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问题上的体制性冲突日益凸现。一方面,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为地方政府的失范行为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农地转让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给地方政府侵权行为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失范行为又强化和扩大了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的消极影响:地方政府寻租行为严重侵害农民利益,违法用地导致土地闲置浪费,过度干涉导致农户承包经营权更加残缺。我们必须打破计划经济的制度框架和思维定式,不失时机地进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尽快实现土地国有、农户永佃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是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由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农地利用状况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基本制度稳定的前提之下,不断创造出新的制度供给,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政策导向下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及相关制度,以促进农地产权制度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这不仅阻碍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且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的根源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缺陷是集体所有权的模糊性和农户土地产权的残缺性。从总体上来说,完善农业经营制度的关键在于进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农地产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强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他们在农地产权制度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农地制度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阶段农地制度不明确,严重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此着手,重新构建我国的农地制度,实行农地国有化、产权农户家庭化;农户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废除对农民的一切苛捐杂税,减免西部农民的农业税,财政转移支付全部用于农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地制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物期权”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引入它来分析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局限,并提出政策建议。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的保障仅仅是通过风险锁定机制来规避农业经营上的风险,而不是通过风险分散的办法来帮助农户转移风险,所以不是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另外,由于农地产权缺乏流动,使得当前的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农地的产权流转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并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褚伟强 《经济师》2009,(12):44-45
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国今天及日后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应遵循以下四奈规律:农地产权制度一定要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人为本,关注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然带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国各个地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条件和时机不可能一致,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不能一刀切;科技的发展不一定就引起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也可能是精耕细作、高产高效的小农业.  相似文献   

8.
健全合理的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不断地对农地制度进行革新探索,寻找最合适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农地制度的现状,并着重对如何进行农地制度创新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考察耕地生态环境,通过设立衡量耕地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用实证方法分析建国以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民生产活动中的行为选择以及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耕地的影响不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通过影响农民耕种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而影响耕地生态环境.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方面得到提升,更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形成农民良好的环境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两大环境变化,一是进入农产品供给结构性相对过剩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二是加入WTO后农业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农产品卖难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这两大变化迫切需要农业发展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高农业发展效率,首先要解决提高农地使用效率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农地制度创新,农地制度创新的选择,在于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一、农地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因 福建农业的资源禀赋表明,加入WTO,对于福建农业来讲,机遇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而土地制度又是这些基本问题的核心,它是农村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的基础。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股田制能够较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突出问题,这对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股田制应该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农地流转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农地托管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结合安徽省农地托管实践可知,农地托管符合农村发展趋势和农民现实需求,有助于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其通过建立契约、利益和技术联结保障机制、生产托管环节的统分结合以及提供具有系列性、全方位性和多功能性的服务,在农民增产增收、化解农业经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看,农地托管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引导、支持和规范。应以农民自愿、共同协商等原则推进农地托管,为农地托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将农地托管相关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和监管及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文章在分析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行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产生了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现实障碍.本文对新中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梳理,对不同阶段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补偿标准,而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公权力的无约束、土地生产要素功能的被忽视和农民权利的缺失.因此,今后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从上述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密化农业的人口压力已基本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诸多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一方面,合乎理论逻辑的农地流转与集中并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解除而大规模出现;另一方面,农地流转速率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有高度一致性。调研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进程遭遇到可流转农地的供给规模的阻滞,而农地控制权偏好以及可替代制度优势构成不同区域的农地流转速率差异的经济解释。文章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组织替代小农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马才学 《经济论坛》2006,(23):122-123
一、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农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1.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现行农地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形势的发展,它并不是中国农地制度的最优模式,其不足和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从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农村集体产权的主体有三种形式:乡(镇)、村、组三级,这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土地产权主体不利于农村产权的稳定,农民也形不成有效的、稳定的预期,必然降低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第二,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不充分、不明确,土地资源不能自由流转。经营权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使用权…  相似文献   

18.
杜明义 《发展研究》2013,(11):95-100
中国小农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形成了极强的路径依赖性,小农农地产权制度赋予了农民一定土地权益.但其不利于现代社会化生产,趋于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锁定状态.土地承包制实际是传统小农农地产权制度路径的回归,其在一定产权效率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土地承包制的产权制度约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推进农地产权的资本化改革,促进农地市场化、规模化运作是农地产权现代转变的根本途径.所以要推进小农农地产权制度的现代转变还须进行产权界定保护、政府职能转变、市场机制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保体系健全等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地委托代理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峰 《经济纵横》2002,(12):29-32
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地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复合的委托代理安排。我国农地制度运行的低效和失范直接导源于委托代理安排的缺陷 ,而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市场制度的缺陷。因此 ,摆脱委托代理困境 ,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的关键在于明晰农地产权 ,完善农地市场。  相似文献   

20.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 ,如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集体所有权名不副实、农民缺乏对土地独立、稳定和受保障的产权等。改革我国农地产权制度 ,可从界定农地产权、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土地产权界区、开展农地产权的市场化流转等几个方面入手 ,而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较长时间内可以是土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