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涛 《财会月刊》2007,(10):73-73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新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前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对于上述计算方法,笔者认为,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于公司同期普通债券的利率,并且差距较大,对于购买者来说,相当于牺牲了资金的部分时间价值来换取在未来以较低价格买入股票的权利,其实质和购买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相同。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复杂股权结构的公司除要计算和列报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应根据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①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期初净利润+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②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稀释每股收益=期初净利润÷(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加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相似文献   

3.
一、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的质疑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CAS 34)中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张涛在《财会月刊》2007年第10期上发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简称张文)中认为,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于公司同期普通债券的利率并且差距较  相似文献   

4.
一、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根据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通常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如按月数计算。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相似文献   

5.
金婧  张伟 《财会月刊》2010,(5):27-28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规定,要求具有复杂股权结构的公司除要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应当根据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在判断各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时,现行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采用假设转换法,即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就已转换成普通股,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及其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第三条合并财务报表中,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和列报每股收益。第二章基本每股收益第四条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  相似文献   

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复杂股权结构的公司除要计算和列报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应根据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①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期初净利润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假设  相似文献   

8.
三、用“无补偿发行法”计算的稀释每股收益“无补偿发行法”是基于学习33号国际会计准则(IASC)———每股收益中计算认股权证的稀释每股收益的思想而命名的方法 ,是指从公司的角度出发 ,当持有者行使认股权利时 ,公司将需无补偿发行一定数量的普通股 ,当公司发行认股权证时 ,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得考虑这部分无偿发行普通股的可能性影响。下面以实例对“无补偿发行法”进行分析和解释。例 :19××年 ,公司发行2000个认股权证 ,其施权价规定为15元 ,而普通股每股平均公允价值为20元。假设持有者行使认股权利 ,公司就得以每…  相似文献   

9.
论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的重要指标之一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对每股收益作出了以下规定 :(1)每股收益=净利润 /年度末普通股份总数。(2)已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票(如优先股等)的公司 ,应按国际惯例计算以上指标。该规定对每股收益的计算采用年末普通股数 ,未考虑年内普通股数的增减变动情况 ,显然不合理。按照国际惯例 ,只发行有普通股 ,每股收益的计算采用的是全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我国上市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 ,一般同时披露两种每股收益 :…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其中,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  相似文献   

11.
每股收益旨在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就我国现行情况来说,上市公司的权益性工具除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外,还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购权和认沽权、部分企业实施的对高层管理人员或职工的股权期权等潜在普通股.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新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前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  相似文献   

13.
一、每股收益的分析及完善 每股收益是企业净收益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它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收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一)简单资本结构每股收益 在简单资本结构下,每股收益的计算公为: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这一指标用于衡量某一会计期内平均每股普通股票获得的净收益额,每股收益越高,股票的质量越高。对于优  相似文献   

14.
每股收益是股票上市公司所必须披露的重要信息之一 ,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业绩 ,估计投资回报 ,从而作出买—卖—持有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股票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时 ,除发行普通股外 ,还会发行诸如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有价证券 ,这些证券可能会在一定时期转换成普通股 ,从而影响每股收益在不同公司和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为了提高每股收益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要求在计算每股收益时 ,不仅考虑普通股 ,还应考虑这些可能转换成普通股的证券对每股收益的潜在性影响。本文拟就认股权证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假设转换时,即使转换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其对每股收益也不具有稀释性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运用函数判断法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否具有稀释性做出判断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从概念上说,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度净收益与年末普通股份总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计算每股收益应注意的问题是:1.如果公司发行了优先股,则计算时要扣除优先股数及其分享的股利,以使每股收益反映普通股的收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通常来讲,把经过扣除后的利润称为盈余,所以通常称这个比率为每股盈余。2.证监会规定,公式中的分子是该年度的净利润,分母是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我国发行的各种不同认股权证对稀释每股收益净利润与股本影响,对不同认股权证下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发行的各种不同认股权证对稀释每股收益净利润与股本影响,对不同认股权证下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屈学杲 《财会通讯》2008,(11):124-125
一、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情况分析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首先要将债券和认股权证进行分拆。分拆依据为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承诺。不同的公司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债券和认股权证分拆比例、债券的利率和认股权证行权比例、行权价格、行权时间一般也不同。本文拟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如果单独考察其中某一潜在普通股,可能发现其具有稀释作用,但如果和其他潜在普通股一并考察,则可能发现其具有反稀释作用。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将各项潜在普通股按照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稀释程度根据不同潜在普通股转换的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时,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所确定的金额)大小进行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