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婷婷 《中国广告》2009,(1):38-40
2007年,爱马仕(Herm é s)诞生170周年,进入中国市场10N年,也是第一条爱马仕丝巾面市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三个整数,爱马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锦绣梦想”的独特展览来演绎多年来品牌如何以独特的方法发展了这条来自中国的丝线,并表达对丝绸永恒的赞美。这个以鲜橙红、字母H及丝带为标志,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奢侈品公司,潜心历史、哲学、艺术和鉴赏,作为奢侈品里的异类,爰马仕甚至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奢侈品公司”,在爱马仕,创意,跨界高于生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品牌》2010,(4):74-76
一向以内敛、沉稳形象出现的老牌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在2010年的春天要有一个大胆的举动:它即将为中国市场创立一个全新的品牌—"上下",这能否加快爱马仕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李凌虹 《中国品牌》2011,(8):104-106
在这场平民化设计运动中,爱马仕保住了"品味"的元素,维护了奢侈品牌及其VIP顾客岌岌可危的自尊,继续傲居顶级奢侈品品牌的贵族地位。 2011年伊始,爱马仕(Hermès)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因为法国平民建筑师杜利·芒泰尔,  相似文献   

4.
2010年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有两个中心词:复苏,中国。虽然以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和市场规模,中国还无法一力承担左右全球奢侈品市场命运的重任,但一场金融危机在加速这一进程的同时,也愈发凸显中国的重要地位。于是,有了爱马仕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新品牌,有了普拉达史无前例地向世博“致礼”系列,  相似文献   

5.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可能的同时,也正面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的尴尬。打造出中国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6.
上海滩传奇     
作为被国际时尚界认可的来自中国的第一个奢侈品品牌,Shanghai Tang(上海滩)需要的不只是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还有真正国际化的运作  相似文献   

7.
夏欣欣 《中国市场》2011,(23):144-145,159
我国已进入奢侈品的消费大国,然而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奢侈品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洋品牌,从中却难以寻觅本土奢侈品品牌的身影。本文首先分析了奢侈品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方式,比较了国内外奢侈品品牌,指出了我国奢侈品品牌的弱点,并在此基础了得出了打造我国奢侈品品牌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日,阿玛尼旗下奢侈品品牌Emporio Armani在华网上商店正式启用。这是继GAP、骆驼之后,又一家进军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9.
刘铭 《商场现代化》2010,(20):39-40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也需要拥有一批本土奢侈品品牌。本文通过研究奢侈品的营销现状,进而对奢侈品如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得到一些关于建立奢侈品品牌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同时为现有奢侈品品牌的管理者提供方向与加强品牌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熊莉 《成功营销》2011,(2):74-76
走,去二线!这已是众多奢侈品品牌们对待中国市场的共识。的确,中国二线城市奢侈品市场这块金矿正待发掘,办法还是一个——读懂消费者。  相似文献   

11.
品牌延伸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奢侈品品牌的诱惑力则更是让人无法抗拒,但是不当的品牌延伸却往往会毁了整个品牌。在营销领域中,品牌延伸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而奢侈品品牌在品牌延伸时所遭遇的问题,却少有人关注。本文浅析了奢侈品品牌在品牌延伸时所遭遇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5月4日,尚扬媒介(MEC)发布《中国二线市场奢侈品消费者杂志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富裕人群数量占据中国富裕人群总数的48%,且其人均奢侈品销售点数量已与纽约、芝加哥相当。奢侈品品牌的下一波增长将会在中国的二线城市中出现。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奢侈品市场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活跃着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发展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成为目前奢侈品市场的主要任务。国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多数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年活跃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发展历程也极具代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4R理论及其应用,并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归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征,并用4R营销理论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中的常见营销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财富》2014,(2):54-57
从上游的原料供应到下游的零售门店,爱马仕多年来一直秉承内生性的增长策略,其超过75%的产品都是在公司内部完成生产,可谓是整个奢侈品行业里最“独立”的品牌。在不断做大整体规模的同时,这也充分解释了爱马仕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净利润率不仅比上市之初提升了约14个百分点,还显著优于LVMH,即便是拥有更高盈利能力的轻奢品牌Coach,也不是其对手。  相似文献   

15.
陈晓燕 《广告大观》2011,(4):105-106
据高盛投行在201O年年底的预测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潜力巨大,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并在未来三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也开始放下身段,四处寻求新的增长机遇。继国际奢侈品品牌阿玛尼在中国开起首家网店之后,多数国际大牌把目光投向高端B2C专业网站,企图快速占领这一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6.
《网际商务》2011,(2):53-53
作者第一次涉及一个话题:“奢华爆炸”(Luxeplosion),它如何以及为何能够震撼整个亚洲市场。 身居要职的人手提最能代表英国文化的知名品牌巴宝莉背包(Burberry),较低层次的管理眷心满意得地佩戴着劳力士手表,而大学生则追崇和一代球王同名的运动鞋品牌菲拉格慕(Ferragamo)。和纽约和巴黎相比,中国香港拥有更多的古驰(Gucci)和爱马仕(Hermes)专卖店。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如此迅速,  相似文献   

17.
王琰 《环球供应链》2005,(3):136-137
“中流身份,贵族感受”一族似乎正在形成之中.而这恐怕正是奢侈品品牌对中国的信心来源。  相似文献   

18.
练生春 《新财富》2008,(2):124-125
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流下,中国富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理所当然。TOP MARQUES展会带入中国的,就是一种新时代潮流的“奢侈品精神”——高端、时尚、精美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理念。盛磊认为,继炫耀需求与商务需求之后,中国用于生活消费的奢侈品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中国品牌的奢侈品也在尝试着走向世界。他相信,“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会一步一步地走入成熟。”  相似文献   

19.
杨宁 《广告导报》2006,(3):74-75
随着中国高收入人群的队伍不断壮大,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牌开始进驻中国,跑马圈地,但其中也不乏高调进入,低调退出者,毕竟中国奢侈品市场起步晚,市场架构不稳定,增加了商家对市场的营销驾驭难度。2005年11月,国际珠巨头欧陆之星钻石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品牌——致力于优质切工钻石全球推广的TESIRO,怀揣着对中国珠宝市场的野心,收购国内强势珠宝牌通灵翠钻有限公司,成立通灵珠宝(中国)有限公司,以“TESIRO通灵”作为品牌名,瞄准中国珠宝市场定位的空缺,迅速破冰,奏响了中国品牌运动的第一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从2010年起,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年均增速达到了18%。 随着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能量的不断释放,各大奢侈品品牌都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