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问题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经营农业保险具有制度优势.发展我国农业互助合作保险面临着立法滞后、财税支持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农民认知接受程度低组织成本高等问题.应该尽快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建立健全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体系,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措施体系,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模式可以归结为国有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国有化与市场化相结合模式及互助合作保险模式.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制度模式.未来的农业保险立法模式应该进行创新,确立起综合模式.提出了农业保险立法的目的与原则、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业务经营规则、财税支持措施、法律责任等主要框架内容.<农业法>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农业保险公司层出不穷。农业保险运行模式体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保险方式灵活化、保险品种多样化特征,同时也存在着法律制度缺失、不良选择和道德失信、补贴资金见底、巨灾风险规避式微等问题。必须尽快制定农业保险的法律规章制度,做好农业保险行业的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农业巨灾风险应对体系;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科学化管理水平,以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完善确保实现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可以构筑起作为弱势群体——农民的收入安全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生产及其风险状况也不同。农业风险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再保险体系,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有序经营提供保障,并积极通过实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策略。一、引言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为了实现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农业保险或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由政府政策扶持,给予经营补贴以及其他财政优惠措施。国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可以构筑起作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经营中承担适宜的风险,对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GMM方法分析了再保险对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的影响,考察了因公司规模差异而引发的异质性问题,并检验了农业保险竞争优势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再保险能够显著降低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承保风险,在第二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实施情况下效果更强。其次,再保险对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小规模保险公司中。最后,农业保险竞争优势发挥调节效应,表现为削弱了再保险与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的负向影响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推动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建设与发展、完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服务专业化提升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层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近几年理论界和有关部门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些进展,但是在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障碍因素。本文分析了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层次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认识障碍、制度障碍、利益障碍等,要克服这些障碍,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国家立法支持,还需要积极推进试点。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例如,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目录如何界定、财政以何种方式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如何选择农业保险组织形式、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能够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农业保险的经历和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加拿大从上个世纪初就有商业性保险公司试验经营农作物保险,但最后都失败了。后来,政府组织了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在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于1960年开始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46年来,加拿大特别是其曼尼托巴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一系列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所遇到的重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谁来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合理确定必不可少的政府补贴和适当的保障水平;一下子铺开还是从少数几种农作物开始试验;到底是实行强制保险还是自愿保险更为合理和有效,要不要使具有不同风险损失概率的农户支付相同的保险费率;要不要组织省际之间的风险共担,是否需要对农民进行农业保险的培训;等等。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编织农业安全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政府行为的缺失。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如缺乏必要的法律、财税、行政等政策的有效长期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农业保险特殊的技术障碍,农业保险供求结构失衡,农民购买力较低等。认真总结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编织农业安全网。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情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3年底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取得了重要成绩。这些成绩表现为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六种试点模式,经营农业保险的市场主体逐渐增多,农业保费收入迅速攀升。与此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思考并解决许多问题,诸如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需要多大,财政补贴保费的比例需要多高,行政力量的干预力度需要多强,巨灾风险化解机制如何建立,缺少法律保障的农业保险如何健康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关于农业保险农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农村生产经营和农民日常生活中 ,农业风险几乎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而农业保险正是集中了农业风险 ,承担着补偿农业灾害损失的责任。因此 ,农业保险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 ,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本文所说的农业保险是特指针对农业 (种植业、养殖业 )生产的保险业务 ,是通过农户投保在更大范围内分散生产经营风险、在受灾后及时得到损失赔偿的制度。农业保险与国家财政和民政部门的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