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我国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农业自身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和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从各国实践看,农业现代化主要有4种模式:美国、加拿大等国因地多人少而采用的大规模家庭农场道路;日本、荷兰等国因耕地有限而选择的小规模家庭农场道路;资源禀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德法等国选择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道路;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选择的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的发展道路。尽管条件迥异,但这些现代化模式仍有共同之处,即都实行了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公司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获利途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法]利用山东省70个家庭农场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在高地租和高雇工成本条件下规模化种粮大户的获利问题。[结果]从所选取的12地市70个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与粮食生产农户平均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土地投入占总投入的44.27%,家庭农场即便要比平均水平多支付0.92万元/hm~2的土地租赁费用,仍然可以获得高于平均水平0.8万元/hm~2的收益。因雇工价格上升较快以及机械技术的发展,为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单位面积内家庭农场与平均水平相比减少了75%的劳动投入量。数据分析表明,农场获得较高利润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获得了规模效益,表现在机器代替活劳动、要素节约、市场优惠、生产要素配合率以及政策受益等方面家庭农场优势明显。[结论]为了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资源节约等目标,应引导农业加快规模化进程。因此,提出了提高机械化水平、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14,(2):10-10
江苏省东海县积极制定出台从财政资金、社会保障、服务等六个方面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优惠措施和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家庭农场,借此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有效地促进促进农业增效、家庭农场增收。今年,该县2013年60户登记注册家庭农场种植水、旱粮食作物实现增产又丰收。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模式被证明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但是,家庭农场模式并不等于小生产模式,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家庭农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对发达国家家庭农场规模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及劳动—资本价格比的提高是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程度是各国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基础条件;制造业工资高于农业工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机械对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使得家庭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成为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有效手段。但是,美国的经验表明,当一国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家庭农场规模的变化不再由劳动-资本价格比和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决定。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和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模式。从各国实践看,农业现代化主要有四种模式:美国、加拿大等国因地多人少而采用的大规模家庭农场道路;日本、荷兰等国因耕地有限而选择的小规模家庭农场道路;资源禀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德法等国选择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道路;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选择的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的发展道路。尽管路线迥异,这些现代化模式仍有共同之处,即都实行了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公司法人农场所  相似文献   

6.
美国农场家庭收入:经验、问题与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美国农场家庭收入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农场数量减少、农场劳动力比重上升和农场外收入增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国农场家庭的平均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并且呈现三个特点:农业收入的重要性已经很低,农场外收入中工薪收入占有主要份额,政府转移支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指出,美国农场家庭收入仍然存在不稳定和不平衡两个基本问题。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农业生产收入支持、农场家庭收入支持和非农业就业三种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府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效果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日本政府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对策进行分析,并结合作者在日本松本市进行的专业农户的访问资料,说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一国农业实现专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即使对于人多地少的国家也不应该放弃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努力。同时指出,根据日本的经验,我国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扶植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培育各类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合约关系构建,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当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合约签订、履行及违约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风险亟待治理。  相似文献   

9.
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近期在浙江、广东等地调研中了解的实际情况,认为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表现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为经营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是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家庭农场应当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单元;自然禀赋、生产传统、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获得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适度规模",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下应该以替代相对稀缺资源为创新投入点来实现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益;需要正确认识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规模化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在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共存的现实,不能"拔苗助长";"四化"建设同步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带动农村人口稳定转移、促进家庭农场达到适度规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保持稳定,但这种稳定掩盖了美国农场耕地向大农场集中的趋势。美国农场耕地集中背后的动因是农业生产技术变革引发的规模经济需求,农场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分工所引发的农场组织结构变化,以及联邦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激励。美国农场耕地集中尽管并没有改变美国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的支配地位,但对传统的家庭农场组织结构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家庭农场难以承受规模日益扩大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二是精准农业的发展削弱了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的经营优势。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以农村家庭为基本组织单元,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或经营管理者,专业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虽然各地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农场还不多,但江苏省南京市已经在家庭农场登记注册上进行了探索。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郊区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规模生产经营大户,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也很小,和我国相似。六十年代以来它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其经验教训有许多可供我国借鉴。现介绍如下: 一、土改前后的情况 日本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由于人多地少,每个农户经营土地的规模一直很小。从1910—1941年全国540—560万农户,每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最有效的经营模式之一,已成为引领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是都市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衡量和确定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性尤为重要。[方法]以厦门市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资本投入、农业收入、农场主家庭劳动力人数、长年雇工人数、农场主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次数作为分析变量,对从事蔬菜专业、水果专业、多功能经营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蔬菜专业、水果专业家庭农场和多功能经营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分别为 154、450、356hm2。[结论]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并未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不能盲目推进统一标准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最后,文章从厦门市角度提出加快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扶持政策,加大技能培训等政策建议,以此引导发展土地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4.
时斌 《农业经济》2022,(5):78-80
随着全国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的家庭农场政策,农户获得融资的机会增加,农场主利用融资进行生活性和生产性投资,构架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缓解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文章通过借鉴美国金融服务家庭农场举措,提出我国家庭农场模式下农户融资反贫困的对策建议,即完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健全融资体系,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缓解农户融资难题,以提高家庭农场竞争力,促进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规模经营面临着多元化的风险。以家庭农场为例,第一,面临过度规模化的风险。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家庭农场的土地面积存在逐年不断扩大的趋势。但适度规模不等于无限制地规模化,过度规模化后边际效益递减会降低家庭农场经济效率,并且会导致过度雇佣化,使得农业生产过度依赖于家庭成员之外的劳动力,背离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初衷和优势。第二,缺乏稳定、优质的季节性辅助劳动力。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现实是,一方面家庭农场雇工时间与普通农户农忙时间重叠;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劳动力青壮年缺乏,  相似文献   

16.
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摘自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7.
袁赛男 《南方农村》2013,29(4):4-9,15
本文通过梳理家庭农场等相关概念,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等五个基本特征;并通过比较家庭农场、传统小农户和雇工农场三种经营主体,发现家庭农场既把现代农业要素融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中,又避免了雇工农场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农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是农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以集约化土地种植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的选择性行为,也是政府主导和扶持的新型农民的政策缩影。文章探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种植规模经营主体对于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行为差异和影响因素。[方法]以新疆棉区的1 043户小规模种植农户和683户家庭农场主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以家庭农场(种植面积267hm2及以上)为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小规模农地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家庭耕地面积是影响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主要因素; 而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村里是否有农业合作社是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的。(2)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是影响农户小规模农地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主要因素; 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农户小规模农地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的。[结论](1)农业技术服供给机构应根据农户经营种植的耕地面积,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2)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协同基层部门加大对农业技术服务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种植农户的认知程度。(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技术服务培育不同规模需求的优良农户。  相似文献   

19.
《上海农村经济》2010,(6):48-48
一、发展规模经营。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到1950年,农业人口已降至17%。与此同时,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家庭农场数量逐步减少。1935年,美国有680万个家庭农场,到20世纪90年代初减至200万个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数字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712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嵌入是否会减少农户化学农药使用,并分析了其影响效应在不同农户群体中的异质性。[结果]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平均处理效应为0.114;互联网嵌入能有效促进小农户、专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介于0.104~0.113、0.078~0.103和0.116~0.128;互联网嵌入对家庭农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促进作用略大于小农户和专业种植大户,而相比于专业种植大户,互联网嵌入对小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应推进农村新基建发展,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采取差异化的措施,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引导家庭农场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加强互联网技术宣传与培训,提升小农户和专业种植大户嵌入互联网的能力,以促进农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