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日益突出,伴随着井况的恶化,E31油藏的开发效果难以提高,递减控制难度加大。文章论述了自2002年实施尕斯E31油藏综合治理方案,加大注水工艺技术的研究与试验,从而改善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开发效果,实现高含水期油藏稳产开发。  相似文献   

2.
青化砭油田长6和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是近年来延长油区发现的较好的油田之一,也是延长油矿管理局上产的重点开发区块.为了研究资源潜力,改善目前的生产现状,动用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油藏数值模拟就是利用数值模型再现开发历史,分析开发矛盾并预测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因此,在对已开发油藏进行数值模拟工作之前有必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深刻剖析油藏的动态特征和开发矛盾,这有利于建立更接近于客观实际的油藏数值模型和调整拟合参数,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开发矛盾及现状提出合理的开采措施.全油田模型的可行性低,因此本文选取三个典型区块——姚280、姚229区(长6油层组),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并分析剩余油潜力,进一步加深对地质特征的认识,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政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屈策计  白江  冯全宏  梁峰 《价值工程》2013,(27):294-297
吴仓堡油区三叠系油层有长6、长8、及长9等开采层系,均具有低孔、低渗透、低压、低产等特征,一般不经压裂无自然产能,但是常规水力压裂改造后,单井产量低、产量下降快、油田稳产形势严峻,严重制约了三叠系油藏的有效开发。本文针对三叠系主力油层长6、长8和长9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吴起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水力压裂改造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低渗透、低压致密油层改造先进技术理念,以储层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体积压裂的增产机理及在吴仓堡油区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吴仓堡油区三叠系油层体积压裂的工艺设计模式,为吴起油田低渗透、低压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油田事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对油气开采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高。于是,油田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市场对油气的需求量,就必须要加大对油气进行开采的力度。然而,因大部分油田中都含有比较多的低渗透油层,且这种油层的渗透力也比较低,所以油田企业在对低渗透有层中的油气进行开采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面对这一情况,如何更为有效的对低渗透油层中的油气进行开采,成为了各大油田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将针对低渗透油层,对其的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精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利用隔夹层识别技术对厚层进行了细分,分析水井吸水剖面细分及剩余油监测资料,研究了厚油层层内分段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应用选择性补孔提液与精细注水相结合的配套技术挖潜层内弱水淹区剩余油,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渐深入,油井含水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综合含水高达94.24%,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控含水上升速率,挖潜剩余油已经成为油田增油上产的主要任务,补孔、压裂、酸化、堵水、换泵、调参等增油措施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中,补孔措施是挖潜剩余油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测试资料对喇嘛甸油田补孔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日益减少,开发难度日益加大,准确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对老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制定挖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杏一区井网重组示范区剩余油分布状况、类型和补孔技术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宗勇 《价值工程》2012,31(25):21-22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稠油开采难度逐渐加大,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正常开发,因此急需探讨新的开采技术来解决稠油开采难题。本文阐述了液压双作用无杆采油泵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应用现状以及效果,从而为稠油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吴昊  赵万春 《价值工程》2012,31(11):37-38
本文低渗油田吸水异常现象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主力油层和非主力油层在裂缝发育程度和含油饱和度方面存在的差异,形成了注采不匹配的矛盾。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地质剖面模型做数值模拟,进行定量研究,揭示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吸水异常机理。结果得出,裂缝发育程度差异是主力油层不吸水的主要原因。同时,含油饱和度,未饱和层、启动压力梯度、封隔段(不连通段)、射开程度等对吸水异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远小于裂缝(或高渗透条带)对吸水异常的影响。该项研究对油田注水开发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发建设的深入,石油开采难度逐渐加大,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开采效率,数字油田是以信息建设为核心,建立一个综合高效的数字油田信息管理平台,切实提高油田企业石油开发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油田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帮助生产分析人员及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油田生产情况,辅助制定生产决策和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区块油层渗透率低、注入困难、层间矛盾突出、含水上升快等问题,以提高采油速度为主要目的,开展现场试验,在剩余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转注、补孔、压裂、细分调整等技术手段,采取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对现有井网进行综合利用,努力搞好低产低注井、高含水井的调整挖潜,从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总结出了一套井网综合利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该区块的采油速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该区块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X油田Y断块是X油田的主要含油断块之一,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量化剩余油分布,提高产量,故采用工区多种资料建立目的层段的构造、地层、沉积相、岩石物理属性等资料,利用PETREL软件建模,综合分析动静态相关资料,完成精细历史拟合工作,确定该区块适合砂体规模的合理井距,统计分析模拟区目前剩余油分布状况,不同类型油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可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外河油田为注水开发的稠油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储层物性和岩性影响,注水三大矛盾突出,为改善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效果,针对多年注水开发后平面、纵向油层水淹不均特点,采用综合调整措施把水井分层注水、分段调剖和油井转注、堵水、提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堵水、调剖、提液和驱油综合功效,改善了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采的难度不断加大,含砂井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已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难题之一。各油田均存在大量的高含砂井。油井出砂的原因极其复杂,从开始钻井到采油、注水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出砂都有影响。而人为因素造成的油井出砂,应该尽量避免。分析油井的出砂机理,应用更先进的防砂工艺技术,提高防砂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地层压力是油田开发中的基础。真实的地层压力可以反映油田开发不同阶段的生产能力,而且是油田各种调整措施取得增产效果的重要依据。随着油田加密调整和稳油控水等重大措施的实施,油田产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发对象逐渐转为差油层和表外储层,层间压差逐渐增大。利用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来;隹确摸清层段压力分布状况以及进一步控制套管损坏速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历经四十年的开发建设,地下情况、稳产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油田稳产难度不断加大,资源接替的矛盾成为影响油田发展最为主要的矛盾,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实  相似文献   

17.
欢喜岭油田在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并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实现了欢喜岭油田低阻油层"水中找油"的突破,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同时也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文章论述了低阻油层成因和欢东—双油田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等要素。  相似文献   

18.
欢喜岭油田在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并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实现了欢喜岭油田低阻油层"水中找油"的突破,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同时也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文章论述了低阻油层成因和欢东-双油田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等要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精细地质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某区块二类油层的沉积特点和剩余油分布特征,认为二类油层剩余油仍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中,其次分布在有效厚度小于1.0m的砂体中,主要分为厚层顶部剩余油、层间干扰型剩余油和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剩余油进行聚合物驱的调整挖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勇 《科技与企业》2014,(15):275-275
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开采,油水井在地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井下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地层压降较大和注采失衡,工作液渗漏,导致冲砂作业的失败,这不仅对油层造成伤害,而且增大了作业成本。本文先简单介绍我国井下作业修井技术,再阐述油井清砂工艺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井下作业清砂修井工艺技术及其完善,希望能为采油厂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