之间规则异质性和协定内部规则异质性两个维度,对RCEP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及其价值链影响进行了拓展分析,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原产地规则设计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证明某个公司以低于其“正常价值”向国外出售产品,并且倾销性进口导致了对本国工业的“实质损害”或存在实质损害的威胁,该国可以对进口征收反倾销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将“正常价值”定义为商品在本国或第三国销售的价格。和保障措施一样,实行制裁的国家必须证明对本国产业产生的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是由进口倾销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根据美国贸易法的条款,多年来在反倾销问题上中国一直被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的。这就是说,美国商务部在决定一种中国进口商品是  相似文献   

15.
FTA中设定原产地规则的目的是防止贸易偏转,使得优惠税率能够真正为协议双方服务。但是在贸易实践中,出口企业为了满足原产地规则必须额外支付一定成本,相关成本的增加会抑制出口企业利用优惠关税进行出口的行为,某种意义上原产地规则已经成为了一种隐秘的贸易保护手段。基于产品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原产地规则限制指数与出口的关系。结果显示,原产地规则的存在会削弱FTA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这种削弱作用在边际优惠程度小的行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只要世界贸易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化,存在歧视性或差别待遇,那么原产地规则就会继续存在.原产地规则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在货物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服务贸易地位的不断提升,原产地规则逐渐被引入服务贸易领域.我国通过CEPA的先试先行机制以及与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但有关原产地规则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还应不断加深和拓展.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平衡,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秩序,在我国服务贸易难以接受全面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我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只能在适当的贸易保护条件下进行.制定和实施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是一个可行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只要世界贸易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化,存在歧视性或差别待遇,那么原产地规则就会继续存在。原产地规则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在货物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服务贸易地位的不断提升,原产地规则逐渐被引入服务贸易领域。我国通过CEPA的先试先行机制以及与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但有关原产地规则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还应不断加深和拓展。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平衡,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秩序,在我国服务贸易难以接受全面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我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只能在适当的贸易保护条件下进行。制定和实施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是一个可行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解读WTO原产地规则——其产生、影响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现行世界贸易组织原产地规则的产生及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原产地规则的建议,以使其在充分发挥区分产品作用的同时,减少它作为贸易保护措施而对国际贸易造成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正>书名:《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问题研究》编著者:厉力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9-10161-4出版时间:2013-12定价:26.00元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区和原产地规则的产生、演进、发展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世界主要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做了全面梳理,将其分为北美模式、泛欧模式和印度洋模式三种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原产地规则的立法特点及适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书详细论述了我国  相似文献   

20.
为规避欧美的特保措施,化解出口压力,我国企业应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把中低端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东盟。为此,我国企业应了解东道国的原产地规则、资源供应情况、配套产业、外资政策和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