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与上期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成比例,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多少也不存在明显关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会影响以后期间的累计折旧与净资产收益率,但在实际中这个影响并不明显,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2.
陈立军 《中国市场》2015,(8):102-103
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多种,折旧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如何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税负。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的有关规定出发,探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及税收负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果在未来不能带来如期的经济利益,就表明其价值降低了,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后,还会影响其折旧数,需对折旧率和折旧额进行调整,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折旧"即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  相似文献   

5.
<正>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有关制度规定(一)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因为磨损、陈旧等原因造成的价值减少额,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更新准备金的合计数。经过计算每一个会计期间应系统分摊的折旧金额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并根据用途计入资产相关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种,但我国允许  相似文献   

6.
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一)在资产类(主要指固定资产)上。一是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统一的预算和凋控,事业单位存在大量闲置的资产及计价“虚高”的资产,使单位会计账面上反映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与该单位实际运用的资产价值严重不符。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验收、保管、维护工作流于形式.导致账外资产,账实不符现象严重。三是事业单位会计没有设“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而按照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无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单位不必提取),  相似文献   

7.
<正>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企业期末发现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这一要求在实务处理时存在两个难点:一是计提减值后折旧额的重新确定:二是转回减值准备金额的确定。计提减值准备后折旧额的计算,应当视同为计算一项新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至于以前期间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转回限额,《准则》及其指南规定,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时,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即取得固定资  相似文献   

8.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含义及判断方法《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企业就应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以后,要重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现笔者将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对计提折旧的影响(本文假定固定资产采用直线计提折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核算方法 ,在账务处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根据会计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 ,笔者认为 ,每一会计损耗的转销 ,最终是以折旧方式体现的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对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进行调节 ,这样可防止出现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价值又得以恢复时 ,其可收回金额大于按原方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所计算的账面金额 ,从而高估资产价值的情况 ,真正体现了会计处理上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 报据现行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于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对以前期间已经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笔者认为,对于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可以分为3种情况: 一、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小于或等于前期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应计提的累计折旧与考虑减值准备因素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之  相似文献   

12.
王继平 《中国市场》2014,(52):144-145
众所周知,资产是有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贬值。如果没有计提折旧,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符,这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决策会产生消极影响。会计处理不仅仅给事业单位提供资产流动、分配等条件,而且提供财务数据以供单位决策者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所以,只有正确有效的会计处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显然,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会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产损失,这些都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本文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简单分析,表明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企业就应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以后,要重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现笔将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对计提折旧的影响(本假定固定资产采用直线计提折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固定资产计价差异产生的原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的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77号)规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账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假定某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固定资产评估前的价值为2850万元,评估后的价值为3000万元,评估增值150万元。按照《通知》规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调增到3000万元,企业按会计制度规定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价值计提的折旧费与按税法规定仍按调…  相似文献   

15.
一、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正确的,在每题后面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 1.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应遵守财政部的统一规定。( ) 2.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对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 )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琳 《中国市场》2010,(35):70-71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项目一直保持原值,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净值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虚增了资产与净资产的总量,针对此问题,本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育松 《现代商业》2014,(17):238-239
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是铁路企业主要的生产资料,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既是保证铁路企业正常运转的需要,也是科学评价铁路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概念的重述,对铁路运输企业在不同时期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办法的回顾,结合工作实际,对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办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重点对“固定资产-线路设备”中的路基资产的折旧办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 0 0 1年 1月 1日起施行。《条例》第九条指出 :“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条例》的规定 ,那些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核算 ,这就涉及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问题。笔者认为 ,对固定资产也应计提减值准备。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理由(一 )按《条例》的要求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时间较长 ,单位价值较高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折旧方法和年限…  相似文献   

19.
路文秀 《现代商业》2011,(15):223-224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未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出明确的规定,按照以往的惯例,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具有非营利性的性质,因而其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但是这种会计核算方式的弊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逐渐体现出来,这种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事业单位出现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无法正确反映实际运行成本,也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本文具体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所存在的弊端,并对事业单位如何合理开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方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一)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或预算外资金,不通过计提折旧进行价值补偿,不为固定资产更新筹集资金。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不强调收益,一般不要求收支配比(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除外),这就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需计提折旧。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为了弥补不计提折旧可能造成的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能力不足问题,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要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