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神经系统的严密观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25例,好转9例,转上级医院2例。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后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患有重型颅脑损术后外伤脑梗死患者21例进行治疗。结果 9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有所好转,2例患者植物存活,5例患者死亡;感染和多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有3例,癫痫持续状态导致死亡患者1例,1例放弃治疗死因不详。结论通过钙离子拮抗剂及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的观察治疗,可有效防治术后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ICU科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进行急诊护理。结果本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上述急诊护理后,未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才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将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以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初期均进行脑部CT检查,于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48h之内再次进行脑部CT复查。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开颅方法清除患者颅内血肿现象,若有需要应在进行开颅清除血肿的同时去除骨瓣进行减压,若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轻微或有特殊情况不易进行开颅手术,应进行保守治疗。结果患者经脑部CT复查以及各项检查后,有24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症状;72例颅脑外伤患者未出现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症状。24例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中,有8例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13例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去除骨瓣进行减压措施;3例进行保守治疗。结论患者若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应进行及时的诊断与处理,是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是否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DSA血管造影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在确诊后的治疗要点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针对性的给予术后护理。结果手术治疗后,有31例患者痊愈出院,7例好转,3例恶化,3例死亡,还有1例患者进行了对症的非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颅脑损伤手术治疗要注意麻醉剂量的使用,这是决定颅脑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要点与经验.方法选取灵山县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8例行气管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完善的救治和精心护理,采用GCS预后评分标准,患者GCS评分15分以上17例,占29.31%.除3例(5.17%)继发脑疝后死亡,1例(17.24%)植物生存外,其余均经抢救治疗后病愈出院.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要点关键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有效湿化气道,及时扣背吸痰,尽可能减少呼吸道损伤,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促进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急救治疗体会。方法2007年1月~2012年l2月,我院急诊科近几年来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92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实施急救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经治疗后治愈87例(75.0%),无效29例(25.0%),共死亡22例(19.0%)。结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症状,应针对患者做到早期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提供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的手术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42例治愈,25例为好转,3例为无效,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5.71%;术中4例患者出血量为200ml,术后3例患者发生鼻腔粘连现象,给予针对性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于入院24h内行颅内压监测,依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适时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对照组未进行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对照组3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死亡27例,病死率79.41%。试验组中死亡12例,病死率35.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并发VAP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势护理模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00.0%对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ICU并发VAP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脑水肿程度、格拉斯昏迷评分(GCS)以及格拉斯结果(GOS)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脑水肿轻度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的GOS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占因外伤而死亡的第一位,这种居高的死亡率除与患者本身的颅脑损伤有着重要的关系外,与患者伤后长期昏迷及护理不善所导致的并发症亦有相当重要的关系。行气管切开术可以防止其因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还可改善脑血管的缺血、缺氧,减轻水肿。因此气管切开的护理在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将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6例,所有患者常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采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结论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我科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83例和对照组(常规骨瓣手术)77例,术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普外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具体分析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包括合并其他疾病、药物因素、年龄因素、麻醉方式、手术操作以及心理方面等。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明显减少。结论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将尿潴留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护理效果满意,临床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115例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得到明显缓解,3例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喘息和轻微咳嗽,2例发生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护理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照组。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后2h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神经功能评分(SSS)及1周内的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2h观察组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伤后第7天观察组SSS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1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5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干出血患者45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45例脑干出血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病死12例,好转18例,治愈11例,另有4例患者由于其家属放弃治疗,而导致未愈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对脑干出血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做好患者的康复锻炼护理、并发症防治护理、脑水肿期救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等,能有效降低脑干出血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总结一般护理、饮食调护及情志护理等措施及其重要性。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转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结论在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同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病情、促进病情痊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应用颅脑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治疗112例,死亡18例,存活94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颅脑微创穿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对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严密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护理并发症,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