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违约互换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分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以来,我国产业转型的压力逐渐增加,对转变增长模式的需求也越加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需要支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利用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来推动产业转型;另一方面,银行又必须注意中小企业风险的防范与防控,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信贷资产的安全.因此,银行信贷与产业转型要求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本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却更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矛盾,从金融制度和业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利用信用违约互换这一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性地重构了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模式,以求缓解银行风控要求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陆国庆 《财经研究》2000,26(10):60-64
企业战略与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衰退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却很少受到关注。为了摆脱衰退困境,企业必须重视战略创新。首先企业应当识别衰退,树立产业危机感;其次,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再次,根据衰退产业的特点造反蝗战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中较为普遍的拥挤效应及转型升级困境,文章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的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和微观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选择高端创新模式的概率.原因在于,政府干预的行为惯性为制造业企业集聚营造了依赖低成本竞争的生存环境,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低端化.文章将这种环境下企业低端创新模式的集体选择行为界定为一种特定形式的"创新惰性".为扭转这一现象,需要政府在增强产业集聚市场力量方面积极介入,诸如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有效管制和产权保护,均能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并同时减弱产业集聚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对其传导机制的检验表明,低成本竞争战略确实是产业集聚致使创新模式低端化的一个可能途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激发企业创新活性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规范与转变政府行为进而实现集聚条件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韶天 《商周刊》2013,(9):32-33
秉承“稳健、高效、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勤勉敬业、务实严谨”的企业作风,国信集团突出发展金融投资与创投业务,全力推动我市金融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有效参与新一轮城市战略实施,稳步实现集团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5.
经过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历史起点。从沿海经济区来看,不仅要着眼于经济复苏、加快增长方式转变,还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经济、创新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金融危机下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的特点,归纳我国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的问题,提出我国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增长,我国企业目前大多主业老化、增长乏力、模仿有余、创新不力,战略转型压力巨大。战略转型任务是什么,以及不同行业企业面临多大的战略转型难度,一直是困扰企业家的两大难题,由此导致企业家在战略转型决策时或犹豫不前,或贸然挺进。从综述战略转型文献入手,定义战略转型概念,辨明战略转型任务,进而从我国企业的产业类型、资产规模、资产专用水平3个维度对战略转型难度进行逐一分析和综合分级,研究结论有利于企业明确认识与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我们认为,粤港澳合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正面临增长与转型的双重调整,因此三地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粤港澳率先探索创新发展新路,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挑战所迫,也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法宝,必将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十二五"期间是粤港澳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凌 《经济问题》2007,332(4):46-47
建筑业技术创新既是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建筑业是否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业创新的障碍因素从产业、制度和市场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制定建筑业创新政策和建立建筑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我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文章结合当前环境和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加快我国大企业发展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研究指出,当前条件下,应当站在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高度来谋划进一步做强做优大企业。应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创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应深化金融改革,发挥金融造血输血功能,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面对宏观经济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大企业应主动实施战略转型,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应适时抓住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高度重视品牌与企业文化建设,做好信息披露,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此外,我国大企业还应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战略,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同时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1.
聚焦“十二五”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已成定势。就中国经济形势而论,虽然经济率先恢复增长,然而却面临深层次经济结构调整的考验,改革突破尚需探索。"十二五"规划正紧锣密鼓,未来五年中国能否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科技创新应当如何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转型,促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引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向内需、出口、投资均衡发展的模式转型?如何深化经济转型的各项配套改革?让我们看看专家学者们是如何分析判断这些与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紧密相连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要落实在产业发展领域。地方要充分认识本地的基础优势,遵循有所为必有所不为、开放创新的原则,以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实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官产学研协同、产学研用协作、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形成"锐意进取、价值实现"的创新土壤和文化氛围,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制约。以自主知识产权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以技术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激活、调动以及整合金融资源的重要手段,决定了未来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文章基于金融创新能力较强的日本和德国的发展实践,对两国刺激金融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总结,探寻适合于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旸 《经济师》2012,(12):22-23
面对能源使用不断增长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山西作为中国的能源大省、煤炭大省,如何在现行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积极探寻山西经济的低碳之路,特别是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发挥金融对投资消费、产业、进出口的结构性调整和支持作用,成为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并予以推进实施。《经济》记者近日在科技强区嘉定区采访时了解到,嘉定区的产业创新转型步入了整体实施阶段,正按照其确立的"产业转型全市率先"的发展目标、"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发展战略,把"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作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导向,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记者手里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嘉定全区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6.
慕小军  朱占荣 《生产力研究》2011,(2):158-159,211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因此,企业应自觉融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中去,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企业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向科学发展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向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转变;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加快推进社会责任建设,向和谐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伯明翰、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在产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从产业创新战略、升级传统产业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转型的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引进来"战略和大力发展科技和金融中介服务业等方面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产业三者融合创新,创造出了精彩纷呈、亮点频出的好成绩。但由于三者在管理体制、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上仍然存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当前,广东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将有效提升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是中国寻求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和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深入开展和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从融资金融政策的角度,认为可以利用项目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碳金融创新融资等多种融资政策支持深圳市节能减排企业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巧 《经济师》2006,(12):138-138,140
目前,电信业进入一个转型的时代,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固有优势,创新价值管理模式,控制转型风险,实现由传统电信运营企业转变为综合、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目标,这是当前电信企业管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对如何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降低经营风险,推进企业战略转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