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时,投标人依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分别报出综合单价并以合理最低总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费用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几部分组成;报价书要用《清单计价规范》中统一格式编制。  相似文献   

2.
综合单价计算表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达 《基建优化》2004,25(4):34-34,39
由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由原静态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管理模式。对分项工程已完成的工程量比其在工程量清单中原定数值发生增加或减少时,如何根据综合单价计算表确定工程价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所谓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承包人依据发包人(按统一计价项目、统一计量规划、计量单位、规定格式)提供的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并由此形成的工程价格。从2003年7月1日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国有资金和以国有资金为主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市场计价模式,即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招标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行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工程报价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工程单价的竞争,强调工程单价的事前确定性。这就要求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也从过去事后控制模式改为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深入推行,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新格局,把工程计价的权利完全真正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如何加强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已成为影响工程量清单计价健康运行的又一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风险识别预测和风险分担等方面着手,就如何防范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崔洁 《民营科技》2012,(12):295-295
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清单计价规范》)发布以来,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种新的计价模式,已经在招投标和工程发承包活动中被广泛采用.受此计价模式改革影响的有:投资者、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筑工程设计、监理单位、施工企业等,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应当是投标人,也就是投标中标后的建筑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3,(8):171-172
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安装领域的招投标活动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招标模式,在电力安装市场逐步建立了"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背景下,针对电力施工企业完善报价体制、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防范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岩 《价值工程》2014,(8):114-115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有效的提高对于造价的控制能力,提高工程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是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本文对于施工企业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概述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有形市场,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建设工程承包市场行为更为规范化、法制化,为建设工程项目在市场中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提供了有力保证。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计价形成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按照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规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统一设置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和项目名称,每一个项目编码只能对应一个项目名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34):64-66
本文将对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高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尽快定制合适的企业定额,并且单价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1.
面对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即将加入WTO的新的挑战,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以及国家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的实施,作为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依据《定额或指导价)和计价方法应该有所改革。即改变传统计价定额的表现形式,实行项目计量单位综合价格(简称“项目综合价格”),以实物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相乘累计之和直接计算出工程造价。这种与国际上习惯计价办法相类似的计价方法的实施,标志着工程造价改革的重大突破,也为建筑产品价格改革奠定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项目综合价格为计价依据,有利于建设单位自主定价,施工企业自主报价,以科学、合理、规范的计价依据由甲、乙双方签订固定单价合同;其二,随着招投标的进一步改革,有利于在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出具工程量清单,施工单位填写投标报价清单,直观地计算工程造价,简化招投标关于工程计价方面的程序;其三,加入WTO势在必然,采用项目综合价格的计价依据和计价办法,有利于适应改革发展以及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5-2003)自2003年7月1日实施以来,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同时也表明,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真正驶入国际惯例的轨道,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以后,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代理机构,依据有关要求,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将施工所涵盖的招标工程全部建设内容,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措施以统一的计算单位列出数量清单,投标人则完全依据现行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市场状况、风险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的综合单价与价汇总价,进行投标报价.  相似文献   

13.
一、新的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市场的变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给建筑市场带来的具体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淡化了工程标底的作用,工程标底不再是工程招投标中评标的直接依据;清单中工程量的风险由招标人承担,而价格风险是由投标人承担;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统一了工程量计算的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14):48-50
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招投标方式,为了与国际接轨,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势在必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使招投标人风险共担,降低了投标人的风险,同时责任分明又避免了日后的纠纷。这种方法便于实际操作,减少了误差出现的机率。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建筑、安装、市政等多种行业。本文重点研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拟建工程的施工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考虑风险后自主报价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深入推行,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新格局,把工程计价的权利完全真正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如何加强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已成为影响工程量清单计价健康运行的又一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风险识别预测和风险分担等方面着手,就如何防范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析变更项目综合单价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普遍存在,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对变更项目计价,如何确定与调整变更项目综合单价一直是承发包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提出不同变更状态下的综合单价的确定原则与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深入推行,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新格局,把工程计价的权利完全真正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如何加强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已成为影响工程量清单计价健康运行的又一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风险识别预测和风险分担等方面着手,就如何防范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弥补了传统计价模式的缺陷,摒弃了传统计价模式漏洞所造成的麻烦,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以其采用综合单价形式、合理分担风险以及平等竞争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广泛应用。文章论述了工程量清单在电力工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罗敏 《价值工程》2012,31(25):54-56
当前套用上世纪90年代各省份出台的房屋修缮定额是建筑加固改造行业较为广泛的一种计价模式。但由于定额适用性上的各种原因,该种模式的计价行为存在较大的局限。此外,在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大环境下,我国在加固改造工程领域的计价还未落实工程量清单计价,影响着加固改造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准确性及有效性。本研究以采用工程造价计价控制原理编制企业定额,运用既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本思路,形成了加固改造工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该工程领域的合理计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