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笔者采用价格模型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检验结果表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笔者采用价格模型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检验结果表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脱手价格"只能反映企业计价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不是企业的整体价值,公允价值与企业价值之间也不存在单纯的对应关系。有些情况下公允价值可以是可靠但却并不相关的,如果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控制了与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相关的所有参数,公允价值将重新获得相关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的产生背景;结合IAS39、SFAS157与我国CAS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基本含义及要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提、估值技术手段、估值技术的选择顺序;并探讨了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证券市场和税收的影响等,以期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5,(36):74-78
本文以2012年到2014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方法,构建了薪酬-业绩敏感性模型和粘性模型,运用SPSS17.0、EXCEL2007等相关统计软件,从财务会计数据生产过程锲入,考虑公允价值转回后,检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货币薪酬之间的影响。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引入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契约经济后果,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促进了契约的激励作用,但不能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约束。董事会特征等因素在契约设计时没有被充分考虑。以上结论都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适用条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估值模型在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某些情况下分期行权的股票期权选用B—S估值模型替代二项式估值模型不会对其公允价值估值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述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首先分析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随后从新准则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继而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难点,最后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时间并不长,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尚缺乏经验,特别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备受瞩目,完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会计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与建议,以期根据我国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适用条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估值模型在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某些情况下分期行权的股票期权选用B-S估值模型替代二项式估值模型不会对其公允价值估值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分步回归,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股价模型中,每股不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和每股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对于股价来说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在收益模型中,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超额每股收益对年度回报率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分步回归,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股价模型中,每股不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和每股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净资产,对于股价来说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在收益模型中,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超额每股收益对年度回报率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2.
会计工作的核心是计量,计量属性的选择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概括出公允价值的专属特征;同时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归纳出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呈现的特点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引起的经济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层次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重要内容,能为公允价值应用提供明晰的借鉴,有利于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FASB与IASB关于公允价值层次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的论述为公允价值层次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此,正确地理解公允价值层次理论,并明确其现实意义,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经路  姬雄华 《财会通讯》2009,(5):83-85,104
本文结合FASB、IASB、ASB、CICA等权威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含义,阐明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认为应用期权定价模型计量公允价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自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被引入会计领域,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完善,国际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在我国,由于受我国市场环境的限制,公允价值几经用弃,经历了曲折过程.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含义出发,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实意义,进而分析公允价值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FASB、IASB、ASB、CICA等权威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含义,阐明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认为应用期权定价模型计量公允价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龙露 《西部财会》2011,(2):37-39
2006年,在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也意味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历程和特点出发,分析当前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我国市场发展历程的视角,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按3个级次确认公允价值,在每一个级次中都存在确认的困难;如何防范公允价值再次成为盈余操纵的工具;如何降低企业应用公允价值的成本及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落实公允价值的应用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推进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金融保险业及建筑、房地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允价值价值的相关性。通过对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投资者似乎更关注收益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投资者激进的投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胡晓霞 《财会通讯》2010,(9):131-133
"公允价值"被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着手,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及运用,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相关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