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研究方法是否适当、科学,直接影响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是促进或制约审计理论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水平上,审计相对落后予会计及其他相关学科,很大程度上也是围于方法论的落后与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2.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头等重要的任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是各省、市,各部门当务之急。建国以来,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由于长期存在“左”的错误,战略失误过多,使国民经济发生几次重大的曲折,教训是深刻的。现在,党中央已把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方针明确提出来了,这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路子。广州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宣传思想战线头等重要而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把“三个代表”真正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发展,也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总要求。对于宣传思想工作来说,一是要求我们把握住“三个代表”的精髓.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本身是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要求。因此,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在体现先进性上走在时代前列。我们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金融经济论的新阶段,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势在必行。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是不够的,金融研究方法论应进一步实现从金融分析到金融分析与系统综合的范式转换。复杂系统科学是实现上述范式转换的理论基础,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统一是关键。在金融分析与系统综合的新范式下,我们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金融适应效率与金融微观到宏观实现途径两大问题。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进有重大的启示,具体体现在货币金融内生性问题、金融生态问题、新范式下的金融资源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重大科学工程是我国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突破尖端技术瓶颈的关键抓手,是基于中国本土情境协同创新范式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类型。基于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的特殊语境,从网络视角出发,从微观个体层面切入,通过调研329个参研人员样本数据,对任务冲突影响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网络中参研人员结构嵌入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任务冲突可通过“任务冲突→群体关注→社会技能→结构嵌入性”链式中介路径显著影响参研人员网络结构嵌入性。研究结论对于厘清参研人员在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结构嵌入性前因机制具有重要理论贡献,可为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关系网络治理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以自然哲学为其方法论基础 ,以符合自然秩序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立了其经济学理论体系 ,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在其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形成了方法论内容上抽象法与现象描述法 ,方法论思维范式上的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 ,思考因素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二重性特征 ,这种方法论特征对其后世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思想的演变起到了很大作用。总结其方法论基础和方法论特征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经济史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最杰出的经济史学家.经济史研究在他们的经济理论体系中,既是方法论基础,又是基本内容.他们开创的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结合的研究方法,是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德国历史学派方法论的科学继承,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一次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对方法论的问题有了系统的研究,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创新政治经济学。这个道理大家自然都是明白的。然而,真正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做出学术贡献的,可谓凤毛麟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的刘永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纲要》,就是这样一部力作。研读全书,我认为这是一部很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著作。1.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作用与意义首先,方法论方面的研究与训练是提高研究者基本素质的关键。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正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各种约束机制的制约,中国经济史学处于“失范”与“规范”的动态变化之中.既有技术层面的约束,也有管理层面的约束,还有学界自身认识层面的约束,但这些约束机制的核心是方法论体系的更新.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史学的发展路径表明,中国经济史学应该突破既有的方法论体系,建立更为科学、更为规范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深刻阐述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历史性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具有丰富内涵和深邃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的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我国新时代“为何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展现了高水平的实践论、价值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互为促进、协同发力,为我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贡献了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理论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资本论》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十分科学的、完备而严整的方法论体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资本论》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资本论》的庞大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支柱。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这一方法,对于各门科学学科的建立、健全、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周元  王维才 《经济地理》2003,23(4):451-456
以我国高新区为对象,在实证分析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过程、模式、规律、各阶段的演进、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模型。然后,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即“二次创业”)的各种要素,建立了针对高新区在这一阶段转换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聚落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地方论”(简称中地论)这一揭示客观地域经济规律的理论,作为一种城市和市场区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中引进地理区位论首先是中地论,把中地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论,对促进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水平向着精确化和理论化深入,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的一个经济流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以“纯产品”学说为核心理论,以魁奈的经济表为主要代表作,视农业为财富的惟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在20多年时间里重农学派引导着世界经济的思想,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经济学方法论角度,来分析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与缺陷.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的性质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曾先后形成了科学、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事实上,无论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方法论前提、资本的历史还原及人类“历史之谜”的发生机制来看,《资本论》的性质都是一种揭示人存在真相的历史现象学,它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根本解答,而这种解答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工业企业机制向科技经营转换初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营中南光学仪器厂王运斌一、“第一生产力理论”是转换企业机制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精炼而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这一重大现实课题。就像当年毛泽东通过科学回答和解决“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邓小平通过科学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一样,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