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大计。2023年上半年,山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力实施“十强产业”“十大创新”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下一步,山东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通过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加快,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提质的重要支撑,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着力加以解决。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呈现的四大成效2016年,山东出台《山东省"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要求和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出数字家庭生态产业发展行动,新网络、新视频、新家庭、新服务全面升级,给广大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盛朝迅 《改革》2020,(2):5-19
“十四五”时期是国际经济秩序重塑的关键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由孕育发展向形成高潮的关键过渡期、我国跨过高收入门槛的关键期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意义重大,是我国转换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体制机制转型的重要途径。必须深化对新旧动能转换内涵和特征的认识,厘清思路,明确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旧动能转换活力;培育主体,做优做强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领军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加快集群建设,形成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高地;创新优化要素支撑,夯实新旧动能转换基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新旧动能转换空间。  相似文献   

5.
白洁 《产权导刊》2018,(4):48-50
党的十九大对今后中国中长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六项重大任务,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主线,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三大动力.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改革能否落地、结构能否优化、质量能否提升,关键在于新旧动能转换能否顺利实现.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省份,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被中央高层寄予“走在前列”的厚望.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6月底,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名单的通知》,歌尔科技产业项目入围首批优选项目名单,成为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年全面起势的主要载体项目之一。作为立足潍坊,面向全球的国家高新技术型企业,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用对品质和创新的持续追求,唱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从生产方式角度探讨了三类制造产业和互联网融合方式,详细介绍了美、德、韩、日四国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政策,并且分析了2013年美、德、韩、日、中五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为了顺利达成《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目标,最后提出了未来应加快促进互联网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培育“互联网+制造业”创新示范点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已延伸至众多领域,同样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教材+板书+PPT”已严重落伍,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方式应与网络技术和多样化媒体相结合。“零零后”的学情发生重大变化,出生在网络时代的他们对在校教育提出新要求和新期待,要求任课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总结传统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万物都能互联,农业、工业和人们生活都能因为物联网的发展得到改善。同时,依托于物联网,能发展出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体系,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省人大代表、山东移动总经理张轩在谈到未来物联网发展前景时表示,相信随着硬件设施的日益完善,物联网应用将日益普及,相关产业的前景,更是大有可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共同构成新常态背景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力量。青岛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本着增强科技创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态势和青岛市科技创新现状,从打造形成源头供给、夯实动能转换产业基础等六方面为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提供可行性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指明了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的崭新路径。海阳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关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基础设施、转变工作作风”四个方面发力攻坚,推动海阳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息化产业飞速发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李克强总理为我国4G发展"点赞"。在山东,4G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山东移动不断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4G精品网络,推进互联网+计划落地,助力"宽带山东"、"智慧山东"建设,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临沭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精神,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建设临沂东部产业新高地、花园卫星城的战略定位,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聚焦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环境优化、对标赶超、机制创新“五大重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促发展,全县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琳 《上海国资》2023,(7):62-64
<正>运用“制度+科技”全力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近年来,为满足供应商管理、数据分析、依法合规、数据服务等多方面需求,上海建工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探索“建筑+互联网”业务模式,运用“制度+科技”全力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长期动力。在解析科技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内涵和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驱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四新”促“四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企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引领、激发、升级和支撑作用。旨在通过对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从科技创新支撑角度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的金融已经焕发出新的活力。互联网金融几乎覆盖了整个生产生活、金融产业。但是,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生活”(消费金融)、“互联网+生产”(产业金融)、“互联网+开放”(普惠金融)、“互联网+移动”(移动金融)的规模和容量还很小,同时还潜在着很多风险。一如《透视互联网金融》一书中所言,“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资金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充分显示出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和创新性强等特点。但是,处于“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大多数都是在盲目的跟风式模仿,“一旦出现了挤兑问题,‘蝴蝶效应’所引发的恐慌心理,将导致互联网金融危机范围迅速扩大,危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批准山东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省委召开的动员大会,在省内外引起强烈震动。这是推动山东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山东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是走在前列“毕其功与一役”的背水之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战略下为商业银行转型带来了“银行+互联网+黑龙江特色”的创新机遇,移动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发展空间等机遇,建设银行转型发展应构建全方位互联网经营体系,确定网络金融战略目标、用“互联网+”连接传统银行业务、全力推广手机银行业务、做好自有电商的建设发展,创新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省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必须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山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是滨州市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庞磊  朱彤  张盼盼 《亚太经济》2023,(1):111-120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联合渐进双重差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多解释变量的单一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双向直接投资联动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双向直接投资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联动效应强度高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个体效应;双向直接投资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至西北地区驱动作用强度依次减弱;技术创新承担双向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