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益标准 《理财》2022,(3):36-37
2018年4月27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渡期至2021年年底. 这意味着,2022年1月1日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落下帷幕的时间,也是资管新规正式的开始.与过渡期相比,资管新规真正落地之后有哪些变化?这对投资者和银行理财机构来说,又将...  相似文献   

2.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作为我国资产管理(以下简称“资管”)业务的纲领性文件,将对资管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资管行业规模最大、地位最核心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以此论证资管新规对资管行业的影响。文中以广西城商行为例分析资管新规的短期影响,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上市商业银行为数据样本,研究分析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具有长期的正面影响;风险水平越低的商业银行受资管新规的正面影响越大。最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以及结合本次资管新规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资管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管新规指出,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干呼万唤始出来,一直“半遮面”的资管新规终于把脸露出来了。自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资管新规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上到两会提问、央行行长公开讲话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审议内容,下到小区内的老大爷和棋友也在讨论资管新规这事儿。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有一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31%,为近两年最低值。银行理财收益率缘何会创新低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接连出台,2018年又被业内称为"资管元年"。有业内专家表示,资管业务转型对银行相关业  相似文献   

5.
2020年原本是资管新规的收官年,但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这一年,虽然银行净值型理财的转型之路取得了巨大飞跃,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也开始逐步被投资者所接受,但是,对于真正的非保本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在银行原来那些热衷保本的客群中,其接受度依然偏低。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中,资管产品已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在新的监管框架下,资管业务转型在去通道、降杠杆、期限匹配、净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是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收官之年,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多层嵌套现象得到改善,信托公司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已到达相对均衡的临界点,资管业务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也面临着部分产品打“擦边球”、净值化不彻底、存量产品难消化等后续问题。因此,应不断完善资管制度,合理调整底层资产配置,以净值化管理为核心提升机构资产管理能力,加大投资者教育建立对净值波动和风险承担的意识,有效处理资管业务过渡期结束后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佼  张佳婧 《河北金融》2022,(2):57-59,68
2021年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落地的第三年,也是过渡期整改最后一年.三年以来,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但是在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采取诸如提升发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合规性、持续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等措施,以完善和整改理财业务转型,助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璐 《中国金融》2021,(7):41-42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资管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管方向发生了新变化,更加注重监管的引导、规范和市场化导向,推动资管业务和市场向高质量方向迈进资管业务经过近几年的监管规范和行业引导,逐步走出过去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的混乱格局,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管理,资管业务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当前资管业务的制度化和市场化风向标下,不合规的产品和服务正在大幅退出市场,投资者保护、合规经营和风险管控成为资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甘肃省资管业务发展实际,从业务结构调整、融资结构变动、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资管新规对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提出加大资管业务知识宣传、加强机构性存款监管、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参与市场资金配置、提升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竞争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动态     
<正>保本基金更名避险基金为避免投资者对保本基金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预期,证监会2月10日发布的《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特意将此类产品更名,新规还取消了连带责任担保机制,限定了规模上限。慈善信托全国备案22单据中国慈善联合会于2月14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12个省区市开展慈善信托备案工作,共有18家信托公司和慈善组  相似文献   

11.
2018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几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从政策上强化了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性要求,明确了统一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而信托行业在业务开展中长期扮演着"影子银行"的角色,资管新规的出台无疑对该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在强监管环境下,信托行业也需积极配合资管新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发展优势,推进业务转型。  相似文献   

12.
资管业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多年来券商资管业跨越式发展的终结,对其传统核心商业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指导意见》及后续政策将有效化解资管行业系统生金融风险,对券商资管现有盈利模式产生显著冲击,也有利于为资管行业构建更公平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17日,备受市场关注的"大资管"管理办法面世。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围绕推动大资管行业回归"代客理财"本源,明确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以减少资管业务中影子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出台,就是为了规范资管业务,打破刚性兑付,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形成资产管理行业统一标准,让资管行业回归主动管理的发展方向.资管新规出台后,曾设置了两年的过渡期,而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过渡期又延长一年至2021年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过渡期延长到2022年...  相似文献   

15.
本次资管新规的主旨思想是统一监管,实行风险收益自担、表内与表外隔离。文章分析了资管业风险的突出表现,分机构类别简要分析了资管新规对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信托机构等非银机构资管业务的影响与建议,并进而展望了资管新规下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理财、资管市场发展秩序。随着金融去杠杆化的成效日趋深化,理财业务市场已初步形成了由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共同构建的管理框架。结构性存款产品应运而生,其特征、风险值得我们关注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问世以来,对其的法律属性并未予以明确,资管新规颁布前,学界对其法律属性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对保本、非保本理财的分类而进行的,资管新规颁布后保本理财不再属于银行理财范畴,在过渡期内明确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监管当局对理财产品的定义及分类入手,对学界持有的委托代理关系说、信托关系说、合同关系说进行评析,并结合法院判例,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由委托代理合同、信托合同、行纪合同的部分特征耦合而成的委托合同"。  相似文献   

18.
2018年4月27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规定过渡期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随着时间的临近,"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会延长等监管风向的问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20年2月7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这是可能的,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正在做技术上的评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或将改变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运行轨迹。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作为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银行资管迎来历史新关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积极应对后续的复杂形势,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资管业务发展,提升业务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多,在旧模式基础上野蛮生长的资管行业在资管新规的引导下,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转型方向,适应行业新生态的发展。本文通过提出"思想、组织、产品、投资、系统、考核、队伍转型"七大转型策略,助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站在新的起点上,顺应形势变革,打造价值创造新动能,实现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20.
PPP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限长,与资管产品短期化倾向的矛盾是产生PPP融资困境的根源,造成以"明股实债"为特点的"伪PPP"项目充斥市场,加剧了"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资金池及期限错配"等资管乱象。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核心,打破分业监管体制,引导资管产品回归信托大格局,从长期看有利于资管业正本清源,回归正常有序竞争,并间接推升PPP项目融资质量,实现投资者保护与投融资并进。但面对日益规范的PPP政策法规和资管新规的强监管态势, PPP项目融资应通过引入保险资金、推行"PPP+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变融资观念为投资观念,逐步将PPP项目完全置于市场竞争中,突破资管新规下PPP项目融资新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