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一、我国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现状 1985年,我国第一个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宣告成立.当时中国的法律只允许"公司制"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存在,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基本上是公司制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2.
冯彦 《西南金融》2002,(7):53-53
风险投资除少部分以个体投资或贷款形式投向企业外,多数是通过风险投资公司为中介进行投资的。根据风险投资资金构成的不同,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私营型公司、大企业创办型公司、小企业投资型公司,以及国际合作型公司和政府参与型风险投资公司。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公司模式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3.
创建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是专门经营高科技风险投资的金融组织。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公司发展迅猛,美国现有风险投资公司600多家,西欧、日本、亚洲“四小龙”已风起云涌,东盟、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起步。风险投资公司的成立、运作和巨额风险资本的投入,越来越成为高科技产业区发展的“助产婆”和“催化剂”,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但自1985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同年9月,第一家具有风险投资性质的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以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已达250多家,风险资本总额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90年代以来.国际风险投资公司也开始进入我国市场.1992年至1998年,进入中国的外国投资基金已达40亿美元。但是伴随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日益暴露,规模小,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公司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创立的,并直属政府部门领导。实践证明,现行的这种以财政资金为主,完全依靠政府资金组建风险基金的做法,既无法广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为风险投资服务,又限制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抑制了民间主体的积极性。将风险全部落在政府身上,这种形式是不符合风险投资发展的特点和运作规律的。风险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其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利,而非政府主导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因融资难而受到制约。本文通过构思以商业银行、政府与风险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的风险投资公司来带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武汉金融》2001,(9):22-23
从事风险投资的主体主要是风险投资公司,其经营风险投资的资金通常依靠发行风险投资基金来筹集。美国最典型的风险投资公司是合伙制公司。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同时管理着若干个合伙关系,一个典型的合伙关系有6-12个一般合伙人,他们是有经验的财务、销售、工程、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家或曾经在某行业的企业中当过经理的人,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投资银行或商业银行。一般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在合伙关系中出资比例很小,只占1%,主要的投资资本由有限合伙人提供。有限合伙人一般有10-30个,机构或个人都可以。一个合伙关系的年限一般10年,前3-5年投资于10-50个项目,后几年主要是监督管理,把成功的项目卖掉,在合伙人间分利,不成功的了结。风险投资公司一般在投资周期过后即组织新的合伙关系基本上就是项目找合伙人,有时效性,不是一个永久性的科技基金。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因素,包括政府功能不足,农业小规模生产对风险投资的制约,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不够规范等。发展农业风险投资的策略:强化政府的功能,创新农民中介组织,上市公司创办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理顺农业风险资本价值的实现渠道。  相似文献   

9.
刘春苗 《时代金融》2013,(20):36+38
自1985年中国的第一家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的成立,我国的风险投资才迈开步伐,然而历经一路坎坷,直到2004年我国的风险投资才真正离开了波折起伏的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截止2012年初,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达700多家,风险投资金额达19亿美元,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可以被认为是较为活跃的行业,然而,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也反映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文章将就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较晚,1985年我国第一家专营高新技术投资的全国性金融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之后又成立了广州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江苏省高技术投资公司等,由此我国的风险投资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  相似文献   

11.
发展湖南风险投资业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实级阶段,风投资的规模还不大;对风险投资的法律支持还不够,操作尚欠规范;民间资本很少参与,政府仍为投资主体。由于这些缺陷,我国风险投资业绩不够明显。为促进湖南风险投资业的,首先,应建立一家大型创业投资公司,归口省科委、省经贸委、省计委直辖市管理;其次,制定一部《湖南省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条例》;再次,营造良好的风险投资和高科技发展的外围环境,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第四,鼓励湖南企业利用省外、境外风险资本特别是香港的风险资本。  相似文献   

12.
田宇 《广东财政》2003,(7):48-49
风险投资制度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风险投资公司的信用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这种信用主要建立在资本所有(委托人)对风险投资公司的信任基础上,是基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业绩等的信任。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高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其核心是把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第一次实现商品化。国际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我国.自从建立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出渠道的不畅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创业板未正式推出之前,风险投资机构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进行退出。由于公开上市短期内无法成为大多数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具备条件的风险投资企业可选择借壳上市、海外上市等上市方式进行退出。现阶段较现实的退出方式是并购。作为风险投资公司,在决定退出投资时,应根据风险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灵活地选择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风险投资业,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风险投资公司8000多家,其中90%集中在发达国家。我国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风险投资的实践,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萌芽状态。今后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发展应尽快向市场化转轨,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稳妥地建立与开发高科技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加快风险投资的人才培养,创办科技风险投资的保险业务,建立科技风险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海外风险投资税收政策之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政策支持已成为各国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普遍做法,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系中,税收政策对这一领域的调节却几乎是空白。为使风险投资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应尽快制定鼓励风险企业的税收政策措施和鼓励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的税收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起源于美国。中国风险投资业起步相对较晚 ,总体上还处于一种低效率的运行状态之中。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其中缺乏适宜的法律环境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 ,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主要有以下法律障碍 :  一、风险投资机构的法律形式单一 ,缺少关于有限合伙制的法律规定。风险投资机构是风险投资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实际操纵者 ,同时 ,也最直接地承受风险 ,分享收益要由一些具备各类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组成。这就要求其组织形式要提供一种机制 ,使得投资者与提供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的人得到合理的相应回报 ,并各自承担相应的风险。为…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以成功退出创业企业为进入的假设前提,但其股权投资超额预期收益的实现过程经历大量风险,本文识别了阻碍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关键风险,并考虑可控性,从风险投资公司自身角度研究控制投资风险的微观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业界新闻     
《科学投资》2001,(2):8-11
国家科技部将成立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成立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成立中国风投研究中心;电信.传媒和IT产业最具投资吸引力;英特尔注资广州中望;韩国最大风险投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0.
王露 《济南金融》2012,(2):44-47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风险资本以及机构的稳定性、能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成本是否低廉和机构运作的效率四个方面对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有限合伙制应该成为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主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