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各国对华贸易救济综述:“两反”并举压力陡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WTO秘书处统计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16起。这一数字尽管远低于2006年同期的31起,比排在第二位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出3倍(仅4起)。从反倾销措施来看,中国产品被采取措施的数量达到22种,几乎占了同期所有WTO成员被采取措施产品的半壁江山(共57起)。  相似文献   

2.
根据WTO秘书处统计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16起。这一数字尽管远低于2006年同期的31起,比排在第二位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出3倍(仅4起)。从反倾销措施来看,中国产品被采取措施的数量达到22种,几乎占了同期所有WTO成员被采取措施产品的半壁江山(共57起)。  相似文献   

3.
WTO 观察WTO 公布2004年上半年全球反倾销统计报告WTO 秘书处11月1日发布报告:2004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数量大幅下降,但是新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有所增加。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还是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仅2004年上半年就遭受23起反倾销调查。全球所有反倾销调查中,涉案产品最多的是化工产品(18起)和塑料制品(18起),另外涉及纺织品的调查也达15起。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起,以中国为目标的应急性贸易保护措施快速增长,其中反倾销措施比保障措施等其他贸易救济手段更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终裁措施平均每年6.3起。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增到每年30.3起。世贸组织(WTO)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WTO于1995年成立以来,中国连续11年登上反倾销名单榜首。2005年中国总计遭遇40次额外反倾销,居WTO各成员之最。而跨国公司的反倾销策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 自1979年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件至今,我国已受到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540多起,仅从1995年至2003年6月底,中国就遭受反倾销立案调查32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立案调查总量的14.2%。在2001年,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数量占当年全球案件的15%,到2002年上升至17%,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36起,列全球首位。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下半年反倾销调查的发起数量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17% WTO秘书处5月日发表了反倾销半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在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的反倾销调查的发起数量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7%。实施的新反倾销措施数量也有所上升。尤其是2008年7月至12月期间,15个WTO成员发起了共120起反倾销调查,而2007年同期由14个WTO成员所呈报的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为103起。  相似文献   

7.
<正>据WTO秘书处发布的报告,在反倾销立案方面,2004年上半年,共有16个WTO成员对23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开启101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与2003年同期的98起相比,略有上升。美国是2004年上半年反倾销立案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21起,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5 起。欧盟和土耳其位列次席,各13起,较2003年同期的分别3起和5起增幅很大。中国列第四位,上半年共立案11起,与去年同期持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额迅速增加.为此,一些国家出于对我国政治遏制或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需要,屡屡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围剿,使我国的出口产品正面对日益频繁的反倾销起诉.自1995年WTO组织成立以来至2005年11月,国外共发起707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案件,全球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涉案中国,这使中国已经连续十一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面对反倾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中国企业被国外指控倾销的事件屡屡发生。在1987-1997年,在受反倾销措施影响最大的美国贸易伙伴中,中国仅次于欧盟和日本,名列第三。CGIT/WTO各国成员提起的反倾销调查案达2196件,其中247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从1979年到目前为止,我国产品已累计遭受近400起反倾销起诉,直接影响出口1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球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可以说各国的反倾销已经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会遇到这么严重的反倾销,中国的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之后 ,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反倾销情况更为严峻 ,针对全球贸易反倾销情况 ,分析国外对中国企业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反倾销 ,完善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将对维护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中墨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近年来,中国与一些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墨西哥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1995—2010年间,墨西哥对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近30%是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措施作为墨西哥对中国采取的唯一贸易救济形式,不仅采用较为频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WTO统计显示,中国是墨西哥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之一。1979—2010年间,墨西哥对中国共启动66起反倾销调查,占中国同期遭受反倾销调查的6.1%。墨西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裁决的税率较高。1993年,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产品最高征收1105%的反倾销税,一度创下全球反倾销措施实施以来所征税率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2.
环球直通车     
《现代商业》2011,(1):12
"螺丝战"告捷欧盟反倾销案中国胜出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前裁定欧盟针对中国螺丝、螺母、螺栓等金属紧固件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了WTO法规,裁决中方胜诉。此次裁决,是中国迄今为止在WTO获得的法律上的最大胜利,也将对中国其他被诉反倾销产品的应诉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范围内,轴承产品贸易一直是反倾销调查高发的领域。我国轴承产品出口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就是针对我国轴承产品的。此后,阿根廷、印度、乌克兰、俄罗斯都曾先后对我国轴承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4.
<正>世贸组织日前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新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数量同比大幅下降,而原产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又一次成为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 WTO秘书处2004年11月1日发布报告,称在200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18个 WTO成员针对24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共实施了52起新的最终反倾销措施。与 2003年同期实施的114起措施相比,2004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新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数量大幅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依法深化反倾销机制,有效保护国内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其缔约方采取的维护本国产业合法利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的合法措施,中国作为国际市场上反倾销最大的牺牲者,不仅应该重视对国外反倾销的应诉,更应当意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大市场”在加入WTO之后被国外产品倾销可能性的增加,借鉴他国的经验,在WTO相关规则的框架内深化我国的反倾销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来看,2006年美国并不显著。截至2006年12月25日,美国对中国三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包括:活性碳、聚酯短纤和铜版纸。但是,2006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同样值得引起关注,包括:(1)拒绝中国企业首次提出的市场经济国家申请;(2)进一步修改反倾销规则;(3)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责令商务部(DOC)修改家具和对虾两个大案的裁决;(4)DOC接受申请对中国铜版纸展开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最新报告,印度是今年上半年展开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共计25宗。其次是美国(22宗)和阿根廷(10宗)。中国是出口产品遭到反倾销指控最多的成员,共有16宗反倾销调查针对中国。报告说,今年上半年的反倾销案总数为104宗,低于2001年同期的149宗,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展开调查,39个成员被调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18日,韩国在WTO起诉美国“归零”法案(DS402)的专家组做出最终裁决:美国在对韩国不锈钢板卷等3种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使用“型号归零”法违反了WTO《反倾销协定》的规定。这是美国第10次在涉及“归零”法的案件中败诉。此前,美国已经分别在韩国、加拿大、厄瓜多尔、欧盟、日本、墨西哥、泰国起诉的9起“归零”案件中败诉。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01,(2):6-7
中国产品屡遭倾销指控,有学者提出,一方面,中国即将加入WTO.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各国对中国产品在实施反倾销过程中即使有失公正,我们也无处寻理,加入WTO后,可由中国政府出面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讨回公道,所以,很多国家乘着中国未加入WTO前加紧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  相似文献   

20.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8年,阿根廷对来自国外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实施反倾销措施,成为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则成为阿根廷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同时,贱金属及其制品是阿根廷反倾销的第一大目标产品。WTO成立以来阿根廷反倾销的频发,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因。阿根廷的反倾销实践为中国应对未来阿根廷乃至全球对华反倾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