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加强部门合作与协调,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巨大合力保险本质上是一种灾害补偿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台《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完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减少农民因灾损失、帮助农民及时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规范农业保险活动,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国务院于2012年10月24日第22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农业保险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农业保险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界定了政策性农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面临着保险公司抱怨无利可图,农民不满保险结果的尴尬,农业保险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征求意见稿出台半年后,国务院日前公布《农业保险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由财政部门给予保险费补贴,并建立财政支持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大灾风险管理制度,而这个题目已经通过《农业保险条例》原则性地提出来了,期望尽快破题新近颁布的《农业保险条例》,正式提出了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重要问题。提出和关注这个问题尽管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它的重要意义还是需要进一步讨论,具体操作层面的问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从农业保险自身的特点出发,针对农业保险的特殊之处,探讨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通过细化风险单位、提高精算水平,做好政策性保障,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从而使得农业保险能够发挥更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应用足用好绿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业风险的相对集中性、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等,许多国家采用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2012年11月《农业保险条例》出台,201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均明确提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盼望已久的《农业保险条例》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终于正式颁布了,并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中央政府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保险的法规,虽然只有短短33条,它却是数十年农业保险实践和研究的一个小结,也是有关各部门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成果。如果说,2007年中央财政将农业保险费补贴作为财政预算科目列入预算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的正式起点的话,《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则是我国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条例》的公布意味着政府对全国农民的庄严承诺,《条例》的实施将建立起我国现代农业的灾害补偿制度,给农民一个实惠实用实际的保险保障作为一个亲历者,纵观过去30多年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改革一直没有成功,关键的问题是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始终没有摆脱商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樊笼,政策性与商业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坚持"政府推动、商业运作"的"联办共保"模式,保险品种及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承保、理赔工作开展顺利,农民的保险意识逐步增强。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分散南京市农业生产风险,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农民保收增收作用巨大。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情况开展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阶段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坚持"政府推动、商业运作"的"联办共保"模式,保险品种及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承保、理赔工作开展顺利,农民的保险意识逐步增强。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分散南京市农业生产风险,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农民保收增收作用巨大。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情况开展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阶段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八月,江苏省灌南县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性工作方案》,先期开展水稻、小麦两个险种。农业政策性保险采取政府和人寿保险公司风险共担的联办共保运营模式,政府承担保险责任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缺失这一空白,是我国保险法制史上的历史性事件,将对我国农业保险规范健康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做出了宏伟规划,也对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保监会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中央财政开展保费补贴试点后,农业保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保险的功能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农业法》和《保险法》的配套法规,《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农业保险的地位、作用做出了阐述,特别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中的若干重要法律规范做出了明确的不同于《保险法》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吸收了国外有关农业保险立法的有益经验,更是对我国几十年来农业保险特别是近几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实践在法律上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险》2009,(3):F0002-F0002
中国保监会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并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确定为重点建议和提案,广泛开展办理工作。一是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2008年,保监会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后,逐步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二是研究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保监会鼓励中外资再保险公司为国内各直保公司提供足额的农业再保险支持;鼓励有关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建立农业保险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机制以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自开办以来,对防范和保障农民种植业、养殖业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农业保险条例》,农业保险有了法律依据,人民银行行唐县支行对农业保险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农业保险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驰 《中国保险》2014,(4):39-41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规《农业保险条例》(简称《条例》)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实施.《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为我国农业保险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对我们农户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嘛。要是2011年跟现在一样有桑蚕保险就好了,我们也就不会血本无归了。"这是安徽肥西蚕桑养殖大户赵启华的由衷感叹。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农民对农业保险最迫切的需求。随着《农业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保监会农险业务资质开闸,各保险企业纷纷向农业保险市场抛出橄榄枝,投保农民也在不断做大的农险市场"蛋糕"中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保险需谋定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正 《中国保险》2007,(7):34-36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通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这一系列指导方针和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现代农业保险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农业问题又是解决“一农”问题的关键。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政策要揽     
齐芳 《国际融资》2013,(1):68-69
国务院公布《农业保险条例》,2012年3月起实施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解决了此前《农业法》和《保险法》未涉及的农业保险领域存在的法律空白,对农业保险在政府职责、经办主体、组织推动方式、经费筹集渠道等方面都有了明确规定。条例还指出,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由财政部门给予保险费补贴,并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采取由地方财政给予保险费补贴、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