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学界对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存在理解不足的现象.实际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是深刻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精华的,且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根基是隐性的社会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达到了同时代的高点.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领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是过程性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初次分析,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分裂的观点是赞同的.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经济学规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不自觉接受的.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中,构建了人本主义异化理论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到第二、三笔记本,马克思的视野发生了改变,开始不自觉地从客观逻辑分析市民社会,将劳动概念的理解和分工概念结合起来,将异化理论和客观逻辑结合起来.对于市民社会的研究,从理论上说,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现实意义是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建设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哲学是从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的,马克思的思想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影响,但马克思又没有拘泥于这一旧有的哲学层面,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而批判它。本文从人的问题这一角度切入,分析了马克思哲学中的人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的继承和发展,着重探讨了马克思哲学在人的问题方面的革命性变革,进而加深了对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万钰莹  王早 《魅力中国》2014,(23):268-26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体系的批判,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这一章可谓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重要转折点,他从方法论上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全面批判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突破,必然会引起人们在各个社会领域实践的变革。整个西方哲学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下最终走向了终结,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也完整地影响了西方整个现代化进程。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是继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过程开始于费尔巴哈,最终完成于马克思。正确地理解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在对“形而上学”批判所做的努力,正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本体论的根本特征,在于把抽象的实体作为现实世界的根基,因此,神学本体论必然是其合乎逻辑的完成形态。针对这种状况,现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本体论变革。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深刻的一致性——拒斥异化形态的本体论;马克思哲学又有其独特的关怀——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解放作为本体论承诺。  相似文献   

6.
有关学界近年讨论的“建构马克思哲学新形态”过程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一直被受到关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哲学都不同于其他实践哲学,其特征即理论形态如何?本文试图在弄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意义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述的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对旧唯物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进行了确立.马克思的思想的转变一般来说,是从黑格尔转向费尔巴哈,再从费尔巴哈转向唯物主义;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正是马克思新的世界观初步体现的标志性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政治经济学系统批判时期是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思考人的生命活动状况的成熟阶段。马克思通过对现代社会的资本运动规律的探索,解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将批判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的最深层次,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命关怀的深刻性。联系当代中国的现实,笔者认为,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潮存在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曾力求借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构建现实市民社会的批判方案。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开始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超越了人本主义。文章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的恰恰是历史观上的"半截子唯心主义",而非本体论上的"半截子唯物主义",进而从社会历史主体性质和市民社会批判方案两个方面说明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都发端于西方近代哲学趋于终结的大背景下,二者有着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但是,西方现代哲学力图推翻传统哲学的一切思想,否定传统哲学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试图开辟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的思想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和人的健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变社会不合理状况的动力和手段。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真正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进行的思维方式变革进行比较,认为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变革才是一场真正的思维方式变革,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1.
胡彦涛 《乡镇经济》2014,(6):95-101
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意义上赋予了“市民社会”新的内涵,并且做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断言。据此,市民社会将成为实现“法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而地方法制作为勾连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场域,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的出发点。从经济思想中的“社会”上看,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主要研究了国家与财富的关系和权力与财富的关系。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财富的多少则取决于货币的多少,因而,应当让别国的货币流入本国或本国的商品输入别国。同时,他们也认为,财富和权力不能分开,财富对权力的维持和行使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他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为。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一次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从实践论角度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理解马克思文化哲学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说明其理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说明文化创造主体和文化客体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其辩证关系,揭示文化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禅宗文化具有自然和谐的智慧、平等真实的智慧、简约朴素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智慧。研究禅宗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有助于提升环保意识;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开拓创新;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有利于培养感恩心态和正确价值观;从个体修炼角度看,有利于调控个人行为,增强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张晨寒  荣现磊 《改革与战略》2012,28(2):159-161,171
马克思高度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和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其著作中的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从单个的人和人的类存在角度指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的本质的需要;从实现必要劳动价值角度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从社会再分配角度指出社会保障对公平和效率具有独特调节作用;从社会贫困救济角度指出社会保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设想了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从主要借鉴别国经验到自主探索、从固守传统模式到结合时代特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把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发展到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