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入效应、金融市场改善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条件改善效应、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效应、本币升值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在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政策的国际约束.同时,货币国际化的政策效应与汇率制度、出口企业定价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美元化实质上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出现的一种货币替代现象。美元化是指在美国以外的外国居民因对该国本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比美元资产收益率低时而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进而使美元在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部分或全部替代本币的现象。美元化意味着一国经济体的外币(主要是美元)对该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种货币从国内货币成为国际贷币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国经济贸易金融发展到相应阶段的必然结果。货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就是货币国际化的过程,2009年7月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际货币竞争的分析,总结出决定货币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160个国家和地区的EWN II数据库样本,检验了货币国际化对一国外部净资产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化对一国外部净资产变动有显著正影响,具体而言,货币国际化对估值效应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经常项目的负向影响,从而整体上对一国外部净资产产生了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本币国际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影响一国外部净资产,而非资产价格。进一步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在记账国际化程度更高、经济体量更大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本币国际化更易增加该国外部净资产。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适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通过正估值效应增加自身“隐性”外部净资产。  相似文献   

5.
闽娟 《发展研究》2007,(3):12-14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经济实力、促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邵华明  侯臣 《财经科学》2015,(11):23-3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以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和外汇储备份额状况,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即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用我国现有的优势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多方面的要求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要求有与之相符的货币多极化格局,中国作为多极世界的一极,人民币应该成为多极货币格局中的一极。当前国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在经济实力的竞争中,20世纪要争做贸易大国,而21世纪则要争做金融大国。对原来几个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分析不难看出,货币国际化是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货币手段为核心的金融外交成为各大国角逐国际舞台的重要外交手段,而掌握着国际货币发行权则是他们的砝码。中国要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就要力争成为中等金融大国,而不掌握国际货币发行权的金融大国是不完整的金融大国,这与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符的。 2.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具有严重的剥削性,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摆脱这种货币剥削。在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中,国际货币的职能由少数金融大国的国家信用货币行使,这些国家凭  相似文献   

8.
货币国际化化如今已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为大国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首先针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的四种广泛流通的国际货币,剖析国际货币形成的主要流程及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通过对比中澳两国货币近几年来的汇率变化和中国政府近期制定的外汇相关政策深入分析汇率的波动以及货币回流机制对货币国际化进程所造成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不断壮大的经济金融实力、不断扩展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力很不相称,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并不天然地需要将其货币提升到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国际地位主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主导货币对货币地位的滥用以及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缺陷,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方向所在,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对我国的损害,主要体现在货币被动投放和外汇储备损失两个方面,本币国际化将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部分对冲储备损失。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潮流缩小了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现有国际货币的差距,国际化面临机遇。目前"管制是前提、政府来主导、离岸做平台、升值为驱动"为特征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模式有其合理性,进展超过预期,但潜在成本巨大,可持续性存疑。应着眼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冲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对我国带来的损失,以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以国内金融改革开放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育为基础和平台,以资本项下人民币流出入为主要渠道,不拘泥于周边、区域,直接面向全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履行国际价值尺度职能不是短期政策重点。无须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不预设分阶段定量目标。相当长时期内,国际化的人民币仍需美元信用背书。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主要风险,应有所预见、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对该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析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进程等问题,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需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参考》2014,(9):43-59
本文回顾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国际货币的次序演进路径,对英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欧元等主导货币竞争进行了历史考察,总结了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背景和特定机遇。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政经实力与政策推进都是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货币国际化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市场、主动性的政策选择、完善的货币输出机制、物价稳定和汇率稳定等前提条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需要不断增强我国政经实力;在遵循市场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政策推动,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模式选择上,日元、德国马克国际化模式更具参考性;人民币国际化理论逻辑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试错予以修正;不应以人民币升值预期为国际化前提条件,贸易顺差并非人民币国际化重大障碍,建立顺畅的人民币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流动机制至关重要;建设包含香港在内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独特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明 《生产力研究》2012,(10):49-50,80,26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实际上是该国强大的经济贸易实力和经济金融的高度开放而逐步形成的结果。文章通过对英镑、美元、马克、日元、欧元等货币国际化路径差异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基本特色,探寻人民币国际化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截止2012年12月,中国与周边1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和阿联酋、阿根廷以及新西兰等非周边国家达成或扩大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金融已超到1.6万亿人民币。尽管一些学者指出人民币已经走出了周边化,正在向区域化迈进,但是从国际化货币的定义来看,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仍有诸多困难在解决。文章首先从货币的职能来界定国际化货币的含义,然后指出当前国内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不一致的问题,最后根据学者提出的国际化的条件,提出下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截止2012年3月,中国与周边1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和阿联酋、阿根廷以及新西兰等非周边国家达成或扩大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金融已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尽管一些学者指出人民币已经走出了周边化,正在向区域化迈进,但是从国际化货币的定义来看,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仍有诸多困难需解决。文章首先从货币的职能来界定国际化货币的含义,然后指出当前国内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不一致的问题,最后根据学者提出的国际化的条件,提出下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亚洲经贸关系的加强,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必然走向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进程,是指人民币如何从一种在国内经济中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逐渐发展为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可以通过制定国际金融规则来体现国家长远利益和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6.
1.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但其货币不能自由兑换,更不是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对外国货币过度依赖,承受极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大量的外汇储备承受极大的贬值损失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利益首先,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减少对外国货币的依赖,减小企业和居民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承受的汇率风险;其次,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最后,随着人民币逐步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并无国际协定赋予某一货币超然地位,每一种货币都可能通过货币竞争上升为国际货币。主导货币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欠缺,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潮流未从根本上颠覆既往货币国际化前提的理论判断,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某些国际货币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本币国际化具备一些条件: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贸易规模和全球占比不断提高,三是高外汇储备、高国际投资净头寸、低通货膨胀和汇率渐进升值,四是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五是英美法系、市场主导的香港离岸市场。其制约因素:一是对资本项目管制,二是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三是汇率缺乏弹性,四是结算清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完备。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存在"从价值尺度、到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最后到储备手段",先周边化、再区域化、最后国际化的顺序值得商榷。目前,货币当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成效超过预期,但潜在成本巨大,可持续性存疑,必须借鉴日元等国际化的教训,从根本性改革入手,围绕某些货币职能审慎推进。  相似文献   

18.
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度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了客观科学的度量方法,才能对不同货币在不同时间段内国际化程度的变化有客观的判断和把握。货币国际化功能表现在多个领域,涉及很多数据和参数,准确而全面地度量货币国际化并不容易。然而,不管货币国际化功能在多少个领域有所发挥,皆会导致相应货币外汇交易的活跃,因此,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活跃程度可以间接地度量货币的综合国际化程度。基于该思路,本文建立了一个即简单又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度量货币国际化,还可容易地计算出不同货币或货币组之间相对的国际化程度,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30个国际主要货币2007年和2010年的国际化程度进行度量,并计算出这些货币相对美元的国际化程度及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张侃 《经济师》2024,(2):110-111
历史经验表明,以美元为基础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导致美国容易向其他国家输出通胀、收割其他国家主权财富,引起世界金融秩序失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减少国际结算对于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维护我国金融交易安全的客观需要。文章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实现路径、货币国际地位确立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举措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认为可以通过本币货币互换、光伏新能源变革、在资源和技术领域提升竞争力、打造数字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方式,构建一种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元化货币体系,从而稳健审慎地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国际信用货币制度下,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直接影响因素,而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又主要取决于其金融业的效率水平。文章首先对32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业效率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业效率对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业效率是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